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cellhostmicrobe:疟疾免疫疗法新靶点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仍是世界上严重的疾病之一。尽管临床上刺激抗疟原虫免疫反应是通过虫体的不断刺激引发,然而最终的免疫反应强度却并不显著。许多研究表明对抗血液中的疟原虫需要活化的T,B细胞,然而T细胞表面的免疫调节分子对于抗疟原虫反应的作用却仍不清楚。 之前的研究发现了疟原虫的感染能够引发免疫抑制分子的表达,比如PD-1,从而抑制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活性。然而不同于免疫抑制分子,免疫共刺激因子在疟原虫慢性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清楚。同样,共刺激因子与抑制因子信号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也尚待研究。 在共刺激分子中,有一类叫做OX-40的膜蛋白受体具有重要的作用。OX-40是TNFR超家族的一员,它在T细胞接受MHC-抗原复合体刺激之后会暂时性地表达在T细胞表面。OX-40的信号能够促进T细胞的存活,效应T细胞的分化以及调节T细胞的超敏效应等。 最近,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健康科学中心的Noah S. Butler课题......阅读全文

一文读懂中国科学家陈小平如何用疟原虫治愈晚期癌症!

  2019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因为在大家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陈小平用疟原虫感染治愈晚期癌症的伟大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让这个春节更加热闹非凡。  就在今天,2019年2月9日CCTV1《新闻30分》节目向全球宣布了陈小平科学研究团队的重大发明《疟原虫感染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

世界疟疾日——零疟疾从我开始 | 盘点疟疾研究最新进展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五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一旦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它们先在肝脏中增殖,随后侵入红细胞,在那里,它们导致所有的疟疾症状。疟疾能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影响

抗疟疾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的抗疟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Science:重大突破!根治疟疾有戏!选择性抑制PfCLK3蛋白可杀死处于各个发育阶段的疟原虫  doi:10.1126/science.aau1682.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

血细胞分析仪散点图异常对疟疾诊断的应用价值

  疟疾是热带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分布遍及全球。疟疾的确诊取决于疟原虫的找到与否,显微镜血涂片观察对查找疟原虫至关重要。现在各家医院自动化血液分析仪的应用普及,大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检验工作者也忽视了血液的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由于血涂片显微镜镜检复查率减少或者对分析仪分析过程中出现的

一种对疟原虫传播到蚊媒起关键作用的调节性蛋白

  最近,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作为主要的基因调控因子调节疟原虫有性阶段雌雄细胞发育(这种有性阶段的疟原虫称为配子体)的调节性蛋白,该发现揭示了长久以来困扰疟原虫生物学界的一个秘密,其发现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蛋白,我们称之为AP2-G,是激活一系列启动配子体发育的基因所必须的,而配

科学家研究发现:患疟疾可抑制肺癌生长转移

  广州科学家正利用疟原虫作为载体开发治疗性肺癌疫苗   疟疾可通过激活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疟疾能让荷瘤的机体长期保存肿瘤特异性免疫记忆。广州科学家在肺癌的治疗研究上跨出可喜一步。   本报讯 广州科学家的研究

一种特殊的人类蛋白竟能帮助疟原虫感染宿主机体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引发疟疾的疟原虫或会依赖一种人类肝细胞蛋白来发育感染人类机体的红细胞并引发疾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靶向作用这种名为CXCR4的人类蛋白或有望阻断疟原虫的生命

用疟原虫杀死癌细胞 以病克病打开治癌另一扇窗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楼一个实验室的存储间里,放着10多个足有半人高的液氮罐。罐里放置着一排排试管架,每根试管中“沉睡”着成千上万条让普通人避之不及的疟疾病原体——疟原虫。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研究员陈小平笑着说,自己30多年来都在跟疟原虫打交道,天天研究和观察疟原虫,已经看出了“感情

新进展!通过特异性噬血细胞的分化治疗免疫并发症

  2019年1月11号,由弗吉尼亚梅森(BRI)贝纳罗亚研究所的杰西卡·哈默曼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此研究发现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细胞类型及其与危及生命的联系病毒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并发症。发表在《科学》 杂志上的该研究小组的发现,可能会导致全身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疟疾和川崎病以及狼疮患儿致命形

蚊子传播那么多疾病,自己怎么没事?

  地球上杀人最多的动物是什么?是蚊子。这并非危言耸听。蚊子每天造成的死亡人数比鲨鱼100年来杀死的人还要多。  蚊子的危险,在于它们是出色的疾病“中介”。在叮咬吸血的同时,它们可能把体内携带的致病寄生虫或病毒传给人类。世界范围内,蚊子传播的疾病非常多,包括疟疾、登革热、脑炎、丝虫病、寨卡、黄热病、

ACS Nano:新纳米模拟技术可阻断疟疾

  疟原虫可以入侵人类的红细胞并且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近日来自巴塞尔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以“哄骗”疟原虫模拟人类细胞膜的微型纳米结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该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治疗疟疾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新型疗法和疫苗。  研究者Wolfgang Meier表示,利用纳米模拟

再立新功的巴斯德方案——疟疾预防

  疟疾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是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每年在非洲地区有80%的青少年死于疟疾,死亡人数接近100万。虽然近年来疟疾的致死率有所下降,但我们还需要开展更多工作来挽救这些孩子的生命。Seder最近报道了一种通过静脉接种的减毒疟原虫新疫苗,该疫苗取得了非常好的预防效果,这让我

青蒿素:抗击疟疾的“中国神药”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举世瞩目。那么,青蒿素到底是什么药物?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维识别为疟原虫感染检测加速

近日,“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体外诊断技术产品开发重大项目课题支持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京发布,由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公司等研究人员,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疟原虫感染上取得进展,研究人员在国内首次利用红细胞异常粒子确定红细胞感染,从而提示疟原虫感染风险的技术,

Science子刊:科学家揭示肝脏免疫细胞的秘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科学家在一项可以帮助开发疟疾疫苗的研究中追踪了免疫细胞并发现了一个关键分子可以帮助免疫细胞识别并杀伤感染肝脏的微生物。  疟疾是一种蚊媒传染病,每年会杀死约500000人,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南太平洋的热带国家。  研究第一作者、ANU约翰科廷医学研究学院的Hayl

PCR Array产品介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功能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功能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是机体免疫应答发生和完成的必须条件。趋化因子是一类控制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控制着各种免疫细胞在循环系统和组织器官间定向迁移, 使之到达感染、创伤和异常增殖部位, 执行清

新研究首次揭秘疟疾成因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现在,德国汉堡伯恩哈德·诺奇热带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解密了人类患疟疾的原因。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找到能够拦截疟原虫的方法或药物。 德国的研究人员运用活体成像技术在被感染小鼠的肝脏中追踪疟原虫的游走路线。他们发现,疟原虫可以杀

疟疾细胞图谱,极大加快疟疾研究和疗法开发

  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因子,是具有不同形态发育阶段的单细胞生物,每个阶段都专门生活在极其不同的环境和宿主细胞类型中。这种形态多样性的基础是对它的紧凑基因组的严格调控,不过大约40%基因的功能仍然未知,这阻碍了有效药物和疫苗开发的速度。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允许构建发育过程、细胞多样性

疟原虫感染小鼠血浆外泌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6月26日,自然出版集团系列期刊Oncogensi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Exosomes from Plasmodium-infected hosts inhibit tumor angiogenesis in a murine Lewis lu

12月Nature杂志不得不看的重磅级亮点研究

  时光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匆匆划过,不知不觉12月份即将结束,在即将过去的12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ure:重磅!科学家成功揭开多重耐药细菌躲避机体狙杀的伪装策略  doi:10.1038/s41586-018-0730-x

陈小平团队发现疟原虫感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全新的长非编码RNA(lncRNA F63)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2基因,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在此

自我还是他者:我们该如何定义寄生虫?

  据国外媒体报道,杰里·科因(Jerry Coyne)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从事了多年种群和演化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发表在各种学术和行业期刊上,并出版了多本著作,如2009年的《演化为什么是真的》(Why Evolution Is True)。这些著作使他成为了演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权

免疫调节性B细胞在控制脑疟发生中的作用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苏钟研究组采用小鼠疟疾模型开展的研究结果表明,疟原虫感染后小鼠脾脏细胞中可分泌IL-10的调节性B细胞显著增高;细胞转输实验证实,调节性B细胞可显著抑制疟原虫感染后NK和CD8+ T细胞在脑组织募集,抑制脑组织微血管出血性病理变化,并显著降低疟疾感染小鼠的

苏钟小组新研究有助阐明脑疟发病机理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悉,该院苏钟研究组采用小鼠疟疾模型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免疫调节性B细胞在控制脑疟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欧洲免疫学杂志》。  据介绍,疟疾是全球三大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被疟原虫感染后引发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严重贫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和

疟原虫感染引起血细胞分析仪散点图异常2例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29岁,自述在非洲从事木材生意,回国省亲,间歇性发热一周,出现寒战、发热、出汗、咳嗽、咳痰伴头痛。体格检查: 体温37.8℃,血压125/84mmHg,心率111次/分,律齐,神志清,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聚焦国内外研究进展 2018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3月23日,2018(第三届)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在上海中兴和泰酒店召开,本届会议主题围绕外泌体的基础研究、外泌体与疾病诊断以及外泌体分离与检测的技术,邀请了业内专家和青年学者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吸引了行业内近200位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研究与技术人员参加。2018

广州生物院发现疟疾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病毒储存库的清除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研究组在对疟疾和艾滋病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建立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疟原虫共感染的恒河猴模型,以模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疟原虫的共感染。基于该动物模型的研究,研究组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提下,疟疾感染有利于SIV病毒储存库的清除,并初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疟疾感染有利艾滋病毒库清除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带领团队,在疟疾和艾滋病相互关系研究中,发现疟疾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病毒储存库的清除。相关成果于12月9日发表在《逆转录病毒学》杂志上。  据介绍,陈小平等建立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疟原虫共感染的恒河猴模型,模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疟原虫的共感染

绘测疟原虫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转录物组

   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创建了第一个全面且具高分辨率的致疟寄生虫在其整个复杂生命周期中的转录图谱:疟疾细胞图谱。该研究的结果揭示了该寄生虫基因功能和调控的新线索,它同时也为研究涉及多种疟原虫物种的致疟寄生虫以及新药研发和抗感染策略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可开放性获取的新型参考数据集。疟

Cell Rep:疟疾是这样发生的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研究揭示了疟原虫如何引发机体的炎性反应,相关研究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疟原虫如何破坏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为后期科学家们通过增强机体关键的免疫力来开发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自沃尔特与伊丽莎-霍尔研究所(Walter and 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