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19 11:38 原文链接: NEJM:广谱抗癌新靶点

  来自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SCI)的研究人员在最具侵袭性的肝癌中,鉴别出了一个已知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基因,由此开始积极地寻找能够阻断其活性的药物。

  这一称作为SALL4的基因,赋予了干细胞持续分化的能力,使得它们不会转变为成熟细胞。通常情况下,细胞只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SALL4,而在几乎所有的急性髓性白血病以及10-30%的肝癌、肺癌、胃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中,这一基因再度表达,强有力地表明了它在肿瘤形成中起作用。

  在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一项新研究中,两个哈佛干细胞研究所附属实验室证实,在小鼠肝肿瘤中敲除SALL4基因,或是用小分子抑制剂干扰它的蛋白质产物活性,都可以治疗癌症。

  哈佛干细胞研究所血液疾病项目负责人、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实验室主任Daniel Tenen 说“我们的研究论文针对的是肝癌,但对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许多许多的癌症,这一结果有可能也是真实的。SALL4是一个标记物,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小分子药物来阻断SALL4的功能,我们或许还可以预测哪些患者易对治疗起反应。”

  研究一个转录因子的治疗潜力在癌症研究领域并非是一件寻常的事情。由于难以开发出可以安全干扰遗传靶点的药物,研究人员通常都会避开转录因子。大多数的癌症研究人员都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放在激酶上。

  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探究了SALL4基因的基础生物学,由此揭示出了在癌细胞中干扰其活性的另一种方法。SALL4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可引起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关闭,由此导致细胞失控性分裂。利用这一认识,研究人员证实用类药分子来靶向SALL4蛋白,可以终止肿瘤生长。Tenen 说:“制药公司通常判定,一个靶点如果既不是一种激酶,也不是一种细胞表面分子,那么它就是‘无药可及’的。对于我而言,如果说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那作为一名生物医学科学家无疑是在给自己设限。”

  今年早些时候,Tenen的合著者、哈佛干细胞研究所附属机构成员、哈佛医学院Brigham妇女医院助理教授Li Chai,在《血液》(Bloo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报告称证实一种SALL4抑制剂在白血病细胞中显示出类似的治疗潜力。

  Li Chai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处取得血液样本,用干扰SALL4蛋白活性的抑制剂来治疗白血病细胞,随后将血液回输到小鼠体内。结果小鼠体内相同的癌症逐渐地消退。

  Li Chai说:“能够站在这类新药开发的前沿,我感到非常的兴奋。作为一名临床科学家,如果我能够找到一类对正常组织具有非常低毒性的新药,我的患者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Li Chai和Tenen现正与哈佛干细胞研究所执行委员会成员Lee Rubin,以及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James Bradner展开合作,致力克服药物开发存在的技术挑战,并证实SALL4干扰治疗其他癌症的潜力。

  Tenen说:“我认为作为学术机构,我们寻求制药公司的参与,是因为他们能够比我们更好地完成这类事情。但是,作为一名专业学者,我想去追查制药公司不会触及的一些重要的生物靶点——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谁还会呢?”

相关文章

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唤醒”沉默的基因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遗传发育所克隆出小麦新型广谱抗白粉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病害之一。当前,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主要任务。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

基因编辑一针“剪”血,助力角膜新生血管治疗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教授雷和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王勤美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VEGFA基因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家蚕表达外源丝蛋白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NASNexus在线发表了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授谭安江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构建多种家蚕丝腺表达体系,实现了蜘蛛和袋蛾丝蛋白等在家蚕内的......

8年恋爱、4篇论文,他们为科研“吵了无数次”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配文为“这一秒钟科学不重要”。配图则为一篇新上线论文截图,她和丈夫薛瑞栋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情人节,这个系列的朋友圈再次“更新”。此次的配图为一篇Natu......

基因编辑技术揭开海洋硅藻密度感知的谜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揭示了海洋硅藻对种群密度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杂志》上。陆地和海洋中的动物会通过......

基因组系统解析工具开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包振民团队开发国际首个整合宏观/微观进化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的综合分析工具(PanSyn,https://github.com/yhw32......

遗传发育所揭示水稻RNA识别结构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系统。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筛选OsEI......

Brain:科学家识别出参与阿尔兹海默病中神经元易感性发生的关键基因

神经变性疾病早期阶段的特征是离散脑细胞群中蛋白质的积累以及这些脑细胞的退化,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这种选择性的易感性模式是无法解释的,但其对于病理性机制或许能提供重要的见解。阿尔兹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