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痛风药6年涨29倍!新的全基因组研究奏响痛风治疗曲目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又到了吃大闸蟹的时候了,然而很多人只能“望蟹兴叹”。是因为大闸蟹太贵吗?不!是因为海鲜过敏吗?不!是因为他们是痛风患者~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或不能排出体外而引起的关节炎症,痛风患者的第一跖趾(脚拇指)关节处常常会在半夜出现严重的疼痛、红肿和炎症。造成痛风的本质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造成尿酸盐在关节和肾脏部位沉积。目前我国高尿酸患者人数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一亿人。 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对近五十万人的DNA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发现:183基因座与高尿酸盐水平密切相关。绝大多数的基因座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未发现,这意味着在基因层面上找到了治疗痛风的新方法。 引起痛风的基因多达183个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Adrienne Tin博士和她的同事分析了近五万名志愿者的DNA得出该结论。之前的研究已发现与高血清尿......阅读全文

痛风药6年涨29倍!新的全基因组研究奏响痛风治疗曲目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又到了吃大闸蟹的时候了,然而很多人只能“望蟹兴叹”。是因为大闸蟹太贵吗?不!是因为海鲜过敏吗?不!是因为他们是痛风患者~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或不能排出体外而引起的关节炎症,痛风患者的第一跖趾(脚拇指)关节处常常会在半夜出现严重的疼痛、红肿和炎症。造成痛风的本质原因是体内

Cell Mol Immunol:新研究揭示治疗痛风的新靶点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可引起关节疼痛和僵硬。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揭示了痛风的新治疗靶标。  他们的研究发表于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研究表明,通过阻断称为“TAK1”的信号分子可以抑制痛风引起的炎症。该研究为开发潜在的

Cell Mol Immunol:新研究揭示治疗痛风的新靶点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可引起关节疼痛和僵硬。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揭示了痛风的新治疗靶标。  他们的研究发表在《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上。研究表明,通过阻断称为“TAK1”的信号分子可以抑制痛风引起的炎症。该研究为

新研究揭示痛风的遗传风险因素

  痛风是一种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关节沉积尿酸结晶的一种关节病。具有多并发症、 病程长、发作剧烈等特点。多发于男性,且目前难治愈。  根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目的要求]1.掌握本类药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特点及其与PG合成的关系。2.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3.掌握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以及尼美舒利的作用特点。4.熟悉保泰松、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及吡罗昔康的作用及应用特点。5.了解抗痛风药

手术治疗痛风症的相关介绍

  必要时可选择剔除痛风石,对变形关节进行矫形等手术治疗。痛风石的手术适应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痛风石导致肢体畸形并引起功能障碍而影响日常生活;  (2)压迫皮肤,已经形成或即将出现皮肤破溃;  (3)窦道形成,粉笔物质渗出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4)关节活动障碍,神经受压出现卡压症

痛风的药物治疗临床应用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痛风患病率为1.0%-15.3%,患病率受地域、饮食及人种差异较大。痛风是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长期痛风发作可并发肾脏病变,关节破坏及肾功能受损。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生化基础和病因,两者密切相关。痛风分期包括四期,无症状性

“痛风”新疗法,能达到痛风的血清尿酸目标

该研究的作者认为,一种名为苯溴马隆的药物可能是治疗痛风的一种改进方法。痛风是由关节中尿酸盐晶体积聚引起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非布索坦是帮助患者降低血液中尿酸盐水平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关节炎与风湿病学》上报道的一项新的临床试验表明,不太受欢迎的药物苯溴马隆在低剂量时可能更好。在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开

遇到痛风患者如何选择治疗药物?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痛风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引起尿酸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过多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还可并发肾结石,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痛风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痛风急性发作抗

手术治疗肘部痛风石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以“左肘后肿块8年”为主诉于2017年8月13日入院。现病史:患者17年前年因食用羊杂汤后左足第1跖趾关节疼痛至当地医院就诊,血尿酸水平600μmol/L,诊断为“痛风”,接受秋水仙碱治疗后疼痛得到缓解。3年前发现左肘后出现包块且逐渐增大,包块处偶发剧烈疼痛,口服秋水仙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