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当发生某些疾病波及到神经系统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将发生相应变化。 1.增高:饱餐或注射葡萄糖后、脑出血、脑外伤影响到脑干、糖尿病、脑肿瘤、脑水肿等。 2.降低: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隐球菌性脑膜炎,脑部恶性肿瘤、神经梅毒、低血糖等。病毒性脑膜炎时含量正常,此点可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阅读全文

脑脊液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当发生某些疾病波及到神经系统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将发生相应变化。  1.增高:饱餐或注射葡萄糖后、脑出血、脑外伤影响到脑干、糖尿病、脑肿瘤、脑水肿等。  2.降低: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隐球菌性脑膜炎,脑部恶性肿瘤、神经梅毒、低血糖等。病毒性脑膜炎时含量正常,此点可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

脑脊液糖测定的概述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主要由脑室中的脉络丛所分泌,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用:①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②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③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④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脑脊液-糖

脑脊液生化糖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增高:见于感染性脑膜炎,脑脓肿,脊髓痨,脑血栓,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蛛网膜下出血,脑瘤出血及脑外伤等。 脑脊液蛋白降低:见于甲亢及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脑脊液糖测定的标本采集

  脑脊液可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穿刺后应由医师做压力测定,压力测定完成后,将脑脊液收集于无菌试管中。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的临床意义和参考值

化验介绍:脑脊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它相当于血糖的60%左右。当发生某些疾病波及到神经系统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将发生相应变化。临床意义: (1)增多:多见于尿毒症、脑肿瘤,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水肿、糖尿病等。(2)减少: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脓肿、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的临床意义和参考值

化验介绍:脑脊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它相当于血糖的60%左右。当发生某些疾病波及到神经系统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将发生相应变化。临床意义: (1)增多:多见于尿毒症、脑肿瘤,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水肿、糖尿病等。(2)减少: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脓肿、

血清、脑脊液葡萄糖的测定

  干扰因素  严重脂血、严重溶血、高胆红素、高尿酸、抗坏血酸,肌酐、EDTA可能干扰测定。  质量控制  每批测定都使用贝克曼公司(与相应仪器配套的质控品)质控品做质量控制,且每天做二个水平的质控。  分析范围:  当样本∶试剂为1∶30时,血清、脑脊液:0.3-38.8mmol/L,超出此范围应

脑脊液糖测定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受检查者应停止服用一切药物,并保持合理的饮食和作息。  2.脑脊液收集好后,必须立即送检。如果放置过久,脑脊液中葡萄糖会分解,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脑脊液葡萄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1)葡萄糖减低: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②脑寄生虫病等;③脑肿瘤;④神经梅毒;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2)葡萄糖增高:①新生儿及早产儿;②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③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脑脊液;④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⑤急性颅脑外伤、中毒

脑脊液葡萄糖检测临床意义

(1)葡萄糖减低: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②脑寄生虫病等;③脑肿瘤;④神经梅毒;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2)葡萄糖增高:①新生儿及早产儿;②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③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脑脊液;④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⑤急性颅脑外伤、中毒

脑脊液葡萄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葡萄糖减低:  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  ②脑寄生虫病等;  ③脑肿瘤;  ④神经梅毒;  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  (2)葡萄糖增高:  ①新生儿及早产儿;  ②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③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脑脊液; 

脑脊液葡萄糖检测有哪些临床意义?

(1)葡萄糖减低: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②脑寄生虫病等;③脑肿瘤;④神经梅毒;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2)葡萄糖增高:①新生儿及早产儿;②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③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脑脊液;④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⑤急性颅脑外伤、中毒

脑脊液葡萄糖检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1)葡萄糖减低: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②脑寄生虫病等;③脑肿瘤;④神经梅毒;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2)葡萄糖增高:①新生儿及早产儿;②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③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脑脊液;④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⑤急性颅脑外伤、中毒

脑脊液葡萄糖检测都有哪些临床意义?

(1)葡萄糖减低: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②脑寄生虫病等;③脑肿瘤;④神经梅毒;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2)葡萄糖增高:①新生儿及早产儿;②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③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脑脊液;④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⑤急性颅脑外伤、中毒

脑脊液葡萄糖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脑脊液葡萄糖正常值: 婴儿3.9-5.0mmol/L;  儿童2.8-4.5mmol/L;  成人3.6-4.5mmol/L。脑脊液葡萄糖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轻度或者中度减少:  梅毒、脑膜多发性恶性肿瘤转移  显著减少:  脑膜炎(细菌性、结核性、新形隐球菌)  需要检测的人群:  出现颈部

脑脊液谷氨酰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的谷氨酰胺是由脑组织中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游离氨,经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催化所产生。肝功严重低下,合成尿素能力下降,血氨升高,导致脑氨增加,因而脑脊液中谷氨酰胺的含量随之明显升高。所以,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不仅可反映脑组织的氨代谢,也可辅助观察肝昏迷的疗效和预后。试验多采用硫酸加热水解法比

木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试验阳性,木糖排出达25%以下,提示肾功能异常,可作详细检查。  Sprue短肠综合征由于吸收面积减少所致吸收不良而呈低值。  胰腺、肝、胆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时结果正常。  盲襻综合征时其排出量亦可降低。  结合服药前及服药后2h时各抽血2ml所测血糖值,如结果尿中木糖排出量下降,

简述脑脊液氯化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脑脊液氯化物含量测定是脑脊液的常规检查方法。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时,脑脊液中氯化物浓度可发生改变,故通过检测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增高: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心衰、浆液性脑膜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等。  2.降低:化脓性、流行性、霉菌性及结核性脑膜炎、呕吐、

脑脊液萄糖检测原理

  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大约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与血糖浓度、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有关。脑脊液葡萄糖检验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定量法。

脑脊液葡萄糖介绍

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

脑脊液Ig测定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在生理情况下,血中免疫球蛋白通过血脑屏障(BBB)而进入CSF内。IgG较易通过BBB,而IgM难以通过。所以IgG、IgA、IgM在CSF中的浓度依次递减。当脑组织或脑膜有病变时,导致血脑屏障发生破坏,通透性增加。  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白蛋白商值(QALB),即测定CSF中白蛋白(Albcsf

葡萄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葡萄糖测定常用的两种方法中,葡萄糖氧化酶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操作简便,是血糖测定的常规检验方法,也可用于脑脊液葡萄糖浓度测定;己糖激酶法为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推荐的参考方法,其结果不受轻度溶血、黄疸、肝素等因素干扰,可用于尿糖定量检测。不同样本的葡萄糖测定可为相关疾

脑脊液葡萄糖的检测原理

  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大约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与血糖浓度、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有关。  脑脊液葡萄糖检验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定量法。

脑脊液葡萄糖检测的原理

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大约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与血糖浓度、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有关。脑脊液葡萄糖检验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定量法。

脑脊液葡萄糖的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大约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与血糖浓度、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有关。脑脊液葡萄糖检验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定量法。

木糖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异常结果:  试验阳性,木糖排出达25%以下,提示肾功能异常,可作详细检查。  Sprue短肠综合征由于吸收面积减少所致吸收不良而呈低值。  胰腺、肝、胆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时结果正常。  盲襻综合征时其排出量亦可降低。  结合服药前及服药后2h时各抽血2ml所测血糖值,如结果尿中木糖排出量下降,

血清葡萄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高血糖:某些生理因素(如情绪紧张,饭后1-2 小时)及静注射肾上腺素后可引起血糖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粮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某些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机能亢进症、肾上腺机能亢进症等。颅内出血,颅外伤等也引起血糖 增高。

血清、脑脊液葡萄糖的测定的局限性及干扰因素

  方法的局限性及干扰因素:   严重脂血、严重溶血、高胆红素、高尿酸、抗坏血酸,肌酐、EDTA可能干扰测定。   质量控制   每批测定都使用贝克曼公司质控品做质量控制,且每天做二个水平的质控。(具体详见生化室内质控SOP)   分析范围:   当样本∶试剂为1∶30时,血清、脑脊液:0.3-38

脑脊液的测定方法

  氯化物测定  1、增高: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浆液性脑膜炎及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  2、减低:见于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细葡性脑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病毒性脑炎、脑脓肿、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脑炎、脑肿瘤等,氯化物含量稍低或无显著变化。  酶学测定  1、ALT、AS

脑脊液的压力测定

  初压  穿刺后测得的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成人为0.78-1.96kPa(80-200mm水柱),婴儿有为儿童为0.39-0.98kPa(40-100mm水柱),新生儿为0.098-0.14kPa(10—14mm水柱)。  观测初压时应注意脑脊液液面有无呼吸性搏动(随呼吸产生0.098-0.1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