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能源的创新之举——人造甲烷水合物

科学家已探索出人工甲烷水合物的制备工艺。他们在实验室中利用活性炭材料作为纳米反应发生器,成果模拟并加速甲烷水合物的自然产生过程。此项研究的突破之处在于将甲烷水合物自然产成过程的时间大大缩减,从而方便了其在技术应用领域的使用。 《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人造甲烷水合物制备工艺的论文,该项技术由阿利坎特大学无机化学系的先进材料实验室内成员开发出来。 该项研究由阿波罗、雷诺索和曼纽尔牵头,并由刚刚完成阿利坎特大学实习工作的卡利斯实施。研究者们在实验室中利用活性炭材料作为纳米反应发生器,从而模拟并加速制备甲烷水合物的原始过程。研究的突破之处在于将甲烷水合物的自然形成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减,仅仅只用几分钟便可以完成其制备过程,从而方便了其在技术应用领域的使用。 30多年来,阿利坎特大学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性能活性炭。用首席研究员西尔韦斯特的话说就是,“这种材料不仅在消除污染空气及工业废......阅读全文

可燃冰资源引多国关注 为石油天然气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类似冰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阔,科学家们预测,它是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2012年2月15日,日本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从海底试采“可燃冰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定甲烷水合物的水合指数

摘 要 甲烷水合物是由甲烷气体分子与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一种笼型结构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海底陆架区和陆地冻土区, 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在水合物的晶格中, 水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同的笼子, 甲烷分子可分别进入大笼(512 62 ) 和小笼(512 ) 中。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上,

冰对甲烷水合物成核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甲烷水合物是一种由水分子和甲烷分子组成的晶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陆边缘的海底和永久冻土地带。冰作为一种同样由水分子组成的晶体,常被用于合成甲烷水合物。但是,冰影响甲烷水合物形成的机理依然不甚清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张正财与研究员郭光军使用高精度恒能

我国冻土带可燃冰“藏宝图”初现端倪

2007年年末,在各路媒体梳理评点我国能源领域年度十大新闻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当仁不让地占据一席之地。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通俗称谓,这种新型的能源矿产是全球公认的优质的石油替代性资源。有媒体评价,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为我国能源界展示了一个后石油时代的美

中国高寒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讨论会召开

中国高寒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新观点、新学说科学讨论会召开   11月5日至7日,由青海省科协主办的“中国高寒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新观点、新学说科学讨论会”在西宁召开。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韩凤清研究员及唐启亮参加此次会议。   科学谈论会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开发利用前景、

中国海油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近日,天然气水合物战略研究启动会在北京中国海油大厦举行。宏华集团总裁张弭及四川宏华海洋技术中心主任高杭受邀参会。  以中海油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并在会上举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和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创新联盟揭牌及授牌仪式。中国海油集

学者研究称,东北漠河地区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东北漠河多年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良好,其下可能分布有天然气水合物这一潜在的新型能源。  记者从26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赵省民研究员领衔完成的《漠河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

科学家开发出另类环保能源“可燃烧的冰”

   “可燃烧的冰”将成为一种新型环保能源,有望代替传统的燃料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在未来,从海底或北极永冻层以下采集的冰状天然气可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燃料,用于汽车燃料、家庭取暖等用途。目前,美国政府研究人员将它们称为“气体水合物”,在适当的状态下这种冷冻形式的天然气能够燃烧产生火焰。  

天然气水合物临界成核受控于客体分子自扩散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由水分子(主体)和气体分子(如甲烷、乙烷、二氧化碳等客体)组成的笼形晶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陆边缘的海底和永久冻土地带,是一种潜在的能源。当它在海底油气管道中形成,则会堵塞管道、影响生产,因此研究其形成机制有助于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为避免二次水合物形成从而保障海底油气管道的

我国科学家利用原位中子衍射实验室合成出稳定“可燃冰”

  记者5日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获悉,今年5月上旬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于晓辉副研究员的可燃冰研究团队与中物院中子科学平台合作,首次利用原位中子衍射开展可燃冰的科学研究,成功合成了稳定的可燃冰晶体样品,通过高压、低温中子衍射实验确认了可燃冰晶体的SI型晶体结构,并对可燃冰的动力学稳定性进

吴青柏:青藏高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潜力巨大

  赋存于海洋和多年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的非常规高效清洁能源,其储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常规化石燃料总碳量的两倍以上,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接替能源。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青柏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亟待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分

宁波材料所在可燃冰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能源的短缺,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迫切需要,而笼型水合物在新型清洁能源开发、能源储存、温室气体捕获和气体分离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笼型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由水(冰)和气体分子形成的非化学计量的、具有笼状结构的类冰固体化合物,是通过将

可燃冰:未来能源愈行愈近

  图为二0一七年六月九日,我国在位于广东珠海市东南三百二十千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进行试采可燃冰的作业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有这样一种冰,不仅可以燃烧,其热值还比石油多10倍,燃烧后很清洁,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储

永久冻土融化或导致远古全球变暖

就像2007年阿拉斯加火灾造成的那样,5500万年前突然发生的全球变暖可能是由永久冻土释放的二氧化碳所致。5500万年前,世界突然升高了5摄氏度,变得“炙热”,海洋也变酸,大量生物开始灭绝。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是与目前刚刚开始的由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变暖最接近的历史事件。其实1

973重大项目“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和开采研究”启动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指甲烷等同类可燃气体以固态形式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存在的物质。因其具有燃烧时的高热量、无污染等特点,在能源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97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以我国南海北部为重点区域,围绕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和富集规律及开采理论开展研究,研究重点

北极甲烷释放最新消息

  一提起北极,人们自然而然的想到浩瀚的冰雪世界、绚丽多彩的北极光、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北纬66°以北的北极地区,包含被浮冰覆盖的北冰洋,以及属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等八个环北极国家的永久冻土区。其中北冰洋占北极地区总面积的60%,其余约800万平方千米为陆地。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地形图 (图件

北美东海岸甲烷冰或将解冻 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挑战

图中标注为暗红色的是从墨西哥湾流入大西洋的墨西哥暖流。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甲烷水合物样品。图片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流经北美东海岸的墨西哥湾暖流发生了变化,沉睡在该地区约1

冷泉专家谈冷泉

  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冯东是冷泉专家,曾在美国进行5年相关研究,多次出海考察冷泉。他向记者介绍了冷泉的一些有趣知识。   早在1977年和1979年,美国人就发现了生长有重晶石和管虫的冷泉,但当时认为那是“低温热液”。1983年,美国科学家确定了第一个冷泉,那是在墨西哥湾的佛罗里达陡崖,3200多

日本从可燃冰中成功提取甲烷 迈商业化关键一步

  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宣布,成功从爱知县附近深海可燃冰层中提取出甲烷,将为人类有效利用可燃冰资源提供宝贵经验。日本经济产业相茂木敏充当天表示,已于12日清晨5时40分开始在爱知县海域开始这一试验,表示“希望能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的时代尽快到来”,并将根据试开采的结果推进商业化技术

北极冻土融化释放温室气体 损失恐超60万亿

  英国剑桥大学与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的三位学者2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发表题为《人类将为北极变化付出巨大代价》的文章,称北极地区永久冻土融化所释放的温室气体甲烷,可能将造成超过60万亿美元经济损失。   文章称,目前大多数国家热衷于开发北极航道和开采该地区的油气资源,认为这将有利于人类社

青海可燃冰点燃21世纪中国新能源之光

  引 子   2009年9月25日上午。北京,国土资源部。   一场非同寻常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特大新闻:在中国青海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   这一成功钻获,证明我国冻土区存在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对认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规律、寻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

海洋所等在深海海底甲烷原位探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鑫博士作为第一完成人与美国MBARI (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出基于深海ROV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缆控机器人的深海甲烷原位探测系统。相关研究成

德国科学家造出水的第十七种结晶形式“冰十六”

  德国哥廷根大学10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德法研究人员制造出了水的一种新结晶形式——“冰十六”,将来,这一成果或也可用来解决能源生产、运输和储存中遇到的问题。  “冰十六”由气体水合物制成,是水的第十七种结晶形式,也是其密度最小的一种结晶形式。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笼形晶体,外来气体分子被水分子氢键所结

研究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自发成核的临界溶解度

  天然气水合物在能源、环境、油气运输和地质灾害预防等领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它的形成机制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近年来,国际上几个研究小组用计算模拟的方法先后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自发成核和生长模拟,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水合物初始成核先形成非晶相,随后再经过结构转变形成结晶相。然而,水合

中国科大合作在低维氢气水合物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晓成教授(千人计划B获得者,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Ameritas大学讲座教授)研究组与美国普渡大学Joseph S. Francisco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前美国化学学会会长)合作,通过理论研究发现常温下氢气分子可以在碳纳米管内形成低维氢

综述:大国都看上了可燃冰 中国成果领先

  这个5月,几个大国都发出了有关可燃冰的消息。中国18日宣布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此前,美国于12日宣布正在墨西哥湾开展可燃冰钻探研究,日本也于4日宣布从近海可燃冰中提取出了甲烷。  可燃冰的优点  什么是可燃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袁岚峰介绍,可燃冰的结构是甲烷为

地震可撕裂海底储层释放甲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8日报道,德国和瑞士一个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揭示,地震可以撕裂海底沉积物使储藏的甲烷泄露,而由此造成的这种温室气体排放应该被添加到全球气候系统中碳排放列表之中。该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学》上。   温室气体分自然和人为两种来源。能够确定的自然来源包括火山爆发喷出吸

我国学者在烷烃厌氧氧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51205, 41525011, 91428308)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王风平教授和肖湘教授研究团队与德国不莱梅Max-Planck海洋微生物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首次发现古菌界多种古菌门类具有烷烃厌氧代谢潜能。研究成果以“Expanding Anaerob

这些半导体技术中国尚未掌握(四)

32、电波暗室电磁学的顶峰,各种机械 电子成品只要身上存在半导体零件就需要进行电磁波环境测试,测量电磁兼容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电波暗室,全球最大规模电波暗室制造商是日本TDK。33、高端光缆nict与住友电工、横滨国立大学、optoquest株式会社共同开发出36光芯兼每条光芯都可以3种模式传递信息的世

气体分离膜相关知识

气体分离膜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新技术。不同的高分子膜对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的透过率和选择性不同,因而可以从气体混合物中选择分离某种气体。如从空气中收集氧,从合成氨尾气中回收氢,从石油裂解的混合气中分离氢、一氧化碳等。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化学家用一种叫做聚苯胺的能导电的有机材料制作出一种薄膜。这种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