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糖酵解的发现历史介绍

1897年,德国生化学家E.毕希纳发现离开活体的酿酶具有活性以后,极大地促进了生物体内糖代谢的研究。酿酶发现后的几年之内,就揭示了糖酵解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过程。英国的F.G.霍普金斯等于1907年发现肌肉收缩同乳酸生成有直接关系。英国生理学家A.V.希尔,德国的生物化学家O.迈尔霍夫、O.瓦尔堡等许多科学家经历了约20年,从每一个具体的化学变化及其所需用的酶、辅酶以及化学能的传递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于1935年终于阐明了从葡萄糖(6碳)转变其中乳酸(3碳)或酒精(2碳)经历的12个中间步骤,并且阐明在这过程中有几种酶、辅酶和ATP等参加反应。......阅读全文

关于糖酵解的发现历史介绍

  1897年,德国生化学家E.毕希纳发现离开活体的酿酶具有活性以后,极大地促进了生物体内糖代谢的研究。酿酶发现后的几年之内,就揭示了糖酵解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过程。英国的F.G.霍普金斯等于1907年发现肌肉收缩同乳酸生成有直接关系。英国生理学家A.V.希尔,德国的生物化学家O.迈尔霍夫

糖酵解的历史

今天已知的糖酵解途径需要近100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阐明。需要许多较小实验的综合结果才能从整体上理解该途径。了解糖酵解的xxx步始于19世纪的葡萄酒工业。出于经济原因,法国葡萄酒业试图调查为什么葡萄酒有时会变得令人讨厌,而不是发酵成酒精。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1850年代研究了这个问题,他的实验结果开

糖酵解的历史

今天已知的糖酵解途径需要近100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阐明。需要许多较小实验的综合结果才能从整体上理解该途径。了解糖酵解的xxx步始于19世纪的葡萄酒工业。出于经济原因,法国葡萄酒业试图调查为什么葡萄酒有时会变得令人讨厌,而不是发酵成酒精。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1850年代研究了这个问题,他的实验结果开

关于催化剂的历史发现介绍

  催化剂最早由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发现。100多年前,有个魔术“神杯”的故事。  有一天,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在化学实验室忙碌地进行着实验,傍晚,他的妻子玛利亚准备了酒菜宴请亲友,祝贺她的生日。贝采里乌斯沉浸在实验中,把这件事全忘了,直到玛丽亚把他从实验室拉出来,他才恍然大悟,匆忙地赶回家。一进屋

关于氨基酸的历史发现的介绍

  1827年,Auguste Arthur Plisson和Étienne Ossian Henry通过水解1806年从芦笋汁中分离出的芦笋胺(asparagine),首次发现了天冬氨酸。他们最初的方法是用氢氧化铅,但现在更常用其他各种酸或碱来代替。 [9] 而后陆续有几个氨基酸被单独发现,而最后

关于糖酵解的反应过程的介绍

  糖酵解过程是从葡萄糖开始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全过程共有10步酶催化反应。  1.葡萄糖磷酸化  糖酵解第一步反应是由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的C6被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该激酶需要Mg2+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同时消耗一分子ATP,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2.6-磷酸葡萄糖异构转化为6-磷酸果糖 

关于糖酵解的激素的调节介绍

  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受到严格而精细的调节,以保持内环境稳定,适应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这种调节控制主要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它们的活性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其中以磷酸果糖激酶-1最为重要

关于糖酵解的基本内容介绍

  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糖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取得能量的主要方式。生物体中糖的氧化分解主要有3条途径: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催化糖酵解反应的一系列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糖酵解全部反应过程均在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是所有生物体进行葡萄糖分解代谢所必须经过

关于糖酵解的重要性的介绍

  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ATP/AMP比值的高低对6-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当ATP浓度较高时,6-磷酸果糖激酶-1几乎无活性,糖酵解作用减弱;当AMP累积,ATP较少时,酶活性恢复,糖酵解作用加强;此外,H+也可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这样可防止肌

关于端粒的发现历史简介

  科学家们在寻找导致细胞死亡的基因时,发现了一种叫端粒的存在于染色体顶端的物质。端粒本身没有任何密码功能,它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  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这时候细胞也就到了普遍认为的分裂100次的极限并开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