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复旦王文君教授探索中药治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

不久前,上海市发布的一项中国城市居民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已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之后第四种城市居民常见慢性病,且骨质疏松症对更年期以后妇女的潜在威胁更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教授王文君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医药的药物归经理论进行了研究,为寻找药物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作出了积极探索。 打个喷嚏就骨折 王大妈最近有点烦。 1个月前,她去市场买菜时穿得单薄了些,一阵风吹来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突然,她听到腰间骨头“咔嚓”了一声,当时只是觉得腰背部有些疼痛。她扶着树站了一会,感觉疼痛轻了些,就没太在意,继续向市场走去。结果,市场是硬着头皮走到了,腰部却越来越疼,实在支持不住,只好打电话通知女儿送她去了医院。结果一检查,是压缩性骨折,就此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到现在还不能随便走动。 王大妈很纳闷,不就是打个喷嚏吗,也能打出个骨折? 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阅读全文

复旦王文君教授探索中药治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

  不久前,上海市发布的一项中国城市居民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已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之后第四种城市居民常见慢性病,且骨质疏松症对更年期以后妇女的潜在威胁更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教授王文君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医药的药物归经理论进行了研

加拿大研究传统中药丹参治疗骨质疏松

  《神农本草经》对中草药丹参早有描述,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为“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清热除烦”之品。早在2013年,中国已有关于丹参水提物能有效防止由泼尼松和糖皮质激素所造成的骨丢失的报道,称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功能有关。   近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丹参提取物

新研究揭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黎炜团队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周经纬教授团队,利用多技术平台联合分析结合揭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由于人类寿命的延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从青少年期就加强运动、保证足够的钙质摄入,同时防止和积极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与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种性腺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生长发育性疾病;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可以尽量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减少今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成人期补充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单

骨质疏松的辅助检查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

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议根据BMD或BMC(骨矿含量)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

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

  1.骨软化症  临床上常有胃肠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肾病病史。早期骨骼X线常不易和骨质疏松区别。但如出现假骨折线(Looser带)或骨骼变形,则多属骨软化症。生化改变较骨质疏松明显。  (1)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则常有血钙、血磷低下,血碱性磷酸酶增高,尿钙、磷减少。  (2)肾性

骨质疏松的形成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

骨质疏松用药讲究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中的骨质也会慢慢流失,进而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病,以老年人尤其女性居多。  骨质疏松如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折、瘫痪,甚至死亡。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腰背痛、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严重威胁。  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症,在注重

骨质疏松症(OP)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涉及低骨矿物质密度(BMD)的进行性骨骼疾病,通常会影响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并可能导致脆性骨折。为了保持适当的强度和完整性,骨骼要经过不断的周转。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包括衰老,与体重有关的机械刺激,异常的矿物质和激素代谢以及与成骨基因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