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皮下裂头蚴病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2 岁。20 d 前患者剑突下不明原因出 现皮下结节,约“鹌鹑蛋”大小,伴轻微瘙痒,无红 肿、疼痛、破溃,曾于当地医院诊断“脂肪瘤”,未予 处理,后感皮下结节逐渐增多,遂就诊于本院门诊。 患者病来无畏寒、发热、心慌、胸闷等不适,追问病 史,患者曾于发病 2 个月前煮食“牛蛙”。体检: 智 力及身体发育未见异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 肤科情况: 剑突下皮肤皮下可扪及数个约“鹌鹑蛋” 大小肿物,边界清楚,不易活动,未与皮肤粘连,无触 痛、破溃、渗出。实验室检查: 头颅 CT、胸部 CT 平扫 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不齐; 腹部彩超: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未见明显异常声像。二便常 规、生化全套、凝血全套、丙肝抗体、乙肝五项、艾滋 及梅毒未见异常,PDD 试验阴性,血常规: 嗜酸性粒 细胞百分比 12. 70%、淋巴细胞数 3. 99 × 109 /L、嗜 酸性粒细胞 0.......阅读全文

皮下裂头蚴病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2 岁。20 d 前患者剑突下不明原因出 现皮下结节,约“鹌鹑蛋”大小,伴轻微瘙痒,无红 肿、疼痛、破溃,曾于当地医院诊断“脂肪瘤”,未予 处理,后感皮下结节逐渐增多,遂就诊于本院门诊。 患者病来无畏寒、发热、心慌、胸闷等不适,追问病 史,患者曾于发病 2 个月前煮食“牛

儿童裂头蚴脑病1例影像特征分析

 1.临床资料 患儿男,7岁,口角歪斜5年余,抽搐2次入院。于2018年7月12日转入本院住院治疗。患儿2013年10月曾因发热在当地住院,期间出现口角歪斜,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好转后出院。2015年8月因抽搐1次到本院门诊行MRI检查,首次发现颅脑异常。5年来间断予康复训练治疗,现可自行行走,

小心吃进寄生虫

  当你听到“某某吃牛蛙火锅感染,脑中取出10厘米寄生虫”这种消息时,很可能觉得是谣言,其实不然,吃牛蛙的确有感染寄生虫的危险。另外,容易感染寄生虫的食材还有黄鳝、鱼类等。    牛蛙——裂头蚴感染    不正确地食用蛙类、蛇类,形如喝蛇血,吞蛇胆,吃凉拌蛇皮,或者误饮了被带虫剑水蚤污染的水,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病例分析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摔倒时左膝部着地并拉伤右大腿后内侧,伤时即感右大腿酸胀、疼痛以及左膝部疼痛,3d后门诊就诊,医师详细查体并仔细阅片后以“右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于2020年12月7日收入院治疗。入院查体:患者右大腿后内侧酸胀无力,自觉异物感,行起立动作时酸胀症状加重,右大腿伸直活动略受限;

食品污染有关的寄生虫

  一、总的概念  寄生虫在食品中或食品表面不能生长和繁殖,其繁殖时需要特定的宿主或一类宿主。  基于以上论述,只有当有特殊生活史存在时才能发生寄生虫传染到新宿主(消费者)  基于以上论述第二点,用于微生物方面的增菌技术在分析寄生虫时通常是无效的。  许多寄生虫的感染量很低。  寄生虫的潜伏期较长(

裂头绦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 寄生于人体的裂头绦虫有迭宫属和裂头属,其形态和生活史基本相似,孟氏迭宫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类动物,偶尔也寄生于人。阔节裂头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犬

裂头绦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 寄生于人体的裂头绦虫有迭宫属和裂头属,其形态和生活史基本相似,孟氏迭宫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类动物,偶尔也寄生于人。阔节裂头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犬

膝关节皮下软组织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病例分析

横纹肌肉瘤(RMS)是一种多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恶性肿瘤,也可以起源于一些原本并没有横纹肌的组织或器官,例如膀胱、子宫等。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PRMS)是一种好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高度恶性肿瘤,是横纹肌肉瘤的亚型中最少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四肢的深部软组织,皮下软组织更少见,因其发病

Tessier 6号裂伴双牙列诊治病例分析

面斜裂是先天性面裂畸形中的一种,在所有面裂中约占0.075%~0.54%,非常罕见,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目前面斜裂的分类主要采用Tessier分类法:根据临床观察以眼眶为中心将颅面裂分为0~14型。 在Tessier分类中面斜裂涉及4号、5号、6号裂隙,本文就临床发现的1例Tessier 6

超声诊断胎儿闭合性脊柱裂并脊髓拴系病例分析

病例孕妇,33岁,孕1产0,自然受孕,无孕期不良因素,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唐氏筛查低风险。孕22+5周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示:宫内单活胎,超声生物学测量符合孕周,胎儿颅内结构、颜面部、胸腹部脏器、四肢及胎儿附属物均未见明显异常。胎儿脊柱双光带呈串珠样排列规则,曲度尚自然,椎管内示脊髓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