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二氧化碳的致暖效应被低估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暖化效应被低估了,因为当前的气候变化研究没有将植物被更多二氧化碳包围时会少“流汗”这个至关紧要的因素考虑在内。 印度科学研究所、美国卡内基研究所以及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携手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当置身于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中时,植物叶片上的微细气孔不会张开太大,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的水分就会减少,而蒸腾作用具有冷却效应,蒸腾作用减少会使周围的空气更暖,这会给全球气候变化模型的预测结果造成影响。 报告作者之一、印度科学研究所大气和海洋科学中心的古温达萨米?巴拉(Govindasamy Bala)说,据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植物每年通过蒸腾作用流失25厘米的水,但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流失的水将减少到20厘米。 植物少“流汗”会加剧全球变暖的发现动摇了此前的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减少变暖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还强调了气候模型研......阅读全文

全球变暖:从二氧化碳单月浓度创纪录看气候变化影响

  不久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消息称,今年3月全球二氧化碳月平均浓度达到400.83ppm(1ppm=百万分之一),创造了200万年来的最高值。  NOAA温室气体首席科学家彼得·坦斯说:“这既让人不安又令人生畏。让人不安是因为发生的速度如此之快,与地球自身的自然变化进程相比,

2013年气候变化回顾:“全球正在变暖,我们必须行动!”

  美国肯塔基州一家冒烟的燃煤电厂。(图片来源:雷克斯图片社)   近日,英国《卫报》发表文章,盘点了2013年气候变化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呼吁人们,全球正在变暖,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2013年5月10日,气候变暖的首要元凶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首次超过400ppm(ppm:百万分之一)。

华沙气候变化大会开幕-遏制气候变暖需全球共同努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大会1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华沙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会议,各方将围绕资金落实以及2020年前的减排指标等问题展开新一轮协商,为2015年达成新协议奠定基础。详情请听我台驻波兰站记者赵远方发回的报道。   当天,来自1

华沙气候变化大会开幕-遏制气候变暖需全球共同努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大会1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华沙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会议,各方将围绕资金落实以及2020年前的减排指标等问题展开新一轮协商,为2015年达成新协议奠定基础。详情请听我台驻波兰站记者赵远方发回的报道。   当

气候变化谈判遇阻-发达国家不愿为全球变暖负责

  联合国2013年首轮气候变化谈判3日在德国波恩落幕。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持续5天的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两方面内容,一是为计划于2015年拟定的新气候协议讨论框架结构,二是探讨各方在2020年之前增强在减排措施方面的行动力。谈判各方分歧明显,围绕德班平台展开新一轮气候政治博

全球变暖,植物“爬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52.shtm科学家发现受气候变化影响,北美西部的山地植物正以更快的速度向海拔更高、更冷的地区移动。但在一些地区,它们“攀登”的速度仍赶不上气温上升的脚步。相关研究2月15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

全球变暖-海洋“灾难”

来自格陵兰岛的融水,就像东海岸的这座冰山,曾经扰乱了大西洋的“传送带”。图片来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温度已上升1°C。近日,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月27日,

全球变暖并非所有地方同步变暖-寒冬与变暖有关

  去年岁末以来,北半球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多国最低气温不断刷新纪录,因严寒死亡的人数亦不断攀升。严寒的天气,进一步让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说法产生疑问。   然而从理论上讲,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气温总是偏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增高趋势,但这并不意味今年比去年高、去年

阻止全球变暖:日本试验海底封存二氧化碳

  《日本经济新闻》8月3日称,工程负责人在工地上指着太平洋方向说:“要对那边的海底加压,灌入二氧化碳。”碳捕捉与封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防止地球变暖的重要手段  碳捕捉与封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防止地球变暖的重要手段。苫小牧的试验由日本碳捕捉与封存调查公司实施,该公司获得了电力、石油等领域35家公司的出资

警惕全球变暖,北极更甚

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11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气候变化论文报告称,与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极变暖速度确实比之前人们认为的更快。极地加速变暖表明该地区对全球变暖的敏感程度高于当前的评估。 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制作用。但过去的报告称,极地变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2—3倍,是全球地

核能发电,阻止全球变暖

  在本月早些时候,大西洋导航者号(Atlantic Navigator)货轮驶抵美国巴尔的摩港。导航者号上载有苏联在冷战时期制造的一批核武器。在过去20年间,有19000个俄罗斯核弹头经过拆卸处理,运往美国,在核反应堆中发电。事实上,在这20年里,为美国100座核反应堆供能的铀燃料中,有超过一

全球变暖致土壤加速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土壤中储存的碳被加速释放进入大气,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研究人员在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气温升高后,土壤中以残枝枯叶为生的微生物会将土壤中更多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且其速度已超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碳。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和马里兰大学

全球变暖时代结束,全球沸腾时代来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41.shtm

全球变暖时代结束,全球沸腾时代来临

  7月27日,世界气象组织和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官方数据,7月的前3周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周,尽管7月还未结束,但几乎可以肯定今年7月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全球变暖时代结束,全球沸腾时代来临,减少温室排放迫在眉睫。  在7月2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消息中,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欧洲

全球变暖“虽立而惑”

  今年的8月8日是“全球变暖”这个术语诞生35周年纪念日。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35岁,正是“虽立而惑”的年龄。看看国际上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论,全球变暖问题确确实实是“虽立而惑”:全球多数人认同全球变暖是客观事实,但也有部分人对此持有异议,对怎样应对全球

曾经,这些观点令人放松了对全球变暖的警惕

全球有没有变暖?这个曾经争论不休的问题,如今已经板上钉钉。3月下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发布了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变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原本属于气候科学研究。然而,由于气候应对行动涉及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和

既然全球变暖,为何寒潮来袭?

11月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全国首个寒潮黄色预警。从11月4号起,我国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寒潮天气,多地“一夜入冬”。13日前后,我国还将迎来新一波降温过程。下一波冷空气还会这么猛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因何多发频发?《新闻1+1》连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为你答疑解惑。寒潮来袭,是否意味

全球变暖:真耶?假耶?

  变暖论   8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会在其网站上发布文章称,目前仍在肆虐的大火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   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变暖论的坚定支持者。全球变暖论者认为,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元凶,而且也有证据表明,全球正在变暖。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最近公

全球变暖使华北显著升温

在过去40年间,北京的夏季短持续性降水总量逐步增多,而长持续性降水总量却减少,这反映出华北地区在显著升温。这是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宇如聪等人得出的一项结论,他们的研究论文《北京市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发表在2008年第7期的《科学通报》上。 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中国华北地区的低层大气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

全球海洋变暖研究获进展

  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研究员S. Levitus于2000年在《科学》(Science)撰文正式发布第一条全球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时间序列,发现20世纪下半页全球海洋次表层升温的现象以来,全球海洋到底变暖了多少,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2013年发布的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第五期评估

欧洲森林或加速全球变暖

  对欧洲植被历史进行的一项分析表明,仅仅植树不一定会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尽管欧洲大陆的森林种植面积自1750年以来扩张了10%,但木材收获和向更有商业价值的树种转移已然导致了碳向大气中的净排放。分析表明,这些变化通过增加热量的吸收与滞留造成了局部影响,使部

“全球变暖研究之父”离开NASA

James Hansen 图片来源:MARY ALTAFFER/AP   卓越的气候学家James Hansen于上周辞去其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工作,以便腾出精力专注于温室气体减排运动。   迄今为止,Hansen供职于纽约市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ISS)已经46年了,并自1981年开始担任

清洁空气竟加剧全球变暖

这是全球变暖的悖论之一 ——燃烧煤炭或汽油会释放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但同时也会释放污染颗粒,反射阳光,使地球冷却,抵消一部分全球变暖。通过卫星观测,研究人员发现,全球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比2000年时下降了30%。虽然这对公众健康来说是个好消息——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或气溶胶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但

丙烷空调可减缓全球变暖

  8月1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使用丙烷作为空调制冷剂可以避免全球变暖约0.1°C,这相当于完成《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变暖控制在高于工业水平1.5°C以内的目标的三分之一。  1987年,大多数国家承诺放弃冷却设备中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的气体,转而使用氢氟碳化合物(

“热喀斯特”湖加速全球变暖

  美、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导致北极永久冻土突然融化,从而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全球变暖。研究显示,冻土层中大量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导致地表发生凹陷,之后雨水和融水将其填充为“热喀斯特”湖,湖水又会导致岸边和湖底冻土层突然融化。   由于北极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

全球变暖-“圣诞”滑雪有点难

滑雪场的人工造雪。 图片来源:Valentin Luthiger 滑雪是最受欢迎的冬季运动之一,然而,在全球变暖的现实下,大多数滑雪场需要依靠人工造雪弥补天然雪的不足。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计算了人工造雪的可持续性。相关论文12月6日发表于《国际生物气象学杂志》。 该研究作者、瑞士巴塞

全球变暖将加剧甲烷释放

《自然》杂志近期发表文章指出,随着气温的升高,地球的甲烷排放量会升高,而且将会超过二氧化碳,从而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 本次研究分析了世界各地127个淡水生态系统、近1600个温度和甲烷排放的数字。文章称,相比较二氧化碳,甲烷是一种吸热潜力更大的温室气体,大概是二氧化碳的30倍。甲烷

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全民努力-绿色、低碳才能更好发展

   气候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其中,全球变暖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气温问题之一,它使许多国家与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极端天气。那么,全球变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呢?  全球变暖的问题日趋严峻,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北极熊卡通雕像巡展期望引发社会对濒危物种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关注。 

了解气候变化术语:二氧化碳当量

  什么是二氧化碳当量?   人们在谈论温室气体时,会提到二氧化碳当量。那么,什么是二氧化碳当量呢?   二氧化碳当量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 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又因为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中国对全球变暖影响到底有多大?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本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依据观测数据和模型研究结果,估算出我国从前工业时代至今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大约占到10%,远低于中国排放的全球占比。该项研究是第一份关于中国对全球辐射强迫贡献的综合评估,首次定量讨论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7日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