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生态所揭示西南喀斯特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

土壤的固碳能力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平衡。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植被演替提升土壤固碳能力,能够有效地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因此,了解植被演替各阶段的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政策等原因,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而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与石漠化治理等),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植被恢复。由于工程实施年代不同,使得该区域的植被处在不同的演替阶段。如何利用植被演替固定更多的碳,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和脆弱生态区碳交易政策的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站养分循环研究团队选取不同演替阶段典型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草丛、灌木林、次生林、原生林),辨识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解析影响不同演替阶段碳固定的主导因素。结果发现,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且在不同演替阶段对土......阅读全文

湿地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物种共生、营养级动态、生物养分限制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是揭示演替规律内在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当前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关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西南喀斯特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

  土壤的固碳能力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平衡。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植被演替提升土壤固碳能力,能够有效地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因此,了解植被演替各阶段的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政策等原因,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而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重大生态工

成都生物所揭示亚高山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驱动因素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4_4782242.shtml   西南亚高山森林是我国第二大林区,形成了“草-灌木-次生林-原生林”完整的连续次生演替序列。目前,未有关于该地区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因此,探究西南

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演替研究获进展

  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对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生长意义重大。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的研究方法由于分辨率较低,使得我们很难真正了解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中心的研究人员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Mackie研究团队合作,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玉米

版纳植物园演替距离对母源地物种种子影响研究获进展

  演替是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古老而经久不衰的命题,它是植被恢复的基石,也是众多技术手段的理论源泉。添加已经消失的植物物种种源是加速退化迹地次生演替进程的最常见手段,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添加物种所处的演替阶段与退化迹地所处的演替阶段之间的演替距离是否会对添加效应产生影响,揭示这种影响将对恢复生态

研究揭示森林演替驱动生物固氮及其关键机制

  传统观点和理论研究认为生物固氮速率在森林演替初期或中期达到峰值,而演替后期生物固氮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样的观点主要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演替初期或中期土壤养分(尤其是氮)贫瘠,固氮植物和固氮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优势地位;但演替过程土壤氮逐渐累积增加,因此演替后期生物固氮已不具有竞争优势,固氮

武汉植物园在退耕地土壤固碳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由于土壤固碳潜力巨大,增加土壤碳固存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植被产生的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因此研究凋落物和根系的产量与分解,能从“碳输入”的视角,为揭示土壤固碳过程和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态学课题组张克荣博士在张全发研究员的指导下,以秦岭地区

森林演替中土壤养分循环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通常会呈现土壤养分在各土层间垂直分异和微生物群落的适应性改变。然而,森林演替序列土壤养分盈亏和微生物动态及其土层深度依赖性的驱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基于长白山35-200年森林演替序列,分析不同土层碳(氮)组成、胞外酶活力、真菌和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研究发现,随演替时

森林植物多样性和物种周转共同调控土壤氮、磷有效性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是生态系统进化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多关注土壤养分如何影响植物多样性,关于植物对土壤的反馈作用鲜有报道。目前普遍认为,高的植物多样性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氮、磷有效性。然而,在森林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氮、磷有效性并不是单一线性关系。森林在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物种周

西南高山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体系获进展

  西南高山亚高山区主要指位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一带的长江上游、澜沧江等源头的高海拔地区,一般在海拔2500-4500 m范围分布有以亚高山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其是相关规划中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川滇两大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博士熊鑫在教授周国逸和研究员张德强指导下,在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产物去向,而非凋落物产量,决定了土壤有机碳的赋存状态;高质量的凋落物其分解产物向土壤转移的比例更高。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应用生态学杂志》。  土壤有机碳来源

水保所等在植被演替中有机质稳定性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研究员刘国彬带领的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科研创新团队,在植被演替中有机质稳定性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

喀斯特坡面关键带植物水分利用及适应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喀斯特碳酸盐岩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烈的溶蚀作用,使得降水通过岩石的裂隙分散入渗,形成以峰丛为主的岩溶地貌。岩溶作用使得喀斯特坡面土层浅薄,持水能力较差,加之沿坡发生土壤侵蚀,导致自下而上的岩土结构、水分过程存在很大异质性,从而造成了湿润气候条件下特殊的岩溶干旱现象。  缺水少土的恶劣生态环境使得生态恢

版纳植物园研究表明植被恢复初期应重视土壤种子库的恢复

  以往有关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类组成、数量与分布,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库动态的影响,以及土壤种子库组成与地面植被的关系等方面,在木本幼苗更新研究上偏重于幼苗的动态和幼苗对林窗更新贡献的研究。但是,关于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与更新潜力,木本幼苗在森林不同演替阶段中的更新动态

喀斯特坡面关键带植物水分利用及适应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565.shtm喀斯特碳酸盐岩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烈的溶蚀作用,使得降水通过岩石的裂隙分散入渗,形成以峰丛为主的岩溶地貌。岩溶作用使得喀斯特坡面土层浅薄,持水能力较差,加之沿坡发生土壤侵蚀,导致自下而上

研究揭示固沙灌木环境适应性差异的水分生理机制

  土地退化是当今世界主要的生态危机之一,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风险。科尔沁沙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沙地,其土地荒漠化风险严重威胁“京津冀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的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人工防风固沙灌木林的建立是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而选择适当固沙灌木树种是植被恢复

华南植物园在亚热带森林土壤固氮微生物的驱动机制研究

固氮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亚热带地区氮沉降日益加剧,但有研究表明土壤固氮微生物依然十分活跃。然而,关于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在富氮缺磷的南亚热带森林中受哪些因素调控有待进一步探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中心博士张静在研究员刘占锋的指导下,依托鼎湖山和鹤山的植被恢复/演替

“973”项目“森林草地固碳”课题启动

  刚刚闭幕的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又一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会议中,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不管谈判的进展情况如何,我们自己要在国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是负责任的。”中国又一项为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而设立的研究课题、“

土壤修复进入“标准驱动”新阶段

  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不过,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我国首次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出炉,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总体并不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依然

生育期和施氮对水稻根际沉积碳的微生物利用机制

  根际沉积过程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易于利用的碳源和能源,其在生态系统中调节土壤碳和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碳的固定作用产生强烈影响。水稻根际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在微生物群落中的分配以及氮肥对该过程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研究稻田土壤中水稻根际碳氮循环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节有利于科

分子生态学词汇固定指数

中文名称:固定指数英文名称:fixation index定  义:衡量种群中基因型实际频率是否偏离遗传平衡理论比例的指标。一般用符号“F”表示。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分子生态学(二级学科)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是植被变化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参与者,在土壤质量改善、植物生产力调节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等分布模式及构建过程(确定或随机组装)是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关键参数。深入了解植被变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可提高对微生物

“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及其调控”项目启动

  3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荣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国家973项目“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及其调控”在北京启动。该项目将通过数值模拟和趋势预测构建不同生物气候带植物固沙模式,提出人工植被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关于氮循环的氮的相关介绍

  氮(N)是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一种重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其主要来源有径流输入、大气沉降和生物固氮。天然湿地中N的迁移和转化主要发生在湿地演替带,演替带是生物地球化学活动比较强烈的缓冲区,常被视为湿地的N源、N汇和N转化器。演替带中N衰减主要是通过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湿地植被吸收等方

生育期和施氮对水稻根际沉积碳的微生物利用机制获进展

  根际沉积过程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易于利用的碳源和能源,其在生态系统中调节土壤碳和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碳的固定作用产生强烈影响。水稻根际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在微生物群落中的分配以及氮肥对该过程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研究稻田土壤中水稻根际碳氮循环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节有利于科学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等研究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是植被变化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参与者,在土壤质量改善、植物生产力调节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等分布模式及构建过程(确定或随机组装)是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关键参数。深入了解植被变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可提高对微

中科院亚热带所水稻根际沉积碳微生物利用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所研究人员发现了水稻根际沉积碳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的周转特征,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土壤科学杂志》上。  根际沉积过程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易于利用的碳源和能源,其在生态系统中调节土壤碳和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碳的固定作用产生强烈影响。水稻根际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

华南植物园对播种乡土植物种子改造人工林研究获新发现

  我国华南地区存在大量的人工林,由于缺乏乡土树种而停滞于演替早期阶段,进而导致这些人工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低。   为了加快这类人工林的演替进展,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恢复领域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王俊博士在导师任海研究员的指导下,以桉树林、乡土树种混交林、豆科树混交林、针叶混交林

成都生物所高海拔采伐迹地土壤性质演变研究取得进展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森林分布集中,过去几十年(1970-1998)一直是森林采伐的重要对象,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皆伐迹地,地跨川西北、青海南部以及藏东北地区。而高山森林在维持源区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有效保护高山森林,加快

成都山地所在山地土壤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获进展

  磷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作为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山地因其独特的地貌、地质、气候等因素,其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化及健康稳定越来越受到磷的生物有效供给的限制和影响。山地系统磷生物有效供给取决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然而目前对山地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征和驱动机制研究仍处于初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