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夏威夷大学裘波教授访问南海海洋所

受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重点实验室(LED)的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系裘波教授于3月22至29日访问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3月28日下午,裘波教授作了题为Regional Sea Level Rise and Gyre Circulation Variability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的学术报告。黄瑞新教授和杜岩、方文东、詹海刚、周伟东等多位研究员,以及30多位青年学术骨干、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和讨论。 报告中,裘波教授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平面和环流年代际变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西北太平洋的海平面在1993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与海洋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北赤道流分叉点的纬度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与ENSO密切相关,但在年代际尺度上,表现出独立于ENSO的特征,在近18年逐渐南移。与此同时,分叉点以北和以南的输运量、以及北赤道逆流的......阅读全文

海洋所等发表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评述文章

  6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领衔17位国内外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合作撰写的《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评述文章在《自然》杂志正式发表。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有关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评述性文章,也是中国在该杂志发表的首篇海洋领域综述文章。  应《自然》杂志邀请,

南海海洋所等揭示北太平洋流涡区中尺度涡旋生态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修鹏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柴扉合作,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浮标(BGC-Argo)数据揭示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区(NPSG)中尺度涡旋对浮游植物、颗粒物以及溶解氧垂向分布的影响。   全球表层海洋约30%为低生物量的寡营养盐海域,通

海洋所等在赤道太平洋温跃层内动力过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5月12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Deep-Reaching Thermocline Mixing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Cold Tongue”,报道了赤道太平洋温跃

海洋所等揭示西太平洋全日内潮能量辐射过程及调制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和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在西太平洋内潮与环流跨尺度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  全球海洋内潮能量动力学研究对于理解海洋多尺度能量串级和改进海洋气候模式参数化具有重要意

对类ENSO过程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自然》旗下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常凤鸣团队与河海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重建了36万年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表层和次表层水的古温度、盐度演化历史,从长时间尺度上揭示了地球轨道通过太阳辐射变化变化影响热带气候类ENSO式过程的机制。

全国珊瑚礁论坛聚焦珊瑚礁研究与保护

近日,以“共享未来:珊瑚礁研究与保护”为主题的全国珊瑚礁论坛暨中国太平洋学会珊瑚礁分会2022年会/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南海海洋所、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暨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多位专家作特邀报告。 南海海洋所副

海洋先导专项:铸科技利器-探深海大洋

   8月29日,“科学”号圆满完成对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的考察任务返航。“这是人类首次对这座海山进行科学考察。”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徐奎栋难掩内心的激动,“我们采集到许多未知新物种,像高度超出1米的海绵和珊瑚……”  该航次执行的是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

“科学”号起航赴西太平洋执行共享航次

  近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驶离青岛,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共享航次。  本航次搭载了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声学所、南海所、深海所、广州地化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河海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4位科学

我国揭示世界鲳属鱼类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鱼类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团队在世界鲳科(Stromateidae)鲳属(Pampus)鱼类分类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研究基于分子系统学和物种界定方法,综合分析了全球鲳属线粒体序列和分布数据,首次揭示世界鲳属鱼类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相关成果发表在JCR一区期刊Fron

世界鲳属鱼类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鱼类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团队在世界鲳科(Stromateidae)鲳属(Pampus)鱼类分类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研究基于分子系统学和物种界定方法,综合分析了全球鲳属线粒体序列和分布数据,首次揭示世界鲳属鱼类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相关成果发表在JCR一区期刊Fr

“科学一号”胜利返航

  1月5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西太平洋海洋科学共享航次考察任务,顺利返回青岛奥帆基地码头。   海洋所所长孙松、党委书记王启尧等到码头迎接。   “科学一号”自2010年11月15日从青岛起航,历时52天,航程8300多

研究揭示太平洋热带不稳定波的历史长期变化趋势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动力热力过程课题组杜岩团队,在赤道太平洋海洋动力长期变化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nsification of Pacific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over the recent three

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一新属两新种

新种的贝壳及齿舌(图片来源:海洋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海洋贝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组利用整合分类学方法发现了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2个新种,并为此建立了一新属、新亚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深海研究》。  研究团队对海洋所历次海山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分类时发现了这

海洋所启动两项973计划项目

启动会现场   2月15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山东省科技厅、中科院资源环境局以及海洋所等有关专家领导出席启动会。林浩然院士、胡敦欣院士、穆穆院士等专家组成员和项目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海洋所

太平洋洋隆之下软流圈地幔中铁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近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在线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肖媛媛课题组研究人员对东太平洋洋隆5-15°N两侧海山玄武岩的铁(Fe)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太平洋洋隆之下软流圈地幔中Fe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对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研究表明,上地幔在

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11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从青岛奥帆基地码头起航。  该航次由“科学一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承担,搭载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南海海洋研

学者在新几内亚沿岸海域结构和变化规律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海洋》(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currents of

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

 “科学”号科考船从青岛母港起航  海洋所供图近日,“科学”号科考船从青岛母港起航,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0年度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本航段搭载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苏纪兰院士:黑潮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苏纪兰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启动了我国首个黑潮南海综合科考航次,将重点考察和研究黑潮在吕宋海峡的路径、影响范围及其对南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黑潮是沿北太平洋西边界一股由南向北、高温高盐的强大暖流。这股强大暖流对邻近东亚地区的航海、渔业生产、海洋环境以及气候均有影响。”物理海洋学家、中科

唐丹玲研究员当选空间研究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副主席

  第38届空间科学大会(38th 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2010年7月在德国不莱梅成功召开。经空间研究委员会(,COSOAR)最高决策机构成员理事会全体会议选举通过,产生了新一届的领导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当选为“海洋动力学和生产力专门委员会

太平洋漂浮垃圾威胁鱼类生存

  科学家日前发现,太平洋上存在着一个面积庞大、洋流缓慢的海水漩涡。该区域漂浮了大量的垃圾,而区域内小型鱼类每年可以吞没2.4万吨的塑料垃圾。  这一名为“大太平洋垃圾带”的海域,能够吸收塑料等废弃物。在太阳运动和潮汐运动的影响下,该水域能够缓慢地将垃圾分解为小碎片,最后导

太平洋“冷舌”的奥秘何在

   广阔的太平洋隐藏着很多秘密,等待人们去探索。  多年来,气候模型一直预测,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海水将会变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很正确,然而在太平洋的一片海域,情况却恰恰相反。  从厄瓜多尔海岸向西延伸数千公里,有一条“冷舌”,在过去30年里一直在冷却。为什么东太平洋的这片地区与人们的预测背

科学家揭示大气沃克环流年代际调整控制因素

  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杜岩研究团队研究了1990s中期之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表盐度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大气沃克环流增强的关系,揭示大气沃克环流年代际调整是热带印太上层海洋盐度长期变化的控制因素,相关成果在Nature Publication Group (NPG)旗下子刊Scienti

打卡海洋研学-种一个蔚蓝色的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079.shtm青岛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作为了解海洋、贴近自然的重要途径,海洋研学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迎来了来自青岛嘉峪关学校的小小研学生。 王永强给同学们讲解

北太平洋厄尔尼诺对中部型El-Nino振幅的调制作用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王卫强团队揭示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部型厄尔尼诺(El Nino)振幅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mate上。  东部型(EP)和中部型(CP)El Nino是存在于热带太平洋上两种不同类型且相对独立

科学家发现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一新属两新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海洋贝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组利用整合分类学方法发现了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2个新种,并为此建立了一新属、新亚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深海研究》。   研究团队对海洋所历次海山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分类时发现了这两种形态特征独特的马蹄螺,

实时连续获取“轩岚诺”和“梅花”两次台风数据

22号浮标可视化系统获取台风期间的海况情况   海洋所供图  技术人员赶在台风到来之前紧急维护浮标   海洋所供图 今年9月以来,多个台风接连生成,其中,第11号“轩岚诺”和第12号“梅花”对我国影响巨大。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各观测系统发挥对极端天气有效实时观测的优势,实时记录了这台风过

海洋所揭示热带印太海洋盐度变化新模态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研究组在热带印太上层海洋盐度的年际-年代际低频变化研究中获进展,发现热带太平洋温跃层盐度变化新模态,揭示印尼贯穿流调整下的热带印度洋盐度低频变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mate和Journal of Geophysic

海洋所刺参良种选育取得进展

  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承担的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速生抗病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和刘石林助理研究员承担的“十二五”国家863计划课题“高值海珍品良种培育”子课题部分工作顺利通过现场验收,专家组对课题在耐温高产刺参良种选育、白刺参和紫刺参苗种规模化培育、刺参体外标记、

荣成市领导访问海洋所

  4月23日,荣成市副市长于彦东带领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和涉海企业负责人10人访问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所副所长杨红生等参加了座谈。   杨红生介绍了研究所学科布局、重点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及转化、人才队伍等情况。于彦东介绍了荣成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科技需求情况,并希望研究所能够选派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