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质地球所利用颗粒流方法研究堆积层斜坡地震动力响应

堆积层斜坡在中国西南与东南地区广泛分布,这些地区都曾经遭受过强烈的内动力或外动力地质作用。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地震,更是诱发了大量的堆积层斜坡失稳,对道路以及构筑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这些失稳的堆积层物质还是泥石流发生的物源。堆积层斜坡及泥石流物源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其主要介质为土石混合体,其形成过程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如构造运动、河流下切、风化作用以及搬运堆积等,多形成于第四纪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地震又往往起到加快这一形成过程的作用。 这种堆积层斜坡内部包含的土石混合体物质组成复杂,包括土体、砂、风化程度不同的块石、砾石等,在材料性质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及非连续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堆积体复杂的内部结构以及高度非连续的材料密度所导致的。堆积斜坡在地震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主要是由于其结构特点、颗粒特点及其之间的接触特性决定的。 离散元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将材料视为非......阅读全文

地质地球所利用颗粒流方法研究堆积层斜坡地震动力响应

  堆积层斜坡在中国西南与东南地区广泛分布,这些地区都曾经遭受过强烈的内动力或外动力地质作用。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地震,更是诱发了大量的堆积层斜坡失稳,对道路以及构筑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这些失稳的堆积层物质还是泥石流发生的物源。堆积层斜坡及泥石流物源对于人民的生命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新方法——水文响应单元

  灾害风险研究是当前国际减灾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此前在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过程中,较少考虑承灾体的暴露性,同时区域尺度的灾害评价单元多采用网格单元、均质单元或行政单元,不能有效反映基本水文过程的综合地貌完整性,对区内孕灾条件的体现也不明显。近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邹强、研究

专家考察认为舟曲泥石流物质多为文县地震诱发

自8月7日甘肃舟曲暴发特大泥石流并导致特大灾情发生后,中科院山地所紧急部署,派出山洪泥石流专家奔赴灾区开展灾情调查。  8月9日和12日,由中科院山地所泥石流研究室主任胡凯衡带队的第一批考察组和由山洪研究室主任陈宁生带队的第二批考察组分别赶到灾害现场,对泥石流最为严重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

兰大方案精准“狙击”西部泥石流

团队在泥石流沟进行现场调查测量 实验平台立面示意图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加上汶川地震后甘肃南部山区整体松动,重大、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开始频频光顾生态脆弱的西部,尤其是甘肃。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金珠团队经过10年研究,完成“甘肃典型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尺度风险评价与防治

成都山地所在泥石流灾害评估研究方面提出新思路

  2017年8月8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突发震级为Ms 7.0的走滑型强震,震源深度为20km(33.20°N, 103.82°E),造成25人遇难。地震诱发数以千计的同震滑坡,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松散固体物源,增大泥石流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在无长期监测数据的情况下,快速准确评估震后次生灾害对

为预见次生灾害提供技术支撑

  8月8日晚,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第一时间,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重大泥石流减灾团队的相关专家先后奔赴灾区,深入进行次生山地灾害调查与评估,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让人们免遭次生灾害威胁  “灾害发生后,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都山地所相关人员介绍。《中国科学报

云南贡山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初步查明

  中新网怒江8月20日电(记者 田洪 张丹)云南省贡山县20日通报称,经过相关专家的考察,初步断定“8.18”云南贡山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滑坡阻断溪沟后溃决形成。  据介绍,今年3月以来,贡山县降雨较往年明显偏多,1至7月降雨量为1711.4毫米,比去年同期多957.

山地所中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根据科技部重点科技合作项目的计划要求,受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乔建平研究员邀请,由日本东京大学东畑郁生教授带队,东京大学、中央开发株式会社专家组成的考察团一行10人,于11月15日至22日来华开展了为期8天的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在此次交流访问中,双方就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遇到泥石流,怎样正确逃跑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大规模灾害性极端气候频发,加之汶川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我国尤其是西南山区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加重趋势。引导民众了解泥石流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提高泥石流防灾意识有助于防治和减缓泥石流所带来的灾害。  ■白露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等险峻地区,因暴雨、

来自科研界的“泥石流”

“网络上有个梗--泥石流(意为画风突变)。您听过这个梗吗?” “没听过。” “不过,研究泥石流的,不是更应该叫作来自科研界的‘泥石流’吗?” “有点道理。” 这是《中国科学报》记者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教授马超的一段对话。作为研究泥石流的学者,马超已经见识过世界多地各种类型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