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科学家参与完成非洲稻基因组测序

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A)研究人员带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完成了非洲稻(Oryza glaberrima)的全基因组测序。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陈明生(Mingsheng Chen)和Jinfeng Chen也参与了此项研究工作。相关研究结果,以“The genome sequence of African rice (Oryza glaberrima) and evidence for independent domestication”为题,发表在2014年7月27日的《Nature Genetics》杂志。 这些遗传信息将提高科学家和农学家对于非洲稻种植模式的理解,也能够让研究人员选育出新的水稻品种,更好地应对不断增加的环境压力,以帮助解决全球饥饿问题的挑战。 这项非洲稻基因组测序工作,是由UA亚利桑那州基因组研究所主任Rod A. Wing带领。他说:“水稻养育了世界一半的人,因此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阅读全文

我科学家参与完成非洲稻基因组测序

  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A)研究人员带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完成了非洲稻(Oryza glaberrima)的全基因组测序。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陈明生(Mingsheng Chen)和Jinfeng Chen也参与了此项研究工作。相关研究结果,以“The genome sequenc

中国科学家完成水稻5个“近亲”基因组测序

   中国科学家3日说,他们完成了亚洲栽培稻(一般称为水稻)5个“近亲”的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参考序列。这有望进一步推动水稻品种的改良。   中国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从2007年至今,自主完成了尼瓦拉野生稻、非洲栽培稻、短舌野生稻、展颖野生稻和南方野生

昆明植物所破译稻属植物5个物种全基因组

  亚洲栽培稻(一般称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养活了80%以上的中国人口。在水稻与其它约23个物种共同组成的稻属植物中,它和7个稻种(普通野生稻、尼瓦拉野生稻、非洲栽培稻、短舌野生稻、展颖野生稻、长雄蕊野生稻和南方野生稻)都是AA基因组类型,这些水稻近缘物种间断分

杂交稻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韩斌院士课题组联合中国水稻所杨仕华等团队,在杂交稻基因组学及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研究中获重要进展,2月5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据介绍,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成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取得的一项重要科技成就。伴随着汕优63、两优培九等一大批高产杂交稻品种

杂交稻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韩斌院士课题组联合中国水稻所杨仕华等团队,在杂交稻基因组学及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研究中获重要进展,2月5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据介绍,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成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取得的一项重要科技成就。伴随着汕优63、两优培九等一大批高产杂交稻品种

绿色超级稻育种应向基因组育种模式转变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绿色超级稻项目团队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绿色超级稻的理念、育种策略、关键技术体系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整合丰富的遗传资源、有利的功能基因、精确的基因组育种技术以培育绿色超级稻的实践,介绍了绿色超级稻推广应用的重大成果及其对全球作物生产与

首张非洲人全基因组图谱问世

据《自然》杂志报道,2月6日,美国加州Illumina生物技术公司宣布,他们首次对一位非洲男子进行了完整的基因组测序。 在此之前,科学家已经对两位白人男性(James Watson和Craig Venter)和一位中国男性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但从未对非洲人进行研究。因此,这位匿名的尼日利亚约鲁巴人男

Cell封面:非洲狩猎者的全基因组

  在非洲人类的多样性远胜过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地方。不同的食物来源、地理、疾病和气候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许多的目标,对非洲人施加强大的压力以改变和适应当地的环境。适应最好的个体最有可能复制和传递他们的基因组给后代。   遗传的历史就书写在现代非洲人的DNA中,但还需要一些调查工作来对其进行注释。在即将出

中国科学家主导完成“绿色超级稻”国际扶贫项目

  自2008年启动以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导的“为亚洲和非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国际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已在18个非洲和亚洲国家审定高产、优质、多抗品种78个,累计推广面积达612万公顷,令160万农户收入显著增加。  4月2日,“绿色超级稻”项目结题会在京举行。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

我国超级稻基因组数据从“云端”向全球共享

  “我们的3000份绿色超级稻基因组原始测序数据,覆盖了全球25万份种质基因全部遗传变异的95%。这份核心数据,将正式通过阿里云平台,向全球免费开放。”9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聚道科技有限公司在长沙共同启动“云之稻项目”,中国农科院农作物基因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