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众科学》评出2016年度十大创新人物

近日,《大众科学》杂志再次从美国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中,评选出本年度最具创新型思维的10大年轻面孔。 斯达兹•噶哥:保护硬件免遭黑客破坏 芯片包含一系列功能模块,每个模块执行特定任务,中心模块会控制模块间的数据传送。黑客们伪装成工人潜伏到工厂,向芯片刷入一些恶意固件,日后就会控制或毁坏植入该芯片的各种设备。 纽约大学34岁的噶哥开发出对抗硬件黑客们的战略新方法:将芯片的不同模块随机分散到不同工厂生产,黑客无法获得包含所有模块的完整芯片,“潜入”计划无法实施。现在,波音等大型公司已开始利用该技术保护芯片安全。 丹妮尔•巴塞特:开创神经科学新领域 神经科学研究的传统思路是,研究大脑不同区域的特定功能,不将大脑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而宾夕法尼亚大学34岁的神经科学家巴塞特对这个传统思维提出了挑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网络神经科学。她认为,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脑区集合体,每个大脑都是一个动态的神经元网络,因此内......阅读全文

汪小京:21世纪中国计算神经科学展望

计算神经科学:影响广泛的前沿科学  无论是简单的知觉、行动,还是复杂的情感、思维、学习、决策,都来自于我们的大脑。大脑是最复杂的生物器官,也是最神秘的“计算机”。即使今天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Nebulae今年排名世界第二),在重要的智能方面也不及人脑。了解大脑的生物学原理,包括从遗传基

重磅: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出炉(含全名单)!

高曙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李玉霞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黑晓军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范平志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刘彦奎河北大学计算机科学时小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张小红陕西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伍世虔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张田昊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王绪柱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唐小虎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王瀚

神经科学会成为人工智能“超进化”的关键吗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这个问题一度引发全民热议。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提“智”,但是这不代表它真的很聪明。相反,很多时候它还很傻很天真,仍然需要向人脑学习。  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希蒙·厄尔曼发文表示,相信神经科学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助力。那么,人工智能和神经

2018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1899人,清北浙前3

排序学者姓名单位名称学术领域81许梓荣浙江大学农业和生物科学82任东首都师范大学农业和生物科学83贾继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和生物科学84陈少良北京林业大学农业和生物科学85严小军宁波大学农业和生物科学86陈受宜中国科学院农业和生物科学87袁建平中山大学农业和生物科学88刘东华天津师范大学农业和生物科

探讨神经科学独特的伦理 为神经科学创新者提供平台

脑电图图纸也许会读出人的意识”、“脑机接口技术可能使个人的行为被他人操纵”、“人造大脑的发明可能取代人类的角色”……这些形形色色的言论道出了人们对于神经科学的道德和伦理担忧。澎湃新闻专访了神经伦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就神经科学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2018年9月6日至7日,以“推动负责任创新

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不著袈衣亦如来

  魂牵梦萦:还一个多年的心愿   蒲慕明是美籍华裔科学家,但他却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这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和现任所长,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对中国科学的发展,做了最真诚、最实质、也是最为具体的工作。   大陆出生,台湾长大,美国留学,又回到中国来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医药领域中心第一期“百进千”活动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 年 5月 7 日,由生物医药领域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百家重点实验室进千家企业”(以下简称“百进千”)——走进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

鲁白:新药源自创新 创新源于人才 人才源于教育

  2010年,中国葛兰素史克研究中心推出一年一度的“葛兰素史克科学创新日”活动,设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神经科学卓越奖和明日之星三大奖项,奖励在中国和新加坡做出原创性研究的科学家。5月28日,公司将在上海举行隆重颁奖礼,获奖者将分别获得10万元、5万元和5000元奖金及精致奖章。   中国葛

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香港科技大学6月22日正式成立“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推动分子神经科学研究,探索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治疗。这是香港科大成立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科大22日为该实验室举行揭幕仪式。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署长王荣珍在仪式上说,创新科技是香港六大优势

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开幕

   11月6日,由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细胞出版社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系列活动——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开幕。会议以“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为主题,邀请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该领域的卓越科学家,就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两个领域的全球最新科研进展,及其交叉演

学科交叉让人类更好“了解自己”

  3月8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了《人工智能的认知神经基础白皮书》。该白皮书总结了过去一年间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计算科学交叉前沿领域的一些重要探索和发现,以期更好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沟通的平台和桥梁。 一直以来,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计算科学分别从不同的路径探索智

“灵长类体细胞克隆猴”科研团队先进事迹

  “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不懈努力,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该项成果于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在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  当天,《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中央媒

蒲慕明获2016年度Gruber神经科学奖

  美国时间6月7日,Gruber基金会宣布2016年度Gruber神经科学奖将授予世界知名科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生物学荣誉教授蒲慕明,以表彰他在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   据悉,该奖项将于11月13号在

人类大脑:穷人家的孩子,大脑发育会落后?

  在贫穷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呢?神经生物学家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生活贫困的孩子的大脑与普通人差别最明显的部位是海马体以及大脑前额叶。  3D透视图中,蓝色区域为海马体,红色和黄色区域为大脑前额叶。  认知神经生物学家玛莎·法拉赫(Martha Farah)之所以对大脑的早期发育

“中中”和“华华”来了!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诞生记

  拔根汗毛,吹口气,就能变出一大堆小猴子。如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这项绝活,真的成为了现实。“中中”和“华华”  最近,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出生的两个猕猴宝宝“萌”化了所有人,它们时而一起嬉笑打闹,时而依偎着自己心爱的“Hello Kitty”毛绒玩具,时而瞪着大大的眼睛

2011年默克密理博亚洲生物高峰论坛于上海隆重开幕

  2011年默克密理博亚洲生物高峰论坛于上海隆重开幕  神经科学前沿:从干细胞到系统生物学  2011年11月4日中国上海  -由默克密理博主办、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合办、丁香园协办的“2011年默克密理博亚洲生物高峰论坛(上海站)”在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隆重举行。与往届不同,此次论坛首次

余山:从脑网络到人工智能——类脑计算的机遇与挑战

  2016年3月,AlphaGo与职业围棋选手的对局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计算机在一个公认的非常复杂的计算与智力任务中,打败了人类的顶尖选手,靠的是类人脑的智能吗?从系统的结构看,AlphaGo结合了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与蒙特卡洛模拟[1]。广义的说,深度神经网络是类脑的计算形式,而蒙特卡

独特视角:从物理智能到微波视觉(二)

2006年,Hinton提出的“贪婪算法”训练多层自编码器引领了一批专家去研究深度神经网络,包括LeCun和Bengio等。深度神经网络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笔者认为其最核心算法改进在于采用了一类简化的激活函数,即规则化线性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由图3可

201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结果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建议名单,现将有关建议名单予以公布,同时在中国科学院院网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评审结果如有异议,应以书面

叶玉如院士Nature子刊新文章

  来自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rkB phosphorylation by Cdk5 is required for activity-dependent structural plasticity and spatial memory”的文章,证实了C

“海南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1月12日上午,“海南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海南医学院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四楼举行,标志着海南医学院对外合作方面又取得一重要成果。第四军医大学梁球琚脑研究中心李云庆教授、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廖小平教授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陈志斌副院长,以及易西南、马志健、李崎等科研处、教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邹志刚等11位大陆学者当选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选名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5位学者当选TWAS院士,其中11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此外,2018年TWAS九个科学奖项获奖者中有2位来自中国大陆。  2018年新当选TWAS院士的11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分别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挑战 人类智能并非独一无二

  认为人类独一无二的观点遭到了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挑战。   在最近的几个世纪中,科学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人类自身的观念。哥白尼将人类从宇宙中心的神坛请了下来;达尔文也否认了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如今,不论是面对国际象棋大师,还是在“危机边缘”(Jeopardy)节目中,计算机已

北师大教授刘超:道德认知脑机制研究的探索者

刘超  有这么一个年轻的学者,他曾经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可在研究生阶段却中途改道,选择做一名心理学者。最终,他找到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在认知神经科学这一交叉领域不断作出成果。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超。  近年来,刘超屡次获得国家社科重大、国家重点研发

研究表明压力也会传染

  卡尔加里大学生理学与药理学教授贾德普·S·贝恩斯(左)与本篇论文第一作者、该实验室博士后托妮-李·斯特利(右)在实验室里。  设想一下,周末下午你心情尚好,正晒着太阳看着花草发呆,你的好朋友阴沉着脸走过来,向你诉说了刚刚遭遇的不爽之事。你试图安慰他,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  这时,你可能还没

张香桐:70岁时,他仍亲手做实验

中国神经科学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院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中科院上海脑研究所的创办人张香桐先生,终于走完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11月4日下午3时4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的病室里,这位百岁院士安详地闭上了双眼。闻此噩耗,记者即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办公室取得联系,随后采访了两位跟随张先生多年、并在神经科

免疫细胞化学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化学的发展对许多领域的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尤为突出。本章 仅就免疫细胞化学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一、确定神经递质的性质、定性和分布  早期的神经科学工作者应用传统的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法如甲基蓝染色法、镀银染色法等对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做了大量

中科院杜久林和浙江大学李晓明获CNS-CST杰出神经科学奖

  近日,为了促进中国神经科学的发展,奖励杰出的科研人员,激励青年研究人员积极投身神经科学研究,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与赛信通(上海)生物试剂有限公司(CST中国公司)共同设立了CNS-CST杰出神经科学家奖(CNS-CST Outstanding Neuroscientist Award)。该奖每两年评

干货满满!罗氏公布最新研发布局

  今日,罗氏(Roche)公司举行了的“罗氏医药日”(Roche Pharma Day)活动。这是罗氏公司每年一度向投资者阐明公司未来研发重点,更新研发管线后期项目最新进展,以及介绍该公司热点项目的重要投资者活动。在本年度的“罗氏医药日”上,罗氏的高管们不但介绍了研发管线的最新进展,而且分享了对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