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

1.中毒性巨结肠为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20%~30%,其发生率大概在3%~5%,一般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头5年之内发生,有25%~40%在初次发作时发生,多出现在重型及全结肠炎型患者,使用胆碱能受体阻断药,钡灌肠或肠镜检查及存在低钾血症均可诱发,其病理生理改变并不十分清楚,病理可见全肠壁的炎症,由于炎症波及肌层和肌间神经,致肠壁的张力降低,蠕动减弱,肠内积气,内容物淤积,肠管壁高度扩张,从而导致腹膜炎症出现,细菌分解物及毒素释放以致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中毒性巨结肠的诊断要点如下: (1)临床及放射线检查:有结肠扩张的证据,结肠宽度6cm。 (2)有全身中毒的表现:包括发热,心动过速,末梢血白细胞增加,贫血等;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出现腹膜炎症及肠穿孔。 (3)其他:还可以有腹水,精神症状,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及低蛋白血症等。 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可在数小时之内,亦可经历数天的过程,因此对重症溃疡性结肠......阅读全文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

  1.中毒性巨结肠为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20%~30%,其发生率大概在3%~5%,一般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头5年之内发生,有25%~40%在初次发作时发生,多出现在重型及全结肠炎型患者,使用胆碱能受体阻断药,钡灌肠或肠镜检查及存在低钾血症均可诱发,其病理生理改变并不十分清楚,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儿童IBD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除常见的胃肠道表现外,常有明显的肠外表现,如关节炎,生长迟缓,体重不增,营养不良,贫血,神经性厌食等,尤其生长迟缓是生长期儿童的最独特的症状,常在婴儿期就已出现。  1.溃疡性结肠炎大多数UC起病隐匿,或轻度腹泻,便血,仅见大便潜血,约30%患儿症状明显,起病较急,多见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儿童IBD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除常见的胃肠道表现外,常有明显的肠外表现,如关节炎,生长迟缓,体重不增,营养不良,贫血,神经性厌食等,尤其生长迟缓是生长期儿童的最独特的症状,常在婴儿期就已出现。  1.溃疡性结肠炎大多数UC起病隐匿,或轻度腹泻,便血,仅见大便潜血,约30%患儿症状明显,起病较急,多见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检查

  炎症性肠病实验室检查的目的,在于:  ①排除感染性结肠炎;  ②了解病情活动性,提示病情缓解或早期预报复发;  ③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评价疗效,预测转归;  ④了解溃疡性结肠炎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⑤为本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然而,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和病情的评估方面,实验室指标并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

  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内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进行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反复检查粪便排除病原体感染,且充分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可以结肠镜或X线检查所见作为依据,但必须结合临床与自身免疫疾病进行仔细鉴别后才能确诊。  本病的完整诊断应包括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病变分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有大量证据表明IBD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BD患者亲属发病率高于人群,CD高出30倍,UC高15倍,单卵双生报道134例中16%有一,二级直系亲属患有,IBD这种家族聚集现象提示与遗传有关,但这种遗传不符合简单的盂德尔遗传规律,UC及CD的单卵双生子同患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有大量证据表明IBD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BD患者亲属发病率高于人群,CD高出30倍,UC高15倍,单卵双生报道134例中16%有一,二级直系亲属患有,IBD这种家族聚集现象提示与遗传有关,但这种遗传不符合简单的盂德尔遗传规律,UC及CD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诊断

  由于UC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CD又难以获得可确定诊断的病理组织学的结果mdash;mdash;非干酪样肉芽肿,目前对于IBD的诊断还是比较困难的。  1.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为局限于结肠黏膜的慢性弥漫性炎症,从直肠开始向近段蔓延呈连续性,对称性分布,病变为炎症和溃疡。  临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因

  迄今,炎症性肠病病因,发病机制未明,多认为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感染,精神,环境,饮食,黏膜局部免疫紊乱等因素,目前认为IBD发病机制可能为:某些遗传决定因素使易感个体易于患病,在感染因子或肠腔内抗原的作用下刺激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引起上调的T细胞反应,由此激活各种细胞因子的网络,使局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因

  迄今,炎症性肠病病因,发病机制未明,多认为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感染,精神,环境,饮食,黏膜局部免疫紊乱等因素,目前认为IBD发病机制可能为:某些遗传决定因素使易感个体易于患病,在感染因子或肠腔内抗原的作用下刺激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引起上调的T细胞反应,由此激活各种细胞因子的网络,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