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东北地理所三江平原草本泥炭沼泽甲烷排放研究获进展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贡献了全球气候变化约22%的辐射强度,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影响。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分布区,但以往对三江平原沼泽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不同植被类型的潜育沼泽(无泥炭),而对该区泥炭沼泽湿地研究较少。虽然草本泥炭沼泽在三江平原分布面积较少,但其对区域和全国温室气体排放平衡可能存在重要影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与全球变化学科组运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2和2013年植物生长季,观测了毛苔草泥炭沼泽CH4排放通量,并分析了关键影响因子。研究表明,CH4排放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分别在2012年6月初以及2013年8月中旬出现。甲烷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0.07~56.01 mg CH4-C m-2 h-1,平均值为7.33 mg C m-2 h-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位、土壤温度(25cm)以及土壤充水孔隙率能够解释CH4排放通量变化的66.7%。此外,短期的气候......阅读全文

气候变化的原因

  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我们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今日,我们的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我们何以制造了气候变

气候变化的影响

  据世界气象组织宣布,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暖和的十年。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们却清楚知道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不再是科学

温室效应简介

  名称:温室效应   英文:Greenhouse effect   来自IPCC术语表中对温室效应所做出的定义的中文版。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

《科学通报》:高寒生态系统退化加速青藏高原碳流失

专家认为解决办法在于提高当地生物量和植被光合作用能力  气候变暖将导致土壤释放出大量的碳,碳排放又增强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青藏高原正是一个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巨大碳库。我国科学家通过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高寒草地CO2排放通量的研究发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碳排放

跨国地理科考:“一带一路”新支撑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正在开展一系列的跨国合作。无论是“天堑变通途”的路桥项目,还是“地底两万里”的油气管线,这些项目立项的基础及维护的基础都离不开严谨细致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等多学科国际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创新。  启动于

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在广西召开

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在广西召开  11月10日至12日,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中科院湿地研究中心及广西科学院等主办、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承办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20

放松甲烷排放监管,美国动真格了?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将在本周内尝试完成第一次对联邦治理污染规则的“打击”。  美国土地管理局在奥巴马时代,曾颁布关于甲烷排放和燃烧监测的规则,以防止近10万口油田和天然气井及相关设备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甲烷。环保主义者和监管机构认为,这一规则有助于减少甲烷污染。  但众议院在本月初开始投票批准国会审查

农业和畜牧业仍是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

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生命体征在线服务提供的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即有统计数字的最近一年里,全球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6.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增长了13%;相比之下,全球运输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67.6亿多吨,电力和热力生产造成的排放达到124.8亿吨。

策略:抑制全球变暖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5℃,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2℃~3℃,其中北半球平均气温将上升3℃~5℃。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石福臣强调,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达50%以上,所以如何抑制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对抑制全球变暖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各项宏伟环保计划为什么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人类与环境污染宣战,始自卡森《寂静的春天》环保呐喊。卡森揭露了资本主导的大型污染企业和制药公司向环境释放污染物,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后,国际组织、各国政要纷纷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试图拯救日益危机的地球生态系统。这个计划从1971年人类环境宣言就开始了,直到后来各种公约出现。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国际

全球变暖将加剧甲烷释放

《自然》杂志近期发表文章指出,随着气温的升高,地球的甲烷排放量会升高,而且将会超过二氧化碳,从而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 本次研究分析了世界各地127个淡水生态系统、近1600个温度和甲烷排放的数字。文章称,相比较二氧化碳,甲烷是一种吸热潜力更大的温室气体,大概是二氧化碳的30倍。甲烷

陈春林:减排政策不能遗漏土地利用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温室气体减排正逐步成为全人类发展的责任和共识。国家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  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崛起看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排放是

长江源头湿地群土壤沙化速度惊人 亟待保护

  长江源头当曲流域分布着面积达14300平方公里的沼泽湿地群。然而,受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影响,这片海拔在五六千米左右的雪域圣地,正在呈现斑块状退化,而且速度惊人。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高级工程师辛元红说,从2005年起,国家先后组织了数支科考队对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调

研究称海洋变化已经开始

   一国际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警告称:“即使各国政府实现其减排目标遏制住全球变暖,从长远角度看,海平面仍会上升至少6米,淹没从佛罗里达州到孟加拉国的海岸。”  该研究报告称,在过去300万年,当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气温略高于今天的温度,大片冰层就会融化。即使是各国政府减少温室气体

生态中心在水生态系统厌氧氨氧化氮循环研究中取得进展

  目前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干扰,已远大于其他元素,极大地加速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引发严重的氮循环失衡、氮污染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增多等不良效应。据估算,全球只有约40-60%的氮是通过反硝化生成氮气回到大气中。在全球变暖、污染加剧的双重胁迫下,是否存在新型的氮循环过程,值得探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

印尼确定气候减排行动示范省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尼西亚将在其最大也是最富裕的省推行保护森林和泥炭地等减排温室气体的试验举措,这是印尼与挪威达成的10亿美元气候协议的一个主要部分。  印尼政府表示,由于砍伐森林、毁坏碳储量丰富的泥炭沼泽以及改变土地用途等因素影响,位于婆罗洲岛的中加里曼丹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该国33个省份中排

古菌:无所不在 活出极限

  22日返回广州的“实验3”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巴首次联合科考任务,两国科学家对莫克兰海沟开展了地质、生物与微生物等综合考察。图为神秘美丽的莫克兰海沟海景“实验3”号科考期间,科学家在莫克兰海沟目标海域首次获得第一手生物样品。  经过12230海里的航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圆

全球甲烷排放近两年达峰值 多来自农业和油气开采等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12日出版的《环境研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空气中的甲烷浓度自2007年开始大幅上升,在2014年和2015年急剧增长并达到峰值。   论文称,2014年和2015年两年间,甲烷浓度每年上升十亿分之10,而21世纪初,这一增长速度为平均每年十亿分之0.5左右,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干旱致使泥炭地长期释放二氧化碳并影响气候

  泥炭由腐烂植物长期积聚堆积而成,并由此形成了全球各种沼泽、荒原或者沼泽林地。由于泥炭丰富的碳含量,因此可以用来作为燃料使用。据估算,全球陆地面积的2%都为泥炭地覆盖,约合80亿万亿焦耳的能量储备。  但是最近有研究认为,泥炭有很高的潜在可能性推动气候变化。美国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