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有一种科研,需要冒着生命危险

在川藏线上修建铁路无疑是对人类工程技术的极大挑战。那些需要跨越的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和14条大江大河,如同一张张试卷,摆在了中国科学家的面前等待答案。 成都山地所的科学家在川藏交通廊道的规划建设中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不论是穿山而过的隧道,还是遇水遇障而建的大桥,许多都凝结着科学家们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类能力的充分自信。 成都山地所在中科院是一家有明显特色的研究所。成立52年来,它一直以山地灾害、山地环境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年年月月不断地坚持着。国家有修建川藏铁路和川藏高速公路的计划,成都山地所会倾其全力提供技术支撑;如果国家暂时还没有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他们依然会走遍大西南的山山水水,继续从事他们的山地考察和基础研究,用他们恒久的科学追求为大西南建设“时刻准备着”。可以说,成都山地所能在川藏铁路的规划建设中作出贡献,那是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默默无闻“坐冷板凳”坐出来的。 ......阅读全文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山地汞诱捕效应”

  全球地表面积约有27%为山地(广义,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内),而且全球有将近22%的人口生活在山地地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国家,广义的山地(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内)共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我国的山地面积不仅广大,而且地势高峻,其中海拔高于1000米的山地和高原超过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0%。因此,与

成都山地所山地遥感与数字山地系列讲坛正式启动

  11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遥感与数字山地系列讲坛正式启动。讲坛由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主任李爱农研究员主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廖克开坛并作了生动翔实的学术报告。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三十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  廖克院士结合近

中国科学家通过鸟类研究发现山地生物保护规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1月26日称,他们在对鸟类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发现山区生物保护规律。这一成果,将对亚洲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科学家通过对云南哀牢山区域鸟类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尽管研究区域并不是很大,但鸟类组成的空间异质性极高,鸟类组成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最快,

科学家为山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建言献策

文化服务是山地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服务,对发展山区经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交通方式是文化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山区文化服务可达性有直接影响。当前山区地质灾害与文化服务的关系研究还相对比较欠缺。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

科学家提出中国台湾梅山地震形成新机制

科学家提出中国台湾梅山地震形成新机制 1906年3月11日发生在台湾嘉义梅山的里氏7.1级地震造成至少1258人遇难,是台湾有文献记载以来死亡总人数第三的大震之一。近日,《地震研究通讯》刊发文章《从历史记录解惑台湾梅山1906年里氏7.1级地震》的文章,首次揭示了这次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地震的成因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山地森林土壤汞累积机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逐年攀升的能源及原材料需求,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汞排放大国。理清人为源汞的排放与生态系统汞的源汇关系,成为研究我国汞污染的当务之急。森林系统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1%,学术界一直认为森林系统的汞汇可能被远远低估了。这是因为在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森

成都山地所在山地森林土壤甲烷动态观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百年尺度上其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5倍。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甲烷重要的汇,是调控大气甲烷含量重要的过程之一。该过程及其汇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活性氮沉降的影响。为深入认识亚高山生态系统的甲烷吸收情况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规律和机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人员依

成都山地所“山地灾害动力学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组织专家组对研究所重点项目“山地灾害动力学实验室建设”进行了项目验收。专家组由教授姚令侃任专家组长,山地灾害、财务、档案等领域的12名专家组成。副所长文安邦主持验收会。   与会专家现场查看了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听取了综合测试与模拟中心主任张

山地所召开山地环境演变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9月8日,四川省山地环境演变与调控重点实验室(筹)(以下简称山地环境省重点实验室)座谈会在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召开。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出席会议,并现场考察了山地环境省重点实验室筹备情况。所长邓伟、重点实验室主任程根伟等出席会议。  邓伟首先感谢省科技厅领导

成都山地所在山地土壤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获进展

  磷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作为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山地因其独特的地貌、地质、气候等因素,其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化及健康稳定越来越受到磷的生物有效供给的限制和影响。山地系统磷生物有效供给取决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然而目前对山地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征和驱动机制研究仍处于初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