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突破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核心技术

日前,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了解到,由该所研发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创新成果,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十大新闻”。该项成果已在我国环保、化工、矿山等行业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已突破了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核心技术。 据有关方面专家介绍,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以其体积小、检测速度快、准确、便携、可现场直接检测和连续检测等优点,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成为竞相研发的热点项目之一。而我国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研发起步较晚,一些核心技术还受制于国外某些国家,所需传感器几乎依赖进口。为此,不断强化电化学传感器核心技术的突破,尽快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是国内开展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研发较早的单位之一,不仅在该领域有较深厚的科研积累,也具......阅读全文

长春应化所:创新跨越,缔造“黄金十年”

入选中科院2017 年度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的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窑道生产线 历经半个多世纪,1949年9月23日晚从上海北上长春的青年学子们不再年轻,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却被时间洗练出风华。 满载着科学的硕果,沐浴着世纪的朝阳,1998

长春应化所:世纪辉煌,熔铸应化丰碑

技术领先的电子加速器辐照消毒灭菌中心 建立在浙江台州的万吨级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生产装置 建立在浙江海正的年产5000 吨聚乳酸树脂生产线,正在建设年产5 万吨生产线 建立在长春高新北区的高分子水润滑轴承中试基地 建立在山东神驰的稀土异戊橡胶万吨级生产

长春应化所:时代引领,趟出应化新路

 建立在长春高新北区的囊体材料加工基地 2008年开始,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研究在长春应化所启动。经过5年时间探索,研究成果走向中试,并于今年开始工业放大。 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研究的推进,只是十年间长春应化所众多项目当中的一个,但却是长春应化所这十年不平凡历程的缩影。 变革,进步。十年间

长春应化所举办专利知识培训

培训现场   3月16日上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特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中心化学审查室主任、专利审查副研究员、专利审查中心导师级审查员何瑜为科研人员作专利知识讲座。   何瑜就专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专利审批的基本流程、PCT申请的作用和优势、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长春应化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举行学术研讨会

  9月6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举行学术研讨会,特邀所长助理杨小牛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逯乐慧研究员、稀土及钍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廖伍平研究员、生态环境高分子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季生象研究员、陶友华研究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志刚研究员、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

长春应化所研制出震动光谱电化学联用设备

  近日,受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委托,东北先进制造与材料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组织专家,对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晶体生长系统关键单元部件功能开发实现稀土晶体专用、高能效比、可视化功能”和“与振动光谱集成联用的电化学检测模块设计及技术方法开发”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

洪茂椿院士访问长春应化所

参观长春应化所  3月14日至15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洪茂椿院士带领研究所部分管理部门和控股企业负责人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考察。  洪茂椿一行参观了长春应化所科技展馆、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二

我国突破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核心技术

    日前,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了解到,由该所研发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创新成果,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十大新闻”。该项成果已在我国环保、化工、矿山等行业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已突破了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核心技术。     据有关方面专家介绍,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以其体积小、检测速

长春市委书记张志军调研长春应化所

  5月9日下午,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志军就疫情防控、复工复研和项目进展情况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调研。  张志军介绍了长春市目前疫情防控态势,询问了长春应化所复工复研情况和需要支持协调的事项,对长春应化所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表示肯定和感谢。他表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效

薪火相传 长春应化所——心不竭,意不倦,重温“应化精神”

北国春城,四季分明。春日里的南湖之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的大院里也是草木葱茏,相映成趣。 风雨飘摇七十年,在这个拔尖的科研大院内,发生过太多的故事。一座雕像一代学人 走进研究所正门,不远处松柏环绕、花草繁茂的地方,伫立着一尊半身铜像。 他就是当时罕有的“两院院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