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16 15:51 原文链接: Nature解析水平基因转移

  尽管在许多真核生物中是突变和有性繁殖驱动了遗传创新,对于生命中独特的单细胞领域:古细菌和细菌而言,水平基因转移是获得新性状的一种关键机制。

  水平基因转移, 又称横向基因转移, 指不同于常规的由亲代到子代的垂直基因传递, 能跨越种间隔离, 在亲缘关系或远或近的生物有机体间进行的遗传信息转移. 通过将新基因导入现有的基因组, 水平基因转移能帮助受体生物绕过通过点突变和重组创造新基因的缓慢过程, 从而加速基因组的革新和进化。

  通过对2.5万个古细菌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人员证实从细菌处获得的一些基因似乎在形成古细菌的主要类群中起重要作用。这项发表在10月15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还表明了遗传物质从细菌转移至古细菌比从古细菌转移至细菌常见5倍。

  论文的共同作者、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分子进化研究所的William Martin说:“我们往往认为进化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推进,点点滴滴的点突变沿着不同的谱系累积,促成了分化和一些新的物种。传统的系统发生研究是根据编码核糖体RNA和其他基础功能的通用基因,但这些只代表了微生物基因组的1%。我们一直在检测其余的99%,并且我们发现了一些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

  在分析的古细菌基因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在细菌基因组中具有同系物,在13个古细菌目中遗传输入的系统发生密切反映了古细菌特异性基因的系统发生,表明每个目的产生都与基因获得相一致。“对于古细菌的每一个分支来说,获得大量的细菌基因似乎是导致各个进化枝分离与特化的关键事件,“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从事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Eugene Koonin(未参与该研究)说。

  Martin研究小组第一次应用这种分析方法证实了,嗜盐古菌群的产生与获得1000多种细菌基因相一致,赋予了古细菌有氧呼吸的能力。在发表于 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的一项分析研究中,他们曾计算了1,500个基因家族的系统树。而当前的研究构建了25,000个古细菌基因家族的系统树,被认为计算更为密集。

  尤其是,种系发生揭示在产甲烷古菌(methanogenic archaea)中有83%的细菌基因导入。产甲烷古菌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古细菌群,具有简单的代谢——在存在氢气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厌氧还原为甲烷。

  Koonin说,尽管统计测试支持了在古细菌谱系形成的时候它们突然地拾起了大群的细菌基因,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来确证这一结论。而Martin研究小组分析的39%的遗传输入都与代谢有关则强化了这一观点。

  尽管这些结果还要接受进一步的调查,其对于科学家们理解微生物的早期进化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关文章

鸟儿唱歌为何差异这么大

图为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理查德湾以西的灌木丛中拍摄到的一只红额钟声拟鴷。图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亚东北部保护区拍摄的一只黄额钟声拟鴷。图片来源:AlexKirschel/《自然·通讯》科技日报北京4......

科学家研发国际首个整合宏微观基因组综合分析工具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和教授王师团队在基因组系统解析工具开发方向取得重要进展。据悉,团队开发出国际首个......

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唤醒”沉默的基因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遗传发育所克隆出小麦新型广谱抗白粉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病害之一。当前,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主要任务。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

基因编辑一针“剪”血,助力角膜新生血管治疗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教授雷和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王勤美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VEGFA基因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家蚕表达外源丝蛋白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NASNexus在线发表了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授谭安江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构建多种家蚕丝腺表达体系,实现了蜘蛛和袋蛾丝蛋白等在家蚕内的......

8年恋爱、4篇论文,他们为科研“吵了无数次”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配文为“这一秒钟科学不重要”。配图则为一篇新上线论文截图,她和丈夫薛瑞栋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情人节,这个系列的朋友圈再次“更新”。此次的配图为一篇Natu......

基因编辑技术揭开海洋硅藻密度感知的谜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揭示了海洋硅藻对种群密度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杂志》上。陆地和海洋中的动物会通过......

基因组系统解析工具开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包振民团队开发国际首个整合宏观/微观进化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的综合分析工具(PanSyn,https://github.com/yhw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