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航天创新创业大赛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今年航天日的预热活动,第四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今天(21日)在青岛开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这是一款能够在距离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层内长期驻留的太阳能动力无人机,同时它还拥有对地观测及通讯功能,可以与中低轨卫星进行功能互补,未来将成为新型中继通信平台。 太阳能准卫星搭载平台项目负责人 李杨:我们这款太阳能无人机,搭载了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自组网通信系统和摄像侦测系统,在无路、无电、无基础通信的“三无”极端条件下,可以快速组建现场宽带通信网络、提供视频侦测信号。是以太阳能为全动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长航时。预计2024年我们团队将推出首架平流层太阳能无人机,填补国内此领域的空白。 除了最新的搭载平台,还有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38项航天先进技术集中展示。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控制所研制的磁流体角运动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并获取卫星拍摄过程中的“抖动”数据,进而对图像......阅读全文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航天创新创业大赛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今年航天日的预热活动,第四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今天(21日)在青岛开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这是一款能够在距离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层内长期驻留的太阳能动力无人机,同时它还拥有对地观测及通讯功能,可以与中低轨卫星进行功能互补,未来将成为新型中继通

航天探索: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最近,中国航天很火。通过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我们发现了月球上的新矿物“嫦娥石”。借助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我们发现火星上真的有水。有了中国空间站,我们的航天员不仅完成了多次出舱活动,还在太空进行“种菜”等科学实验……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

航天科技携200多项目亮相航展

空间站组合体1∶1展示舱,重型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模型,彩虹-6、彩虹-7无人机……第十四届中国航展11月8日至13日在珠海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200多项“高、精、尖”航天科技产品和项目集中亮相。 今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在中国空间站即将全面建成之际,中

航天育种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记者从9月7日召开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了解到,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在我国农业、林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承担百颗卫星(飞船、探测器)的发射任务。该集团将通过加快空间航天育种技术的发展,联合各方力量,加强现代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航天高科技用到危废处理上

  日前,国内首套等离子体炉渣气化熔融技术在陕西省西安市研制成功。这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源动力公司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危险废物领域炉渣无害化处理的空白,标志着危废处理的“终极技术”等离子体气化熔融技术在国内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据介绍,等离子体气化熔融工艺是新一代的危废处理手

科技之伞护佑航天员天外归来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这顶特大型降落伞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伞衣面积达1200平方米,若在地面铺展开来可覆盖3个标准篮球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航天器降落伞。  从

欧洲航天局增设载人航天等新部门

  欧洲航天局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理事会日前召开会议,批准了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增设载人航天等几个新部门。   欧航局表示,这次机构调整旨在增强欧航局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为其成员国提供更多便利,新部门及其团队将于4月1日正式投入运转。新设的载人航天部将负责管理欧洲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事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国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人类首次太空飞行,为人类的空间探索开辟了新途径。2011年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20多年前,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研制国际空间

从航天可视化到可视化航天

  自9月28日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历时12天的紧张工作中,石家庄铁道大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正旭教授及刘展威、佟宽章、王威4人圆满地完成了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前期任务。向全球展现了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实时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视化,现在是可视化航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吃太空蔬菜、穿航天员“同款”……航天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

4月24日,我们将迎来第8个中国航天日。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和进步,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造福人类到“天宫”开门纳客,中国航天用一项项科学技术创新突破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边界。不过,当我们暂时离开浩瀚星空、看向身边,可能会发现其实诸多“高大上”的航天科技早已经“下凡”来到你

国家航天局:多举措培养航天人才

今天(1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介绍,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引入更多新生力量加盟,在人才培养方面:第一,通过重大工程牵引,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也包括大国工匠等。第二,强化人才交流机制,不断规范和引导人才交流。第三,

戚发轫专访:传承航天精神,续写航天新辉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2.shtm 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嫦娥五号或找到月球有“本地水”证据,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一箭22星创造新纪录……乘着“航天强国”梦想的翅膀,中国航天六十余载负重前行、厚积薄发,

坚持铸就航天名匠

低调沉稳,是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薛长斌给人的第一印象。 曾先后担任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和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的他,将自己的成就归结为“运气好”,“我觉得个人是一方面,幸运的还是赶上了整个时代发展的大潮。” 在这些光环背后,他既是众人眼中雷厉风行的总设计师,

专家解析后航天飞机时代俄美航天战略

  ■ 今年4月12日,是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飞天50周年——1961年的这一天,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该国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这艘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而后安全返回地面。为纪念人类首次太空飞行,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12日确定为国际

托举航天的青春力量!走进80、90后航天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45.shtm

托举航天的青春力量!走进80、90后航天人

  在中国取得的一系列航天成就背后,有这样一组数据: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问一号团队平均年龄35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1岁。《面对面》专访航天五院副总设计师黄震、航天一院紧固件室副主任冯韶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鲍硕。  黄震,80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型号副总设计师,也是我国载人航

陕西省航空航天科技实力全国领先

   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的综合统计分析表明,目前陕西省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实力全国领先。   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一。同时,陕西省也是我国航天领域中实力最雄厚的省份之一,在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三大方向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据统计,全省现有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主要领导调整

  4月24日,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八院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等出席会议。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宣读了任免文件:孙刚同志任八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波兰同志任八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俄航天集团今年启用“东方”航天发射场机场跑道

当地时间3月25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该集团计划于2022年启用“东方”航天发射场机场综合体跑道。

航天任务连战连捷:相约浩瀚太空,逐梦航天强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51.shtm 核心阅读 从航天任务连战连捷到重大航天工程深入推进,从空间科学探索到航天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0年来,一次次振奋人心的火箭腾飞,一项项令人惊叹的航天成就,勾勒出航天人接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航天器“体检”进入“快”时代

  随着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踏上地月转移的征途,一组组反映其各系统运行状态的“生理参数”,汇集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里,遥测岗位的科技人员正用一套自行研发的软件系统破译、输出、监控这些参数,为飞行试验器做着“体检”。该中心专家介绍,该软件系统包含遥测快速处理、信息快速监控和故障快速诊断

中国航天: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坚定道路自信,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正在阔步前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 刘洋:每前进的一小步,都是梦想的一大步,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

俄飞船发射遇险航天员生还,专家详解载人航天逃生

  一艘俄罗斯载人飞船11日发射失败,所幸飞船上的两名航天员成功逃生并平安着陆,已被救援人员找到。  据报道,北京时间11日16时40分,载有俄国航天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航天员尼克·黑格的联盟MS-10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起飞约119秒后,火箭第一级分离,位于火

航天技术助节能

    当前,航天技术越来越多地向民用化发展。由北京卫星制造厂研发的“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产品项目,采用“系统集成专项技术”和“前馈关联控制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年均运行效率较传统冷冻站提高20%—50%,从而降低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目前,“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已在武汉琴台音乐厅

航天器雷达简介

航天器雷达 (spacecraft radar) 装载在航天器上的雷达,常用于跟踪、控制、引导和探测等目的,由机载雷达发展而来。航天器常载有多种雷达,按应用功能区分有:空间交会雷达、着陆雷达(包括登月雷达)、探测雷达和射频敏感器等。射频敏感器用于航天器姿态控制(见航天器姿态敏感器)。用以对地球、

航天科技登上环保列车 京津冀治污带来机会

    前晚,航天科技在互动平台证实,公司参股航天益来公司2012年获得北京市科委授牌“北京市气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天益来在北京环保监测领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与技术支持。   子公司益来高速成长   公开资料显示,益来公司为航天科技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环境监

航天科技LNG汽车国产化低温阀打破国外垄断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远征公司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LNG汽车配套的气瓶供气系统的低温增压调节阀和低温经济阀顺利通过试验检测。检测表明产品达到国外同类技术水平,可替代国外进口产品,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国外技术垄断。  LNG汽车是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新一代天然气汽车,其优点是LNG能量密

航天领域代表委员热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20.shtm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中国航天成功实施探月、探火各项任务,全面建成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之航天:海上发火箭,中国来了

     中国大型海工装备的迅猛发展为海上发射奠定了雄厚基础。图为国产世界最大、最深的钻井平台“蓝鲸1号”  可能担纲中国海上发射“首秀”的长征十一号  “海上发射”公司三大子系统:指挥船、发射平台和火箭  约北纬19度19分,东经109度48分,这是中国海南文昌发射场的位置坐标。这一低纬度航天发射

首届“领航杯”航天器科技创新设计大赛落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90.shtm5月16日,首届“领航杯”航天器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决赛暨中国火箭系列IP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大赛围绕“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主题,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