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临床成分输血

1.成分输血的概念九八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已将我国的输血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这部法律就我国的献血制度、法律适用范围、无偿献血者的权利、义务及采供血机构的设置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等都做了明确规定。《献血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目前临床医生对输血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之后,如何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是医疗机构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用血,才能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目前,节约用血的措施至少有三条:一是杜绝不合理用血。如个别医生明知术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400ml全血,以保病人“平安”;还有人认为输血能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等等,都是用血不合理的表现。二是开展成分输血。此亦为本文所要详细阐述的内容。三是提倡自体输血。即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阅读全文

医院临床成分输血的现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成分输血占全部用血量的90%~100%。我国90年代初几个大中型城市,成分输血率只有19.1%。自颁布《献血法》以来,血液的管理趋于法制化,要求临床合理、科学的用血。同时,输血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输血事业的飞快发展,成分输血也得到了广泛开

2000年至2006年我院临床输血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及血液成分的使用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至2006年全部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血及全部临床供血资料并进行统计。结果:我院临床成分用血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手术用血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手术用血比例则呈上升趋势。结论: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合理、科学用血,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分析,指导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0年至2004年我区医疗单位各科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几年来各医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3%,二级医院成分血使用率在2003年已达标,但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

成分输血始于血浆和血浆制品

说到成分输血,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你知道成分输血是怎么来的吗?告诉你吧,成分输血始于二战期间的血浆应用——为英国采集血浆计划;成分输血的第一推手也正是白蛋白提取工艺的发明者、血浆工业的奠基人——爱德华·科恩(Edward J. Cohn)教授。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成分输血(Co

安全输血概述(三)

8、新克—雅氏病:本病首先在英国发现的人脑海绵体病,经疯牛病病牛组织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由于已在病人或病牛的淋巴组织和血液中发现其病原体,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其可经输血传播。所幸至今在人类尚无证据证明其可经输血传播。美国、加拿大和香港已发出禁令:在英国居留六个月以上者不能参加献血。英国、加拿大、葡萄牙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加强医院临床用血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输血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情况监督力度的加大,临床用血规范化的程度显著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科学合理临床用血的认识有明显提高[1~3]。然而,传统的输血观念、严峻的输血风险对临床用血规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需

对建立健全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

输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输血科也是一个新兴的科室。实践证明,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医院输血科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其成立时间短、底子薄,或者由过去的血库改建而成,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医疗需要,尤其是三级医院,医

医疗信息化创新 两招搞定合理用血

输血是临床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之一。确保用血安全、合理、科学、有效,是评价输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陕西省人民医院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等文件要求,与某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闭环输血信息管理平台,依托此平台使医护人员、科室质控小组

严抓输血质量管理 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中十分重要的医疗手段,特别是成分输血为急诊抢救、临床治疗等提供了有力保证。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输血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涉及多个专业的新兴学科。人们在运用输血疗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输血的副作用、并发症和不必要的浪费。输血实际上是血细胞与可溶性成分的移植,除带来同种免疫反应和免疫负向调

探讨临床如何科学节约合理用血

   血液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动力,输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目前除了存在血源紧张外,输血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如传播肝炎、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1],伴随输血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细菌污染、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以及其他非特异事件的发生等,均显著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危

临床医生在输血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

       输血是临床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输血有风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医疗事故问题,随着艾滋病的蔓延,输血风险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合理用血、控制输血风险是临床医生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就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和个人的看法归属如

输血风险性及其对策(二)

四、 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措施 临床输血的原则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其中安全性是居于首要位置的。要提高输血安全性,最大限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所有参与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不懈努力和紧密合作。1.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科学、合理使用血液输血治疗的风险性决定了临床医师在考

国外临床输血发展史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是从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红细胞ABO血型开始的,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ABO血型发现后的半个世纪,输血虽有发展,但并不引人注目。近30多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使之飞跃发展,现已成为医学科学中一个分支,人们称之为输血医学(trans

复温后的悬浮红细胞输血反应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复温后的悬浮红细胞输注的反应发生率。方法:把2 538袋悬浮红细胞分为未复温组和复温组。进行观察比较输注后的发生率,复温组是将悬浮红细胞在37 ℃恒温水浴箱中水浴5 min。结果: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及发热。输血反应发生率:未复温组6.96%,复温组3

围手术期输血治疗的研究进展(一)

围手术期由于术前疾病本身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或手术操作引起失血,当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和(或)血液成分明显变化时,输血治疗十分重要,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或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尽管血液成分的安全性不断提高,围手术期输血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和不良反应.而且血液资源有限,血源短缺时有发生.如何提高输血安全性和选择

关于加强输血科管理与临床输血纠纷的防范

 [摘 要] 随着医学的发展,输血技术的提高,输血模式的多元化,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而输血科的规范管理则是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输血科;输血纠纷;管理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临床用血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输全血)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模式(输成分血),以及由输血引

用血紧张,破解困局要“开源”“节流”

近来,部分地方陆续取消互助献血,引发人们对临床用血问题的关注。如何解决用血紧张的问题,真正做到合理用血?业内专家表示,破解困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   我国无偿献血率为10.5/千人口,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千人口。区域性、季节性血源紧张已进入常态,临床输血急需患者

谈医院如何防范输血风险

     输血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本身又可以导致病原体的输血传播,成为传染病扩散的高危因素。目前的医学检测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避免输血后传染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输血医疗纠纷,医院就有可能成为被告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实际上这方面的纠纷也有医院

加强输血科(血库)监管力度,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自2006年开始,卫生部将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作为全国血液管理工作的重点,大连市卫生局为进一步健全我市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大连市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大连市血液中心为主任委员单位,承担主要工作任务。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

6425个单位红细胞输血分析

李海宏,董宪彤,马瑞芝 2006-8-4 1:14:02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5月 第5卷 第10期 关键词:红细胞;输血;分析 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成分输血,其中主要是红细胞输血,1988年国际红十字会统计,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成分输血率达到90%~100%,其中红细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对策

急性输血反应的诊断并不简单, 因为每一种反应的表现和症状并非特异性的, 且有些急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可能相同, 如急性溶血和细菌污染。若同时发生几种输血反应, 诊断就更加复杂了。为最大限度减少发生输血反应的风险, 医务工作者需要了解各种急性输血反应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 而且,

临床输血中常见问题与管理对策

输血是救治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输血不当,可产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病和同种免疫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临床输血安全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必须考虑,并严肃对待的问题,应切实做好防范工作。根据部分医院资料分析表明,输血引发的问题,80%以上发生在血站外,而护士责任性差错占全部差错的50%以上。周慧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

  第85号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陈 竺 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

白细胞滤除血液制剂的临床应用

 现代输血学研究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等是一种“污染物质”,同种异体输血后会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因此,血液及其成分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及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循证输血与成分输血

循证学的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能否用于指导输血,构建循证输血学,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输血与其它治疗过程一样,也需要“临床专业知识与病人情况和最佳研究证据的结合”,以求最大限度提高输血决策的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转归。把循证医学的

临床输血回顾分析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临检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摘要】  目的:了解成份输血在临床用血中的使用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4~2005年全部门诊及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血资料并进行统计。结果: 我院临床用于治疗的

输血史话与变革

现代输血作为一项临床实用技术,成功的挽救了无数伤病员的生命,是医学史上重大事件之一。人们从对血液的早期认识,历经无数艰难探索,从鲁莽到文明,从经验到科学,至到现代输血新观念不断变革,经历了漫长阶段;了解其发展轨迹,吸取其间成败经验,将有助于推动输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漫长中求索&nbs

浅谈输血知识与成分输血的优点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都推动着输血医学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临床输血也在蓬勃发展:从输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人的血源性制品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现就工作中的

英国急性输血反应调查和处理指南解读(二)

2. 9. 3. 2. 2 中度和重度过敏反应( IgA 缺乏症除外) 推荐17: 对于反复出现中重度过敏反应的患者( IgA 缺乏症患者除外) ,后续输血可选择:弱推荐17. 1 在配备有复苏设施的病区,在直接监控下输注标准血液成分; 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 尽管其有效性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