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特殊血型或来自隐性遗传基因

血是生命之源,血型的问题事关重大。但近日有报道,湖南一男子献血6年才知自己血型异常。血型与遗传有关,父母血型正常,子女为什么会出现血型异常现象?专家表示,除极少部分基因突变之外,即便是特殊血型也来自父母,只是决定特殊血型的遗传基因,在父母那体现为隐性而已。 男子献血6年才知血型异常 据新华社报道,湖南省益阳市中心血站在对无偿献血者血液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例稀有血型,经湖南湘雅附一医院输血科鉴定,确认为“类孟买A型”血型。该血型比之RH阴性血型(熊猫血)更加稀有,我国目前记录在案的不到30例,这也是湖南首次发现该血型。 “身怀”这一极其稀有血型的人叫吴志强,今年36岁,是益阳市桃江县自来水公司职工。从2007年开始,他每年都会献血。医院已对吴志强的父母、儿子等直系亲属进行了鉴定,均为正常血型。 为啥6年没弄清自己的血......阅读全文

突变和选择

  1.突变率及其表达方式突变有其分子基础。因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突变,每个基因都有一定的突变率(mutation rate)。一般用每代中每一百万个基因中发生的突变数来表示,即n×10-6/基因/代。突变对遗传平衡的影响有正负两个.如一对等位基因A(显性)和a(隐性),由显性基因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三)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隐性的,在杂合状态时不表现相应性状,只有当隐性基因纯合子(aa)方得以表现,称为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AR)。这种致病基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

青岛基因检测平台将建成 能揪出30多种遗传病

  人体基因被称为世上最神秘的东西,在众多疾病背后很多都是基因在“捣乱”。12月13日 ,记者探访岛城基因神秘基地——市妇儿中心遗传科,了解了一些基因背后的故事:每个人体内都有隐藏的致病基因,有的基因传男不传女 、有的基因让人“防不胜防”,明明父母都很正常 ,到了孩子身上却发生了突变等 。作为山东半

用化学常识解释转基因

  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经常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如今喜欢看书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年龄,大家多数是60后、50后,少数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化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四)

  男性患者(XHY)与正常女性(XhXh)结婚,所生子女中,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发病;女性患者(XHXh)与正常男性(XhX)结婚,子女中正常与患者各占1/2。  图4-7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女性患者I1(XHXh)产生两种配子,她与正常男性结婚,理论上子女正常与患者各占1/2,故

群体中的遗传平衡

  群体中的遗传基因和基因型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证人种的世代繁殖。而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全部遗传信息,亦即含有在特定位点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基因库(gene pool)。个体的基因型只代表基因库的一小部分。在研究群体变化、群体中遗传病的变化时,需要了解遗传的发病率及其遗传性状,这就要了解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一)

   单基因遗传病简称单基因病(monogenic disease;single gene disorder)是指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所以称为孟德尔式遗传病。  由于人类病症和性状不能如动物或植物那样通过杂交试验研究其遗传规律,因而必须采取适合于人类特点的

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

遗传病可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近年,随着遗传病研究的日渐深入,还发现有些遗传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线粒体基因突变,并随线粒体传递,呈细胞质遗传。1.染色体病由于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称为染色体病(chromosomedis order)。迄今已知的染色

《自然》:科学家发现孟德尔分离定律发生机制

  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在8月19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动植物遗传过程中,显性基因得以表达,而隐性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原因。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对植物品种进行改良。  很多动植物都会将体内的部分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子一代在很多情况下只表达出基于一方基因的性状

基因测序让“孤儿病”不再孤独无依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由于单病种人群发病率低、病例分散等特点,长久以来罕见病研究处于医学研究的荒漠地带,未能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导致许多罕见病患者不得不面临无法获得明确、及时的诊断亦或即使诊断明确却无药可医的两难境地。解决罕见病患者诊断难、治疗难的问题不仅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社会发

Science:令人意外!隐性基因仅导致大约5%的发育障碍病例

  在“解密发育障碍(Deciphering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DDD)”研究中,英国和爱尔兰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英伦三岛中,仅一小部分罕见的未确诊的发育障碍是由隐性基因引起的。他们估计仅5%的患者遗传了父母双方的致病性基因突变,这比之前想象的要少得多。这将指导研究,并可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技术专家共识(2018版)

  第一部分  PGD/PGS的临床流程与质控  1适应证和禁忌证  1.1PGD的适应证  1.1.1  染色体异常  夫妇任一方或双方携带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相互易位、罗氏易位、倒位、复杂易位、致病性微缺失或微重复等。  1.1.2  单基因遗传病  具有生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耳聋基因诊断——揭示耳聋背后的秘密

  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一种感觉系统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耳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认同,在先天性聋儿中遗传因素占50%,近10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导致耳聋的基因,并研究出耳聋基因的检测方法,这

浅析疾病基因的多态性(一)

 1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着内因和外因  和任何事物一样,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受着外因(包括环境因素)和内因(机体功能状态)的影响,人类疾病常见的外因包括感染、中毒、外伤、理化因素和环境变化等,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19~20世纪,医学的发展对疾病外因的认识和处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对各种

连锁基因的遗传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连锁遗传规律阐明了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遗传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关系。由于连锁遗传基因在分离和组合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致使杂合体所产生的各类配子比例不等,其自交和测交子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也因重组率的不同而异,但总是重组型少,亲型多。由于基因在杂色体上的位置和距离不同,基因之间的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六)

   五、不同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现象  1.母系遗传 母系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是指核外染色体所控制的遗传现象。例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 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也称Leber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二)

  (2)不完全显性:有时杂合子(Aa)的表现型较纯合子轻,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或半显性(semi-dominance),也称中间型遗传(intermedeate inheritance)。这里,杂合子(Aa)中的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

连锁基因的遗传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连锁遗传规律阐明了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遗传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关系。由于连锁遗传基因在分离和组合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致使杂合体所产生的各类配子比例不等,其自交和测交子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也因重组率的不同而异,但总是重组型少,亲型多。由于基因在杂色体上的位置和距离不同,基因之间的连锁强度也不

温州医科大学Nature子刊发布眼病研究新发现

  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SLC7A14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之间存在关联。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我国著名眼科专家、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Jia Qu)教授。其从事眼科、视光学临床诊疗、教学和研究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面为近

我国学者发现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的致病基因MYORG

  近日,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万金教授、王柠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志奇研究员团队合作,发现并鉴定了MYORG是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Primary Familial Brain Calcification,PFBC)

连锁基因的遗传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连锁遗传规律阐明了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遗传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关系。由于连锁遗传基因在分离和组合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致使杂合体所产生的各类配子比例不等,其自交和测交子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也因重组率的不同而异,但总是重组型少,亲型多。由于基因在杂色体上的位置和距离不同,基因之间的连锁强度也不

DNA印记:你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图片来自ABCNews   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宝宝于2013年诞生,英国民众对宝宝的长相非常好奇,有热心网友就通过一个名为“Morph Thing”的网站合成了这个英国王位第三顺位继承人的样子。   这些合成宝宝照片的网站/应用是通过采集男女双方的相貌,通过计算机分析两

谢晓亮院士: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  MAL

遗传咨询的病例举例

  本节举出一些遗传咨询中的常见实例加以分析。  例1某妇女曾生育过一先天愚型患儿,现再次妊娠,惧怕再生同病患儿前来咨询。  对此病人需先核实患儿核型是否21三体性。如果证实核型为47,XX(XY),+21,则其再发风险为1/650~1/1000。如果此妇女已32岁则再发风险会增加至1/1

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是否有临床价值? | 观点

  在贺建奎事件引发的大讨论中,有两个反复出现的批评热点:选择CCR5基因的不适当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成熟。本文试图从医学遗传学、生殖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角度对这两点提供一些新的看法,也希望这些观点对伦理学的讨论有所帮助。  胚胎基因编辑所涉及的技术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贺建奎所使用的“

基因的MALBAC®技术在三代试管婴儿中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上

  案例分享   2016年12月21日16时5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承载着整个家庭梦想的“珍贵儿”诞生了。几天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该婴儿听力完全正常。望着这个健康可爱的小宝贝,一家人喜极而泣。至此,这个家庭的显性遗传性耳聋被彻底阻断了。   此新生儿的奶奶及父亲均是耳聋患者,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五)

  从一个女儿是红绿色盲来看,母亲必然是红绿色盲基因(b)的携带者,再从一个儿子是甲型血友病来看,母亲也必然是甲型血友病基因(h)的携带者。但是,这两种致病基因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上。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所以有红绿色盲基因(b)。从图4-9可以看出,他们后代的女孩中,50%可能是正常的,50%

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婴儿的父母,男方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患者,经历了多次手术治疗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

MALBAC®技术在三代试管婴儿中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上的应用

案例分享2016年12月21日16时5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承载着整个家庭梦想的“珍贵儿”诞生了。几天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该婴儿听力完全正常。望着这个健康可爱的小宝贝,一家人喜极而泣。至此,这个家庭的显性遗传性耳聋被彻底阻断了。 此新生儿的奶奶及父亲均是耳聋患者,为了下一代能够彻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