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基因改造让微藻油脂产量翻番

相应生物燃料商业化迈出一大步 英国《自然·生物技术》6月18日在线发表了一篇生物学重要成果:在使用包括CRISPR-Cas9技术在内的多种工具进行基因改造后的水藻品系,油脂产量可达其野生亲本的两倍,且能达到与后者类似的生长速度。这项新成果标志着微藻源可持续生物燃料的最终商业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研究使用光养微藻所产生的油脂来制造生物柴油,以补充基于石油的运输燃料。光养微藻是一种借助光、水和二氧化碳生长时可产生油脂的微生物。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海洋富油微拟球藻具有作为生物柴油原料进行开发的潜力,其产油量可达实验室品系的6倍。不过,经过了数十年研究,提升微拟球藻的产油效率却总是会导致其生长受损,因此该属物种的商业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发挥。 此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合成基因组公司研究人员艾瑞克·穆勒宁及同事,使用包括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内的多种改造工具,来识别ZnCys因......阅读全文

基因改造让微藻油脂产量翻番

  相应生物燃料商业化迈出一大步  英国《自然·生物技术》6月18日在线发表了一篇生物学重要成果:在使用包括CRISPR-Cas9技术在内的多种工具进行基因改造后的水藻品系,油脂产量可达其野生亲本的两倍,且能达到与后者类似的生长速度。这项新成果标志着微藻源可持续生物燃料的最终商业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研究称水藻油脂产量翻番不是梦想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一种基因改造的水藻品系的油脂产量可达其野生亲本的两倍,而且能达到与后者类似的生长速度。这些发现使人们向微藻源可持续生物燃料的最终商业化又迈进了一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研究使用光养微藻所产生的油脂来制造生物柴油,以补充基于石

科学家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敲低技术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光和水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方案,工业产油微藻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藻类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一直是工业产油微藻分子育种和光驱固碳合成生物技术的重要瓶颈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以

通过代谢工程提升工业产油微藻固定二氧化碳效率

  工业产油微藻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与光能大规模地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的潜在方案,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如何提升工业产油微藻的固碳能力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示范了一种通过调控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

青岛能源所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组编辑技术

  自然界的一些真核微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和存储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可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固碳减排方案,微藻能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极大限制了工业产油微藻的机制研究和分子育种。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以微拟球藻为

能源所揭示丝状产油微藻异养条件产油机制及其促进策略

  2013年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天中带领的微藻生物技术研究组首次发现一类高产油的丝状真核微藻——黄丝藻。黄丝藻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耐虫害、易采收等较强工业应用性状,较之传统单细胞产油微藻更具有生产生物柴油的巨大工业应用潜质。同时,研究发现,黄丝藻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异养生长,为光

青岛能源所提出利用丝状微藻产油新思路

  利用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其核心在于大规模、高效、低成本培养微藻以获得大量的生物质。目前,研究产油藻主要集中在单细胞微藻为主,在室外规模培养时,由于敌害生物(主要是原生动物)对这些尺寸细小(通常直径在1-10微米)的单细胞微藻的摄食常导致培养失败,并且单细胞微藻的采收困难且成本较高。因此,获得高

蓝光特异性诱导的工业微藻高产油技术

  微藻是地球上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光合作用,微藻将光能和CO2转化为油脂(甘油三酯,TAG)等高能储碳物质,可在“碳固定”的同时助力“碳减排”。然而,微藻切实服务“双碳”行动的潜力,受限于其油脂生产率、规模培养工艺等影响能源微藻经济性的关键因素。近日,中国科学院青

青岛能源所:微藻产油机制研究取得新成果

  微拟球藻在缺氮条件下的产油过程。图中均为一个微拟球藻细胞,时间代表开始缺氮诱导后的天数,绿颜色是用Bodipy染料染色的中性脂(其中绝大部分为甘油三酯)       自然界中的一些微藻因产油量高、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并可在边际土地上用海水或废水培养,被视作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作物,但目前对其

青岛能源所首次发现富含神经酸的产油微藻

  微藻被认为是最具潜力、能实现可持续供给的油脂生物质资源之一,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获得产业化突破,主要是因为规模化产油成本过高。通过获得一种优质、高含油、抗性强的速生微藻品种,并耦联高值产品生产,发展出低成本的规模化培养、采收及油脂提取加工工艺与技术,才能逐步实现产油微藻商业化。   近日,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