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

近地面50米范围内是沙尘暴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绿洲防护林可以减少70%的沙尘水平通量,消减风速30.5%—52.9%,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对沙尘暴的阻截作用非常显著。这是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过5年的观测研究获取的一组结论,该站研发的“0—50米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沙尘暴灾害防治和荒漠绿洲防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这套系统由“风沙流流量监测仪”等6种自主知识产权的沙尘暴观测系统和风沙流观测仪器组成。科研人员对民勤地区沙漠、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3种地貌的气象、沙尘、环境、土壤、植被等进行了全面监测,系统开展了沙尘暴演变过程中风场结构与变化特征、沙尘通量、气溶胶浓度、降尘结构与时空变化、不同防护体系对沙尘暴过程的影响等多方面的研究,开创了中小尺度范围沙尘空间结构新学科领域。 “以前我国沙尘暴主要由气象部门靠卫星和激光雷达高空监测,50米以下地面条件是雷达监测的盲区,更是人......阅读全文

我国建成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

  近地面50米范围内是沙尘暴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绿洲防护林可以减少70%的沙尘水平通量,消减风速30.5%—52.9%,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对沙尘暴的阻截作用非常显著。这是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过5年的观测研究获取的一组结论,该站研发的“0—50米近地面沙尘观测系

监测蓄水量是祁连山生态保护首要工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06.shtm 河西走廊是连接亚欧两大洲之间的锁钥地段。古人用双脚踏出了丝绸之路,现代人用高铁、航空强化了它的“一带一路”历史使命。1950年,我一到兰州就加入西北军政委员会考察团,考察了甘肃全

甘肃开发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持续改善流域生态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薛根元6日表示,近三年来,甘肃先后投资640余万元人民币,科学开发和利用祁连山较为丰富的空中云水资源。由此,中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民勤在今年大风日数增多的背景下,至今未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   当日,甘肃省气象局联合武威市政府召开新闻

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启动会在京召开

  7月20日,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筹)组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简称荒-草联盟)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负责人和25个荒漠、草地等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站长、专家参加了会议。特邀专

防沙治沙,如何更上一层楼?科学治沙是根本

  在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前夕,本报约请部分专家,针对今年三四月份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频发的情况,就公众关心的防沙治沙问题,解疑释惑,提出建议。  全面看待沙尘暴  沙尘暴的形成不可抗拒,但实施生态工程可以减轻危害  沙尘暴是什么?它是一种灾害

甘肃治沙研究所发明仿真灌木治沙新技术

  记者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了解到,经过五年的科研攻关,这个所发明的“仿真灌木”治沙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局专利认定,并正式应用于治沙实践,从而为我国治沙和荒漠化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王继和研究员介绍,从2004年开始,该所组织科研人员成立科研攻关团队,根据生物固沙的原理,模拟

特强沙尘暴导致甘肃1死6伤-经济损失逾10亿元

  记者从甘肃省民政厅了解到最新灾情消息,24日-25日的特强沙尘暴已致甘肃1人死亡,6人受伤,16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7亿元。27日,甘肃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已向受灾最为严重的民勤县紧急下拨300万元专项救灾资金。目前,群众生产自救已经紧张展开,灾情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4月27日18

沙尘暴袭来:沙尘从何而来?造林防沙效果如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56.shtm 自4月9日开始,又一轮沙尘天气侵袭中国北方,全国陆续有15个省区市受到沙尘影响,最南可波及江淮一带。这是今年以来第8次沙尘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可达到沙尘暴、强沙尘暴级别。 北京

锁阳的生长环境

  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阿尔泰山地、天山山地等)、青海(柴达木盆地等)、甘肃(民勤、金塔、武威、张掖、酒泉、阿拉善右旗等)、宁夏(银北)、内蒙古(锡林郭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西北部、阿拉善左旗等)、陕西(榆林等地)等省区。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与荒

土壤水分测试仪研究荒漠化地区土壤水分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强烈,环境总体处于水分亏缺状态,水分是该地区 决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因子。土壤水分是生态系统水热平衡中一个重要分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水热平衡起决定作用,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 生长状况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动态规

72岁“土专家”娄志平:黄沙百战穿身过,不固流沙终不还

  72岁的娄志平一生都在和绿色打交道。60岁前绿色是工作,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他,希望染绿城市的每一个角落;60岁后绿色是梦想,他来到大漠治沙,发明新型沙障、提出治沙新理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变黄沙为绿海。  将绿化工作从城市搬到沙漠  在山青水秀的浙江生活了58年的娄志平,第一次见到沙漠就被吓呆了

甘肃新增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14日,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科技部2010年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审工作于日前结束,兰州大学申报的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甘肃省获批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第七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将对加强我

“咸水生态”会让荒漠变绿洲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及与自然矛盾不可回避的战略性问题。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宋怀龙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世界咸水资源量超过陆地淡水资源量17.8%以上,咸水是隐藏在荒漠或极度干旱区地表下的水资源,是解决水危机的有效资源。  宋怀龙强调说,这绝非异想天

跨国治“沙”这几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68.shtm沙尘暴让人真实体会到“吃土”的感觉。近日,北方多地PM10峰值浓度甚至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4月12日,在北京大学求学已5年多的李想(化名)告诉澎湃科技,近几天室外的尘土味很大。出

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将进入量化新阶段

  日前,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我国已初步建立起针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这标志着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将进入量化新阶段。  荒漠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防风固沙、水文调控、气候调节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

甘肃探索利用光伏发电进行荒漠化治理

  近年来,甘肃省探索利用光伏发电进行荒漠化治理,做到光伏发电和荒漠化治理同步发展。治理过程中,用光伏发电作为电源,安装滴灌设施,在光伏板下面种植以小灌木和饲草为主的绿色植物,电站外围则由草方格沙障和固沙造林组成防护林体系,既解决了荒漠化治理的电源难题,也缓解了新能源输送难的瓶颈

“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及其调控”项目启动

  3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荣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国家973项目“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及其调控”在北京启动。该项目将通过数值模拟和趋势预测构建不同生物气候带植物固沙模式,提出人工植被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甘肃张掖市首个省级重点试验室获批建设

  近日,由张掖市科技局推荐,以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为依托的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准进入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期。该试验室是我省第一个依托市属科研单位建设的省级重点试验室,也是张掖市目前唯一一个省级重点试验室。   据悉,该试验室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研究揭示荒漠植物对生态系统养分变化响应规律

  植物生物量的增长与分配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估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该过程受到许多环境因子的限制,不同植物响应也不一致。近年来,养分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带来的影响越发明显。荒漠中不同生活型植物,尤其是生物量更新较快的草本植物,如何响应该变化,将有利于准确评估养分改变对荒漠生态系统的

杜国祯:保护好藏地是我国生态保护中最重要一环

  中国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状况,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有研究指出,西部绝大部分省区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沙化面积占全国的99%,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占全国的93.2%。为此,国家加大了对西部省市环境保护的力度,推行退耕还林等政策

甘肃今春出现2次区域性沙尘暴-致局地受灾

  记者8日从甘肃省气象部门获悉,根据《甘肃省2013年春季气候概况》分析,今年春季,甘肃大风、沙尘(暴)日数偏少,出现2次区域性沙尘暴,致部分地方受灾,3月中旬持续出现大范围浮尘天气。   受春季大风、沙尘暴天气影响,春季甘肃河西大部地方和陇东部分地方受灾,对当地设施农业和农作物

今年3月我国沙尘天气多于往年,15个省份受影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6784.shtm 3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共发生了4次沙尘天气过程,包括2次扬沙天气过程、1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和1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较去年同期(2次)偏多,较

生存环境恶化-恢复生态平衡付出代价是所得数十倍

  我国被世界称为人工林最多的国家,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以及木材蓄积量都在增长,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却并未因此而得到遏止。沙尘暴、水旱灾害、虫灾、泥石流等恶性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等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表明我们的植被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应该说,在我国,森林的重

人民日报:面对草原生态恶化;该警醒了

  我国被世界称为人工林最多的国家,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以及木材蓄积量都在增长,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却并未因此而得到遏止。沙尘暴、水旱灾害、虫灾、泥石流等恶性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等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表明我们的植被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应该说,在我国,森林的重

研究发现最佳荒漠草原植被恢复模式技术

   荒漠草原植物种类贫乏,草丛低矮,生态系统稳定性差,一旦退化很难恢复。目前我国在退化地生态恢复方面虽然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主要恢复技术包括围栏封育、补播、松土、浅耕翻、火烧、施肥、施秸秆或枯草等,这些草地植被恢复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等特点。但是,如何如针对退化草原特点、水土流失特征

北京沙尘暴源将种植千余公顷碱蓬

中国荒漠化防治—查干诺尔生态治理项目签约  北京沙尘暴源将种植千余公顷碱蓬   近日,韩国现代汽车、中国北京现代汽车、韩国环境保护组织“环境运动联合”和内蒙古阿巴嘎旗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约中国荒漠化防治—查干诺尔生态治理项目,5年将投入15亿韩元给当地的绿化工作,减缓沙化速度。 从2008年起,项目各

生态气象观测简介

  生态气象观测是生态气象信息服务、天气气候预测模式参数获取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生态气象监测的对象是农田、森林、草地、湖泊、荒漠、湿地等代表性生态系统中水、土壤、大气、生物等生态系统不同要素,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地气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国家林业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今春首次沙尘灾害

  2013年2月27-28日,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发生沙尘天气,甘肃西部、河北北部局地发生沙尘暴,这是北方地区今年入春以来遭受的第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据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和南疆盆地,受较强冷

青藏高原所高寒荒漠和草原土壤固碳微生物研究获进展

固碳微生物是一类与植物相似将大气CO2转化为有机质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固碳功能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才逐渐被认识,但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特征、固碳潜力及其环境因子驱动机制尚未被认识。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1%,该生态系统植被生长受到包括土壤水分在内的多种环境因子限制,凸显土壤微生物固碳的重要

高寒荒漠和草原土壤固碳微生物的研究

  固碳微生物是一类与植物相似将大气CO2转化为有机质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固碳功能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才逐渐被认识,但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特征、固碳潜力及其环境因子驱动机制尚未被认识。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1%,该生态系统植被生长受到包括土壤水分在内的多种环境因子限制,凸显土壤微生物固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