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系统所研制出微纳光纤耦合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单光子探测器,已广泛应用于量子信息、激光雷达、深空通信等领域,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 SNSPD器件主要有两种光耦合方式,一种是垂直光耦合方式,光纤端面平行于SNSPD光敏面,光子垂直入射到纳米线上,采用光学腔体或反射镜结构实现高效光耦合。利用该类耦合结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已实现NbN基SNSPD系统探测效率超过90%,相关结果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该光耦合结构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高光耦合效率,但受限于光耦合结构,工作波长范围受限。另一种光耦合方式是波导光耦合方式,将纳米线制备在光波导上,可实现高效的本征吸收。但光纤到波导的耦合效率较低,使这类器件仅能作为片上光子学的解决方案,无法作为独立单光子探测器使用。 上海微系统所/中国科学院超导电子学卓越......阅读全文

微系统所研制出微纳光纤耦合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单光子探测器,已广泛应用于量子信息、激光雷达、深空通信等领域,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  SNSPD器件主要有两种光耦合方式,一种是垂直光耦合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性能调控及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团队与欧欣团队展开合作,将“万能离子刀”技术应用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的性能调控和机理研究中。研究发现,使用氦离子(He+)辐照诱导的可控缺陷能够调控SNSPD的物理性能,进而实现对器件探测性能的增强。该技术还可以直接比较辐照引起的

超导单光子探测器件成功应用于卫星激光测距实验

  卫星激光测距是基于飞行时间激光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在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地震预报和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卫星激光测距距离及精度与所采用的单光子探测器的性能密切相关。201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实验室研究员尤立星团队在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SNSPD)器件波长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

  8月5日,第五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电子学实验室“高性能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技术”成果获第五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 Photon

4900万元-“多通道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启动

  日前,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培亨院士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多通道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正式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汲培文副主任、浙江大学张泽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北京大学龚旗煌教授、上海技术物理所陆卫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管理工作

硅单光子探测器取得重要进展

  由无锡中微晶园电子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灵敏硅基雪崩探测器研发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突破了低抖动、大光敏面硅单光子探测芯片设计、界面电场调控的离子注入和氧化层制备、低噪声芯片封装等关键技术,开发出硅单光子探测器样机。近日,项目顺

超灵敏硅单光子探测器取得重要进展

  由无锡中微晶园电子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灵敏硅基雪崩探测器研发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突破了低抖动、大光敏面硅单光子探测芯片设计、界面电场调控的离子注入和氧化层制备、低噪声芯片封装等关键技术,开发出硅单光子探测器样机。近日,项目顺

最高分辨率单光子超导相机问世,在医学领域能干啥?

  最近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与他们的同事们建造了一个包含40万像素的超导相机。  超导相机是一种用于捕捉非常微弱光信号的高度敏感的相机,它利用超导技术来实现超低温下电流的无阻力传导。这种相机可以检测到单个光子的能量,因为当光子击中相机的像素时,它会破坏超导性,导致电流不再能

最高分辨率单光子超导相机问世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团队制造了一款包含40万像素的超导相机,分辨率是其他同类设备的400倍。2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的此项成果,未来将可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及天文观测等领域。该相机由超细电线网格组成,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电流在其中毫无阻力地移动,直到电线被光子击中。在这款超导纳米线相机中

最高分辨率单光子超导相机问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078.shtm

面向空间应用的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梁惊涛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团队合作,在面向空间应用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SNSPD)技术领域取得进展,实现了通信波段最大探测效率93%的新纪录,为我国开展基于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深空通信、空间量子信息等应用奠定了基础。5月20日(北京时间),相关

单光子探测

采用时间分辨单光子计数(TCSPC)技术,测量荧光(包括自发荧光、荧光染料、荧光蛋白)分子的寿命,可用于:1测量染料的内在性质,如异构化、质子化、折叠等;2超出荧光分辨率的微环境研究,如分子结合、离子浓度、pH、亲脂性环境、膜电位等;3光谱非常接近的多种染料的分离;染料的光学物理特性研究等等。FCS

美国发布《单光子源和探测器通用术语和指标》

  单光子的产生和检测已经从实验室研究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医学、量子处理、制造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光子对于量子网络、单细胞的成像和测量、加密的量子“密钥”的分配以及纳米粒子的尺寸测定都很重要。  为促进对该领域更好的理解和交流,加强量子和单光子技术领域的同行共识,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NIST)近

中国科大在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统研制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军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25 GHz 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单片集成读出电路,该技术突破可使高速量子通信终端设备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探测器模块尺寸减小一个数量级以上,为未来研制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统奠定了重要的器件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光学快报》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单光子探测器公开招标

  生物物理所拟购置单光子探测器一台(详见附件),现公开招标。请相关代理商将美金报价单、分项报价、技术需求逐条应答表、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授权资质和投标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其他应标文件一式五份(密封)于2015年03月09日前送到生物物理所科技处。  联系:010-64888442  地址:生物物理所

我国科学家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日前,我国科学家通过发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结果将此前的成码率纪录提升一个数量级。此项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

半导体所等在纳米线量子点单光子发射研究中获得新发现

  半导体自组织InAs量子点因其具有“类原子”特性,是目前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器件研究最重要的固态量子结构之一。基于InAs量子点的高品质单光子的发射、读取、操纵、存储以及并行计算等是热点研究方向。而InAs单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如精确定位、有序扩展、与光学谐振腔耦合等)是目前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中国科大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徐飞虎等与上海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发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结果将此前的成码率纪录提升一个数量级。该成果于3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

中国科大实现综合性能最优的测风激光雷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窦贤康课题组夏海云与潘建伟课题组张强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双频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采用最精简的光学结构实现了系统最高稳定性,提高了测风激光雷达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更适合机载、星载平台运行。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学报》上。9月6日,美国光学协会(OSA)、美

容忍光子损失玻色采样实验首次实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小组合作,实验研究了一种量子计算模型“玻色采样”对光子损失的鲁棒性,证明容忍一定数目光子损失的玻色采样可以带来采样率的有效提升。该研究成果为通过玻色采样实现量子霸权开辟了一条高效的途径,并于近日以“编辑推荐文章”的

拓扑量子计算的各种平台及最新进展

  2021年9月22日,拓扑量子计算进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组织,由卡弗里所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举办。拓扑量子计算是利用拓扑材料中具有非阿贝尔统计的准粒子构筑量子比特、执行量子计算的研究方案。由于材料的拓扑稳定性,拓扑量子计算有望解决量子比特退相干

实验室通过光子晶体和纳米线组合实现光子集成新突破

  LinkedIn与电子一体化的巨大成功故事相反,光子集成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它面临的最严重的障碍之一是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实现不同的功能,不像电子集成。更复杂的是,许多光子集成所需的材料与硅集成技术不兼容。   到目前为止,在光子电路中放置各种功能纳米线,以达到所需的功能已经表明,虽然完全有可能

单根纳米线聚光强度极高

  一个来自丹麦和瑞士的联合研究团队已经证明,单根纳米线可聚集的太阳光强度能达到普通光照强度的15倍,这一令人惊讶的研究成果在开发以纳米线为基础的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方面潜力巨大,有可能使太阳能转换极限得以提高。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纳米线的结构为圆柱状,直径约为人类发丝的万分

《自然—光子学》:单光子波长转换首次实现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10月15日表示,科学家首次将量子源(半导体量子点)产出的波长为1300纳米的近红外单光子转换成波长为710纳米的近可见光光子。这种单光子波长(或颜色)转换的实现有望帮助开发出拥有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计量的混合型量子系统。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光

我国学者在态空间维度提高百亿倍,波色取样逼近里程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实验室尤立星以及德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20光子输入60×60模式干涉线路的玻色取样量子计算,输出量子态希尔伯特空间的维度达到三百七十万亿(等效于48个量子比特)。这个工作同时在光子数、模式数、计算复杂度和态空间这四个关键

上海技物所在纳米线红外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伟达、陈效双、陆卫课题组在新型纳米线红外光电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在已有的窄禁带InAs纳米线反常光电响应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该反常效应提出基于可见光诱导Photogating辅助的单根纳米线红外响应机理,并成

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霸权”计算能力惊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团队构建的一套光量子计算系统,最近在高斯玻色采样(Gaussian Boson Sampling)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求解速度达到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一百万亿倍,远远超过经典计算机。  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 “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

单光子波长转换首次实现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10月15日表示,科学家首次将量子源(半导体量子点)产出的波长为1300纳米的近红外单光子转换成波长为710纳米的近可见光光子。这种单光子波长(或颜色)转换的实现有望帮助开发出拥有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计量的混合型量子系统。   量子信息处

我国研究团队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共聚焦成像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研究员郑炜团队,与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张蜡宝团队合作,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共聚焦成像系统,首次在近红外二区波段实现三维多色荧光寿命成像,相关研究成果以Intravital confocal fluorescence life

单分子单光子发射及其源阵列首次清晰展示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通过发展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相结合的单光子检测技术和分子光电特性调控手段,首次清晰地展示了空间位置和形貌确定的单个分子在电激励下的单光子发射行为及其单光子源阵列。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9月18日发表了这项成果。  单光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