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SDO探测器拍摄到日食

2010年10月20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公布了SDO探测器拍摄到的日食画面。10月7日,围绕地球运行的月亮从探测器与太阳之间经过,这一刻正好被SDO记录了下来。 今年2月起,美国宇航局推出了太阳动力学观测站,利用SDO探测器观测太阳活动以及太阳磁活动对地球和太阳系的影响。 ......阅读全文

美国宇航局SDO探测器拍摄到日食

  2010年10月20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公布了SDO探测器拍摄到的日食画面。10月7日,围绕地球运行的月亮从探测器与太阳之间经过,这一刻正好被SDO记录了下来。  今年2月起,美国宇航局推出了太阳动力学观测站,利用SDO探测器观测太阳活动以及太阳磁活动对地球和太阳系

国家天文台利用SDO数据在冕洞边界上发现磁重联证据

SDO观测到的冕洞边界上磁重联的证据——日冕喷流  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是美国宇航局(NASA)“与恒星共存”计划的第一个探测任务,是未来十年太阳物理研究的基础观测仪器。SDO对太阳大气进行全天候的成像观测,具有全日面、多波

日食照片显示太阳背景下月球崎岖山脉

这是一幅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拍摄的图片,月球恰好经过太阳面前。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这是一张由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拍摄的图片。仔细观察,可以察觉到太阳背景下月球表面崎岖的山脉。  5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3:28(北京时间16:28)。从SDO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揭示太阳微爆发的特征和机制

  随着观测能力的不断提高,太阳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微观爆发现象越来越成为科学家竞相追逐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些微爆发与困扰太阳物理界的日冕加热、高能粒子辐射、太阳风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密切相关,他们包括纳耀斑、微暗条爆发、日冕喷流以及最近引起热议的"营火"(campfires)现象等微小太阳爆发。最近由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揭示太阳微爆发的特征和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321.shtm   随着观测能力的不断提高,太阳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微观爆发现象越来越成为科学家竞相追逐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些微爆发与困扰太阳物理界的日冕加热、高能粒子辐射、太阳风起源等重大科学问

美宇航局公布太阳爆发及日冕雨壮观影像(图)

日冕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上周,美国宇航局负责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以下简称SDO)项目的科学家公布了最令人吃惊的太阳影像,这些影像是此前任何人都未曾见到过的。现在,他们又公布了一段有关太阳爆发以及日冕雨的影像。   宇航局华盛顿总部的里卡・古哈萨库

地球阴影致成像失真-太阳照片像木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最新拍摄的图像上,地球的阴影导致了成像失真,太阳看上去就像是放大版的木星。这张“木阳图”(太阳和木星合成的产物)是一张合成图,拍摄采用了多种颜色的滤光片,并叠加了黑白两色的磁力图,拍摄时机是太阳刚刚准备从黑暗中移出的时候。太阳表面类

美SOHO探测器拍摄到彗星冲入太阳毁灭场景

  SOHO探测器目睹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冲向太阳的场景。但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它出来。这颗彗星可能属于克鲁兹彗星族,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塞吉•谢帕科夫最先发现。  这张SOHO探测器拍摄的图像显示在彗星冲入太阳之前的一瞬间,太阳表面发生一起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大量太阳物质被抛入太空

“太阳活动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团组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太阳活动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团组在太阳耀斑触发机制的研究中取得进展,为光球剪切运动触发耀斑以及磁内爆猜想提供了崭新且有力的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太阳耀斑,以及日冕物质抛射和暗条

科学家观测到耀斑磁重联的重要证据

  7月14日,在线出版的Nature Physics发表了苏杨博士等人的最新观测研究成果:他们利用美国的太阳动力学探测卫星(SDO)和太阳高能像谱卫星(RHESSI)的同时观测,对 2011年8月17日一个C级耀斑进行了多波段综合研究,首次详细展示了太阳耀斑发生时磁重联过程的细节。   

“夸父一号”首批太阳观测科学图像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58.shtm 2022年12月13日上午,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图像新闻发布会在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本次发布对外公布了“夸父一号”自2

NASA公布太阳北半球耀斑爆发图像

      据英国媒体8月2日报道,各国天文台近日观测到太阳表面发生剧烈的太阳风暴,科学家预测,携带大量带电粒子的太阳风预计于8月4日抵达地球,在两极产生强烈的极光现象。  图为8月3日,NASA公布了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1日通过极紫外线相机拍摄到的太阳北半球耀斑爆发,耀斑下

太阳环形耀斑及其相关活动研究获进展

  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中短时间内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环形耀斑(CRF:circular-ribbon flare)是TRACE太阳探测器于2009年发现的一种特殊耀斑,通常由一个圆形或椭圆形亮带和内部致密的亮带组成,具有特殊的磁拓扑结构。日冕暗化(coronal dimming)则是与太阳耀斑爆发相

NASA利用观测卫星展示不同波长下五彩缤纷太阳

  如果用普通相机给太阳拍照,都会得到一张熟悉的图像:一个淡黄的毫无特色的圆盘;但如果用专门的地面或太空观测卫星来观察,情况就大大不同。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3日报道,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利用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选择了10种不同波长,用先进成像组仪(AIA)生成了五颜

美卫星拍摄太阳部分被地球阴影遮挡景象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机恰逢太阳逐渐沉入地球阴影之中,半个日面已经被遮挡。   北京时间4月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这看上去有点科幻,但却是真实的太阳照片。这是由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拍摄的太阳被地球阴影部分阻挡的情景。   图像中可以看到太阳的下部被地

新疆天文台在M级边缘耀斑日冕磁环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沈金花博士通过运用SDO/AIA紫外和RHESSI X射线观测数据,对2011年2月24日M 6.6级边缘耀斑的耀斑环和外围日冕磁环的动力学进行分析,首次区别了二者的动力学过程,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ApJ上。  研究发现,耀斑环是直接与耀斑爆发过程中磁重联过程相关。耀

云南天文台发现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的物理机制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太阳物质来源以及传输过程的重要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该项工作主

检测精子的突变可评估后代患自闭症的风险

  通常认为,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与遗传和环境有密切联系,但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Nature Medicine》最新一篇研究表明,ASD与仅出现在孩子身上的新突变(de novo mutations,DNMs)有关,同时,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针对精子特异

太阳将进活跃期-科学家探讨应对太阳风暴

  据外国媒体报道,太阳将进入活跃期,随之出现的太阳风暴将会对地球产生恶劣影响。美国科学家近日聚在一起探讨对策,保护地球卫星和其他重要系统免受太阳风暴的袭击。  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SPI:协议基础(一)

本节继续讲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中的另外一个串行通信接口-SPI。相比于UART串口协议,SPI又有着其独特之处。简介SPI(全称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

研究人员在太阳黑子半影形成和衰退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博士李巧玲、研究员闫晓理等人,在太阳活动区12673黑子半影的形成与消失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于12月3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成熟的太阳黑子一般由中心的暗核(本影)及外围稍亮的

云南天文台在太阳黑子衰退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合作,首次对α型太阳黑子的衰变过程开展统计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局部强磁场区,黑子和黑子群衰退过程也是太阳大气局部磁场的演化过程

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公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团队发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目前该数据集已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数据网站免费共享。  地表覆盖分布是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评估及地理国情监测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信息。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和计算机存储与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尺度中

国家天文台等发现并命名太阳黑子中的亮墙结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磁场与磁活动团组副研究员杨书红等人与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共同综合利用云南抚仙湖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及太阳界面层成像光谱仪(IRIS)的数据,首次发现了黑子亮桥上的垂直振荡亮结构,并将其命名为“亮墙(light wall)”。该研

日食形成过程

  由于地球轨道与月球轨道有一个5度的夹角,在特定的时间月球会运行至一个特別的位置,令太阳、月球及地球连成一线,这时月球刚好遮掩了太阳的光球,这样便形成一次日食。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   初亏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

科学家基于新真空太阳望远镜观测到色球活动新现象

  基于我国一米口径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杨书红、张军、李晓红与云南天文台刘忠、向永源合作发现太阳大气中的一种新现象:色球炮弹。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天文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Yang et al. 2019,

太阳活动周交替时期活动区螺度观测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选址与日冕观测研究团组副教授刘继宏、研究员刘煜等,利用SDO/SHARPs矢量磁场观测资料,对24与25太阳活动周交替时期两年时间内观测到的85个活动区的螺度和倾角开展了详细统计研究,发现多数样本活动区遵守螺度符号半球规则,而螺度和倾角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该工作是首

“夸父一号”发布首批太阳观测科学图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69.shtm 12月13日上午,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发布首批科学图像。 “夸父一号”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三台有效载荷已在轨运行两个月。此次公布的首批图像

“夸父一号”发布首批太阳观测科学图像

  12月13日上午,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发布首批科学图像。  “夸父一号”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三台有效载荷已在轨运行两个月。此次公布的首批图像正是两个月间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  两个月来,“夸父一号”已经实现多项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三台有

数百万幅图像迫使科学家寻找储存数据新方法

  对于生物和物理学界的研究人员来说,“图像过剩”的挑战正日益成为一大负担。  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每天会收集1.5兆兆字节关于太阳活动的数据。  随着果蝇幼虫在视频中向前蠕动,呈裂纹状的神经活动快速传导至其半毫米长的身体。当它向后蠕动时,“波浪”朝另一个方向起伏。这段在YouTube上被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