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新:“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博士,留美11年从事科学研究,2005年回国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海洋;海洋强国之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近。我们从事海洋研究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和信心,在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今天我将分四个方面来谈海洋。 谈“碳排放”与气候变暖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更直接,“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从这个角度讲,把海洋列为国家整个大的发展战略,既是民族复兴之路,也是时代之所需。我们常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风雨的故乡,是气候的调节器,是资源的宝库,是交通的要道等等,但今天看海洋......阅读全文

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分论坛在青岛开幕

  9月18日,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以“发展海洋立体观测,助力海洋强国战略”为主题,旨在凝聚全球海洋科技、人才、学术和产业资源,打造世界性海洋学术交流高端平台,助力海洋科学技术长足发展。  该论坛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崂山实验室、山东省科学

西沙海洋环境观测站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0年12月29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其中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建设的西沙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西沙站)榜上有名。至此,包括广东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内,南海海洋所共有

我国首套基于海洋观测站的海底有缆观测系统布放成功

  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与防灾减灾中心近日在营口白沙湾海洋观测站和无人机基地附近海域布放了我国第一套基于海洋观测站的海底有缆观测系统,经过布放、安装和调试,目前系统稳定运行。  据了解,辽宁省所辖辽东湾海域冬季冰情严重,传统的海洋环境观测手段面临许多实际困难。海底有缆观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岸基控制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主观测浮标和潜标系统完成全面维护

    日前,项目组对布放在大连獐子岛海域的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5套观测浮标系统进行了第七次全面维护,并对布放于海底的座底式组合潜标系统进行了姿态和数据验证。  本次观测浮标系统维护工作重点是对通讯系统、部分观测设备进行检修,对锚系连接部件进行安全检查。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

海洋大会召开-促进海洋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在2017年“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由斐济和瑞典共同主办、为期5天的联合国首次“海洋大会”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会议呼吁国际社会改变思考和行动方式,扭转海洋衰退的趋势,推动建立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探寻“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的有效解决方案。  海洋在消除贫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

新研究揭示海洋气候平均态对比证实全球海洋升温

  全球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积聚热能并将热量从热带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径向热输送,是维持地球系统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海洋由于比热容比较大,对大气层的变化反应较为缓慢,也调节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海洋气候平均态是物理海洋研究和海洋模式初始化、地球化学和生物应用

中国将研发船载无人机海洋观测系统

  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部获悉,在海上移动观测平台及组网应用技术领域,中国将开展波浪滑翔器无人自主观测系统、远程复合动力快速无人艇监测系统、船载无人机海洋观测系统、自主航行潜水器组网观测关键技术、便携式无缆剖面监测仪及其组网技术等研发。   该部最新发布的,对上述研发项目予以具体

中俄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9月21日,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俄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挂牌成立。该中心是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加深背景下成立的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平台,标志着中俄海洋科技领域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中俄

蓝碳: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方案

日前,一场聚焦亚太地区蓝碳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13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什么是“蓝碳”?近年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科学家研究蓝碳?它和低碳经济有何联系?我国的蓝碳研发现状又如何?记者采访了与会专家。海水中的“空气净化器”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发

吴立新:“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博士,留美11年从事科学研究,2005年回国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

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ACOS)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的建设目标 在全球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GCOS)和中国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CCOS)框架下,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指导,在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天气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特点,以及为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求前提下,针对目前气候观测系统的缺陷,以西北地区现有气候观测系统为基础

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主控器功能介绍

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是用于测定田间各环境参数的一款多功能仪器,该款仪器最多可以测定11个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露点、光照强度、光量子、CO2浓度、风速、风向、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份、大气压强、土壤PH值、EC电导率。如此功能齐全的仪器,简直可称作一个小型自动气象站。小型自动气象站通过多个传感器,任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出台对地观测战略

  近日,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出台该部的对地观测战略(DECC Earth Observation Strategy),希望通过对地观测,以各种方式包括在地球或海洋表面、海洋之下以及在大气层内的高度测量地球系统,形成长期的时间序列数据,“感知” 地球的变化,确保一些措施不被延误,如保护野生动

我国首次全球高空基准气候站观测试验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71.shtm

美将发射地球观测卫星测量气候变化因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将发射一颗新技术装备的地球观测卫星,旨在研究太阳和大气中被称为气溶胶的微小颗粒如何影响地球气候。气溶胶是了解地球气候系统过程中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据环境新闻服务(ENS)网报道,这颗名为“辉煌”号的观测卫星计划于2月23日清晨搭载轨道科

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成立

  在9月6日举行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由我国7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充分发挥空间对地观测的优势和潜力,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和科技支撑。  这7家单位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

我国海洋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启动

近日,我国海洋科学领域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在青岛正式启动。该项目将研制一种更先进的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可实现对2000米以下深海观测,帮助我国加快实现“透明海洋”、更好开发利用海洋的目标。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青岛

我国海洋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启动

  近日,我国海洋科学领域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在青岛正式启动。该项目将研制一种更先进的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可实现对2000米以下深海观测,帮助我国加快实现“透明海洋”、更好开发利用海洋的目标。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吴立新院士:中国需要建设“透明海洋”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是关乎国家资源、环境、气候和国防安全的核心战略海区,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这一海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信息,预测未来特定时期内海洋环境、气候及资源的变化,实现海洋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使海洋成为“透明海洋”, 是建设海洋

人工气候箱的发展优势

  过去人们的研究关于气候都是自然界中进行的,客观存在的因素比较多,自热影响因素就是比较难于控制,相比较因为科技的发展进步发明的人工气候培养箱有什么不一样的特征呢?  自然界中进行气候研究的局限性:  1、周期长对于整个研究来说的话,一些年或多年生的植物,某些的生长和发育周期一年或多年,直接在自然界

吴立新: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科技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他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涵盖牵涉的领域众多,需要把气候、环境、资源等结合起来进行研

加快突破海洋气象关键核心技术

  “除中国近海外,几乎所有大型全球海洋观测都是西方主导,我国对全球海洋的观测能力严重不足,这是我们向海洋强国和气象现代化迈进的一个卡脖子问题。”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战略研讨会上表示。  海洋对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海气界面之间的

海洋所专家出席未来10年全球海洋观测框架计划工作组会议

  日前,未来10年全球海洋观测框架计划工作组会议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员代表国际海洋观测联盟(全球海洋观测联盟-POGO)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是未来10年全球海洋观测框架计划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参会科学家代表各个国际组织,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

丁一汇院士:南海海区气象观测空白亟待填补

   南海是北半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灾害以及海洋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渔业、交通和海上石油勘探等活动影响重大。  “面对南海海上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需求,南海海洋气象设施仍显不足,大片海区气象观测几乎是空白,亟待进一步加强气象设施建设。”针对南海气象观

中法海洋卫星明年上天-将实现同步观测风浪

  记者7日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中国与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上天,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图片来源网络  中法海洋卫星中方科学组组长、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同时介绍,“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及海洋二号B、C卫星在内的9颗海洋

中法海洋卫星明年上天-将实现同步观测风浪

  记者7日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中国与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上天,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 图片来源网络   中法海洋卫星中方科学组组长、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同时介绍,“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及海洋二号B、C卫

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观测平台在斯里兰卡启用

  中国科学院中斯联合科教中心设在斯里兰卡的海洋科技综合试验观测平台9月27日正式启用,这是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常规研究与科教融合办公场所。  启用仪式27日在位于斯里兰卡南部城市马特勒的卢胡纳大学举行。平台将建有化学和生物分析实验室等。  卢胡纳大学是斯里兰卡唯一设有海洋科学学院的高校。中科院计划把

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观测平台在斯里兰卡启用

  中国科学院中斯联合科教中心设在斯里兰卡的海洋科技综合试验观测平台27日正式启用,这是中科院首个境外海洋常规研究与科教融合办公场所。  启用仪式27日在位于斯里兰卡南部城市马特勒的卢胡纳大学举行。平台将建有化学和生物分析实验室等。  卢胡纳大学是斯里兰卡唯一设有海洋科学学院的高校。中科院计划把位于

中法海洋卫星发射-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

  北京时间10月29日8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  中国国家航天局、自然资源部介绍说,中法海洋卫星由两国历时13年合作研制完成,中方负责提供卫星平台、海风观测载荷以及发射测控,法方负责提供海浪观测载荷,卫星数据双方共享。

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24.shtm11月16日11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基础级和远征一号S上面级组成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该卫星指标达到国际水色遥感卫星先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