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多位院士加入爱丁堡皇家学会

3月2日,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公布了2015年度新增院士名单,此次共选举产生了56名院士,包括3名荣誉院士和8名通讯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该学会荣誉院士,南开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研究员当选为其通讯院士(外籍院士)。 白春礼 满族,1953年9月生,辽宁人。博士,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阅读全文

饶子和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

  3月2日,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公布了2015年度新增院士名单。此次共选举产生了56名院士,包括3名荣誉院士和8名通讯院士。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当选该学会通讯院士。饶子和院士  饶子和简历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195

饶子和院士当选IUPAB主席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会(IUPAB)主席。   据悉,长期以来中国人在国科联所属的该类几十个科学组织中任主席实属罕见。

饶子和院士应邀访问大连化物所

  5月28日,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院士应张玉奎院士邀请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访问,并作了题为“蛋白质结构与创新药物”的学术报告。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李灿主持了报告会,张玉奎院士及生物技术部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逾百人到场听取了报告。   饶子和院士的报告不仅回顾了中国蛋白质结构科学的发展历程,还介绍

饶子和院士Nature子刊发表病毒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化合物,初步数据表明它可以阻止一些病毒感染人体。这一新型的抑制剂针对的是一组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尤其是EV71病毒。这组病毒导致了亚洲儿童疾病大流行,仅在中国每年报道就有大约1000万病例。尽管通常症

饶子和院士成为IUPAB首位华人主席

  在日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的第18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接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席一职。饶子和是IUPAB自1961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他的当选极大提升了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影响力,将对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饶子和院士Nature发表病毒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牛津大学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获得了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和空病毒颗粒的高分辨率X射线结构,并基于结构分析结果揭示出了现代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es)的起源。这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10月

饶子和院士发表埃博拉研究重要成果

  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人类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1976年人们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埃博拉河附近首次发现这种病毒。埃博拉病毒去年在西非造成了严重的疫情,截止到2015年4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总感染人数已达26,101人,死亡人数高达10,824人。目前还没有防

饶子和院士最新文章:新型病毒的关键弱点

  著名的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院士,其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是与重要病毒和肿瘤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近期其研究组针对去年源自中东地区,引发多个病例的新型冠状病毒展开了研究,指出这种新型病毒也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冠状病毒是一个能够导致感冒的病毒家族。在SARS发生

饶子和院士:要对基础研究的范畴进行界定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天津市科协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提交了题为《抓紧实施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的大会发言。 饶子和表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给科技领域提出了一个重大命

饶子和院士组PNAS揭示冠状病毒新奥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特聘研究员兼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饶子和与国家蛋白质中心研究员张荣光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新发MERS/SARS冠状病毒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揭示了nsp14–nsp10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阐明了冠状病毒编码校正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