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点亮大脑需几步?北大李毓龙团队持续突破探针开发

导 读 一种叫做内源性大麻素的化学物质,对人的发育、睡眠周期、能量代谢、学习和记忆等诸多生理过程非常重要,但要在活体中检测它一直很困难。 最近,专注于神经递质探针研究的李毓龙团队,开发出专门针对内源性大麻素的灵敏荧光探针,使得实时追踪这一物质变得容易起来。 人类大脑由八百亿个神经元组成,后者又通过数万亿个突触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在这个复杂网络中,神经元突触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如乙酰胆碱、多巴胺等,作用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同时,神经元还会产生另一类化学物质,它们不直接传递信息,而是通过间接调制神经递质的量及活动水平,以增强或削弱信息传递效应,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内源性大麻素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其广泛分布于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与储存在突触囊泡并由突触前末端释放的经典神经递质不同,内源性大麻素通常从突触后膜产生并释放,......阅读全文

点亮大脑需几步?北大李毓龙团队持续突破探针开发

导 读  一种叫做内源性大麻素的化学物质,对人的发育、睡眠周期、能量代谢、学习和记忆等诸多生理过程非常重要,但要在活体中检测它一直很困难。  最近,专注于神经递质探针研究的李毓龙团队,开发出专门针对内源性大麻素的灵敏荧光探针,使得实时追踪这一物质变得容易起来。  人类大脑由八百亿个神经元组成,后者又

徐敏/李毓龙团队揭示如何调控“困意”

  现代社会里,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年轻人为了留出属于自己的一两个小时,常常“不舍得”睡觉。然而,睡眠不足会造成很多糟糕的后果,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犯困。难以抵挡的困意让人上课睡着,开会睡着,甚至开车时都会睡着……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睡眠的最新研究。来自中科院脑科学与

睡眠质量谁做主?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徐敏(中科院科技摄影联盟 曹发华摄) 人的一生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紊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会导致大脑认知能力受损、运动协调性下降、免疫力降低、诱发精神类和心血管疾病等。睡眠到底是如何被调节的?我国科学家近期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Nature Biotechnology:一种新型乙酰胆碱荧光探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KU-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毓龙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acetylcholine indicator fo

清华大学李丕龙团队在Nature等发表,在相变领域取新突破

  iNature  2019年9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李丕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李海涛课题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上发表题为Histone modifications regulate chromatin compartmentalization by contributi

回顾2018:中国大陆在CNS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

  即将过去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临床及技术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发表以神经科学为主体的研究论文共计19篇。其中,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最

新型探针!轻松检测果蝇的基因编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31671118)等的资助下,北京大学李毓龙研究组在神经递质荧光探针的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先后报道了可基因编码的乙酰胆碱荧光探针和多巴胺荧光探针的研究成果。其中乙酰胆碱荧光探针以“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acety

北大张俊龙课题组 近红外稀土分子τ探针定量检测活体pH

  近红外二区成像组织穿透深,时空分辨率高,对于成像引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领域发展的瓶颈化学问题是近红外分子探针发光强度低。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课题组致力于发光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利用稀土f-f特征跃迁的特点,将近红外二区探针的研究范围从金属纳米材料、共轭聚合物、有

北大团队:新型荧光探针检测内源大麻素的时空动态变化

  内源性大麻素(eCB)是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一类脂类神经调质分子,可参与大脑多个脑区的突触可塑性调节,对情绪、睡眠、食欲等神经活动过程具有调控功能。内源大麻素系统的调控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成瘾、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诸多神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缺乏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实

李峰团队发现蛋白质-AIE纳米点光学探针制备方法

  2001年,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团队发现了一种与传统聚集淬灭相反的现象,称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现象,其主要原理是由于分子内运动受到限制,导致非辐射衰减渠道被抑制,辐射衰变增强而发光。与传统的有机染料相比,AIE荧光材料具有抗光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