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2 14:16 原文链接: SciRep:蝙蝠的叫声有什么意义?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蝙蝠叫声中传达的信息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其中包括在群体中向某一个个体打招呼,或参与一个火热的讨论等等。这表明蝙蝠可能具有与海豚一样的信息传递能力。

  研究者们通过分析不同的埃及水果蝙蝠的叫声,能够区分蝙蝠正在传达的信号内容,以及它们所表达的同意或不同意的观点。

  "埃及水果蝙蝠是高度依赖社交的物种之一,它们往往成百上千地倒挂在树上或岩洞中,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不了解其中的原因"。

  为了研究蝙蝠叫声背后的意义,研究者们记录了22只蝙蝠75天内的声音与录像。通过相关软件处理,他们能够成功分析得到15000种不同的声音。

  这一分析手段同时能够将不同的声音与其对应的社交活动联系起来,其中60%的声音都发生于以下四类情况:食物争夺,睡眠位置的抢夺,交配活动争夺以及与同类过近等等。

  然而,研究者们同时也发现蝙蝠个体之间也能够发生交流,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他们能够改变其音调的高低。这一现象在不同性别之间尤为明显。

  这一现象的发现使得埃及水果蝙蝠成为与海豚、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一样的高级社交类动物。不过,研究者们认为这一现象具有进化学上的解释。在黑暗的山洞中,视觉变得不再重要,而话语则成为传递信号的重要工具。

  虽然该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但结果十分令人意外。研究者们计划进一步研究清楚蝙蝠区分不同类型讯号的机制。这一机制可能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物种中。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相关文章

科学家揭示东非蝙蝠与啮齿动物的多种新型病毒

蝙蝠和啮齿动物更是在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均与其密切相关。在“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由于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相对薄弱,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面临重大挑战。了......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抗癌蝙蝠

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刘振牵头的课题组发现一种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蝙蝠是哺乳动物中适应性演......

Cell:我国科学家在几种小型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病毒跨物种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

复旦大学最新Cell

蝙蝠、啮齿动物和鼩鼱是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来源。然而,病毒在它们之间的进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2023年9月20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Hosttraitsshape......

从“人畜共患病项目”看人类基因组的独特之美

从两克重的大黄蜂蝙蝠(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到重达数吨的鲸鱼,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6000多种哺乳动物差异很大。在过去的1亿年里,它们几乎适应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环境。现在,“人畜共患病项目”已对现存24......

Nature:蝙蝠生境变化促使人畜共患病毒的出现

人畜共患病外溢是指一种病原体从动物传播至人类,一般需要通过某种中间宿主。亨德拉病毒便是其中一种,这是一种通过蝙蝠传播的病毒,主要感染大型果蝠(澳大利亚狐蝠)。亨德拉病毒不会导致蝙蝠死亡,但能传播给马,......

《自然》:蝙蝠生境变化或促使人畜共患病毒出现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警告称,科研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与土地利用的变化或促进了病原体从蝙蝠溢出到其他动物。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对采集自澳大利亚的数据开展的一项分析......

担忧从蝙蝠中分离出的丝状病毒LLOV有潜力感染人类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匈牙利佩奇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从匈牙利施赖伯蝙蝠(Schreiber'sbat)中分离出Lloviu病毒(LLOV),鉴于LLOV与埃博拉病毒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这......

回声定位起源于被发现

回声定位何时以及如何在蝙蝠中起源与演化的问题,长期以来是个“谜一样的存在”。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学科组结合一系列进化分析、功能实验以及转基因小鼠的生理检测,......

蝙蝠病毒传播新进展,这种机制能加速传播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促进病毒传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牵头的联合团队研究发现:蝙蝠通过其唾液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