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解开糖尿病药物抗癌之谜

数年来,一类被称作为双胍类的抗糖尿病药物证实与某些抗癌特性有关联。一些回顾性研究表明,广泛应用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可以使某些癌症患者受益。尽管存在这一有趣的关联,人们一直以来却并不清楚二甲双胍是如何发挥它的抗癌效应的,更重要的是它会在哪些患者中发挥这一效应。 现在,来自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始解开这一谜团,确定了一条使得癌细胞能够在低葡萄糖环境中存活的重要线粒体信号通路。通过寻找这一信号通路发生缺陷或是葡萄糖利用受损的癌细胞,科学家们可以预测哪些肿瘤将会对已知抑制这一线粒体信号通路的抗糖尿病药物敏感。这项研究工作在线发表在本周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为了研究癌细胞在癌性肿瘤低葡萄糖环境中生存的机制,Whitehead研究所成员David Sabatini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人员Kıvanç Birsoy和Richard Possemato,开发了一种环绕细胞不断循环低营养物培养基的......阅读全文

2018年糖尿病专题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Nature:利用细胞替换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进展!胞外基质组分决定着胰腺祖细胞的命运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破坏胰腺中产

高血糖会导致每个β细胞每秒泄漏10万个ATP分子

  人类关于糖尿病的最早记载,始于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  虽然在接下来的3500多年里,糖尿病从可怕的绝症变成了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于糖尿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依然知之甚少。  也正是这份无知,让人类对糖尿病少了几分敬畏。  瑞典隆德大学Albert Salehi团队发表在著名期

用糖尿病患者干细胞成功制备β细胞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用1型糖尿病患者来源的干细胞,制备了胰岛素分泌细胞——β细胞,从而指出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来治疗糖尿病。这项研究于5月10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制造出自己的胰岛素,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来控

The Lancet:糖尿病的多面性

         糖尿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比目前所假定的细分为1型和2型更为复杂。1型和2型糖尿病代表了糖尿病范围的两个极端,它们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遗传倾向增加了该疾病的易感性,但是环境的快速改变(如生活方式)则最可能是导致这

癌细胞有多坏?Cell子刊揭示:“抢夺”健康细胞能量的罪名

  癌细胞很狡猾,善于伪装且分裂、转移能力强。为支撑其无节制扩增的野心,癌细胞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那么,癌细胞如何获得葡萄糖呢?最新一篇研究揭示:癌细胞类似于“寄生虫”——削弱正常细胞消耗葡萄糖的能力,从而抢夺更多的葡萄糖“为己所用”。  9月27日,《Cancer Cell》期刊在线发表了这一篇

人工β细胞智能调节血糖水平 有望引领糖尿病治疗新方式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UNC)和北卡州立大学(NCSU)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顾臻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人造β细胞,可以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释放胰岛素。  治疗1型糖尿病和某些2型糖尿病需要长期进行痛苦和频繁的胰岛素注射或使用机械的胰岛素泵。相比于这两种方式,来自顾臻团队的人造β细胞是一种更有利于

研究人员利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抗击糖尿病

  糖尿病正在逐渐成为现代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每1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而且根据最新的公开数据,这种疾病病是2016年160万人死亡的直接原因。自那以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与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一起指定为全球卫生当局要处理的四大重点非传染性疾病。 

清华大学取得世界级突破性研究成果 饿死癌细胞或成可能

颜宁(左)指导研究组成员邓东做实验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结构模型  核心阅读  6月5日,清华大学宣布: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该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

Cell Metabolism:阻断VDAC1 可助力2型糖尿病药物开发

  在近日的一项临床前实验中,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通过阻断蛋白质VDAC1,可以恢复患者正常功能,助力2型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不仅如此,该研究小组还发现了VDAC1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以及二甲双胍如何通过影响VDAC1发挥效用的。  研究结果以“Preserving Insulin Secre

二甲双胍、老年痴呆都与它有关!

  在近日的一项临床前实验中,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通过阻断蛋白质VDAC1,可以恢复患者正常功能,助力2型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不仅如此,该研究小组还发现了VDAC1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以及二甲双胍如何通过影响VDAC1发挥效用的。  DOI: https://doi.org/10.1016/j

PNAS:血糖又高了?来,整点G3PP

  来自蒙特利尔大学医院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酶能够阻止过多的葡萄糖对机体多个器官造成的毒性损伤。这种叫做3-磷酸甘油磷酸酶(G3PP)的分子在调节细胞对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发现G3PP能够去除过剩的葡萄糖对细胞造成的毒性,这一发现或将指引肥胖及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法的开

Cell子刊:糖尿病是少数β细胞所致

  最近,有研究首次证明了β细胞“中心(hubs)”在胰腺中的显著作用,从而表明糖尿病可能是由于少数特殊细胞的故障导致的,而不是所有β细胞的行为。  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和光药理学(photopharmacological)打靶,来精确地确定胰岛素分泌所需的细胞起了什么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

蛋白质组标杆大牛揭示糖尿病新机制还得从这类修饰入手

  原文:   Phosphoproteomics Reveals the GSK3-PDX1 Axis as a Key Pathogenic Signaling Node in Diabetic Islets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met

Cell子刊 蛋白质组标杆大牛揭示糖尿病新机制还得从这类

  关键词:磷酸化蛋白质组、蛋白质组、II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   原文:   Phosphoproteomics Reveals the GSK3-PDX1 Axis as a Key Pathogenic Signaling Node in Diabetic Islets   原文链接:

绘制出β细胞分化图谱有望治疗糖尿病

  胰腺中的胰岛包含有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和分泌胰高血糖素的α细胞,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两种特殊的激素,其能协同作用来调节机体血糖水平, β细胞的破坏和功能异常会导致糖尿病发生,目前并没有疗法能够阻断糖尿病进展及其严重的血管并发症。胰岛移植通常能够让机体血糖水平正常数年时间,且能阻断糖尿病次级并发生

近期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一览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代谢疾病,发病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以及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一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最近在糖尿病的研究与药物研发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解析出一种B类G蛋白偶联受体全长结构,有助开发出新的2型糖尿病药物doi:10.1038/na

干细胞:糖尿病治疗的希望?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于2009年发布的数据,全世界目前约有3000万I型糖尿病患者。I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产胰岛素细胞,因而一旦停止注射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干细胞联合药物治疗促β细胞增殖   目前,美国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研究发现胰岛B细胞的“防护罩”,糖尿病治疗出现新选择!

  人类胰腺中的胰岛b产生和释放胰岛素以调节血糖水平。在b细胞中特异性产生的胰岛素用于促使细胞摄取在血液中循环的葡萄糖。因此,胰岛素释放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在糖尿病中,这个周期由于b细胞的过早死亡而被破坏。与国际研究团队合作,MedUni维也纳脑部研究中心分子神经科学系的Katarzyna Ma

Diabetes:抗衰老基因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近日,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抗衰老基因Klotho能够抑制β细胞凋亡, 而异常的细胞凋亡是造成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合成胰岛素的β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这项研究对于1型糖尿病治疗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

【盘点】2016年5月份生物谷推荐的干细胞研究

  即将过去的5月份,有哪些重大的干细胞研究或发现呢?生物谷小编梳理了一下这个月生物谷报道的干细胞方面的新闻,供大家阅读。  1. 重磅!日本科学家首次利用皮肤细胞恢复病人视力  日本研究人员报道了他们首次成功地将来自一名女性患者皮肤细胞经重编后产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

鼻腔凝胶有望终结胰岛素注射

  糖尿病患者可能再也无须注射胰岛素了。预计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多达4.4亿人。但是到那时,糖尿病患者可能再也无须注射胰岛素了,因为英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一天只需使用一次的糖尿病鼻腔凝胶。  桑德兰大学的Hamde Nazar博士领导的团队开展了此项研究,旨在使需要注

研究发现产生胰岛素的新细胞,治愈糖尿病新希望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死亡,而且无法被取代,没有这些β细胞死亡,身体也就失去了控制血糖的能力。日前,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再生β细胞的新途径,深刻理解了糖尿病以及健康新陈代谢背后的机制。  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糖尿病管理以及治疗的不断进步,但是我们还是

Nature Medicine:掌控细胞生死的miRNA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研究人员在β细胞中对microRNA开展研究时,发现了一种对压力下细胞死亡起关键作用的microRNA。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18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祸患之一,糖尿病病例每年都在上升。全球已有超过3.8

Nature Medicine:掌控细胞生死的miRNA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研究人员在β细胞中对microRNA开展研究时,发现了一种对压力下细胞死亡起关键作用的microRNA。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18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祸患之一,糖尿病病例每年都在上升。全球已有超过3.8

Nature遗传学:1、2型糖尿病本是同根生?

  当机体无法有效降低血糖的时候,糖尿病就会悄然发生。这种疾病是隐藏的健康杀手。世界上每11名成年人就有一人患糖尿病,但只有一半的人被诊断出来。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T1D)是因为免疫系统杀死了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2型糖尿病(T2D)是因为代谢紊乱阻碍了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如果不及时加以

2014年糖尿病药物现状与研发趋势分析

  近年来,在糖尿病新药开发领域,从胰岛素的新剂型,到降糖药的新作用机制(如GLP-1类似物,DPP-IV 抑制剂和SGLT-2 抑制剂等),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本专题就对这些新进展进行梳理和展望。  之一:胰岛素新药研发:寻求剂型突破  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抑

清华颜宁教授本月连发Nature、Science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她们利用脂质立方相结晶法和微聚焦X射线衍射法,揭示出了葡萄糖转运蛋白识别及转运配体的分子基础。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1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清华大学的颜宁(Nieng Ya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2007年作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的颜宁受聘于清华大学医

清华颜宁教授本月连发Nature、Science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她们利用脂质立方相结晶法和微聚焦X射线衍射法,揭示出了葡萄糖转运蛋白识别及转运配体的分子基础。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1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颜宁(Nieng Ya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2007年作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的颜宁受聘于清华大

人类干细胞揭示糖尿病β细胞衰竭机制

  来自纽约干细胞基金会(NYSCF)的科学家生产出来自一种罕见类型糖尿病——Wolfram综合症——的患者皮肤样本中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然后,他们从这些iPS细胞中得到了胰岛素产生细胞(β细胞),构建了人糖尿病的体外模型。接下来,他们指出,由于蛋白质折叠——或者内质网(ER)——应激,β

What? Cell论文也被“怼”了?青蒿素治糖尿病--有待商榷

  提起前两年诺贝尔得主屠呦呦和青嵩素大家都熟悉,最近青嵩素又着实火了一把,但这次火却不是因为屠呦呦,而是因为大家都熟悉的一种病——糖尿病,早在去年Cell曾发表过一篇关于糖尿病的重磅成果:青蒿素能够实现α细胞向β细胞的转变,对糖尿病的治疗很有帮助。然而,最近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却得不出这样的结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