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华南植物园氮沉降对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研究获新进展

在发现氮沉降可能降低热带亚热带地区“富氮”森林植物多样性现象的基础上(详见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0, 16: 2688–2700),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鲁显楷博士等在莫江明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年多野外试验观察和分析比较,发现再造林(reforested forests)植物多样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格局因土地利用历史不同而异。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热带亚热带区域氮沉降与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 该研究表明了土地利用历史变化是决定森林植物多样性对氮沉降响应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评估当前人类活动和大气氮沉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著名刊物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0, doi:10.1016/j.envpol.......阅读全文

植物多样性能预测昆虫多样性

  日前,应用宏条形码技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俞维理课题组对“植物多样性精确预测昆虫多样性”的重要结论进行了验证和扩展。  昆虫具有宿主特异性,因此植物多样性应该能够预测昆虫多样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并不支持该结论;直到Basset 等人在一个热带森林里进行前所未有的全面采样,并结合复杂的统计模

共55项!国家基金委新批准与八个国际组织合作研究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示了最新批准与八个国际组织合作的研究项目,共计55项。详情如下:一、中国-日本  2019年双方在“环境可持续修复”领域联合征集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研究与合作。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及双方机构共同协商,以下4个项目获得批准,项目执行期限为5年(2

中科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会议

中科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召开2009-2010年度学术委员会    会议现场  7月5日,华南植物园召开了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2009-2010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所长孙航研究员、中山大学施苏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小菁教授、华南农业

Botanical Review:版纳植物园云南常绿阔叶林研究

  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以常绿阔叶林为优势的多种植被类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朱华等人利用多个1公顷样地资料,研究了三个主要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的植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生态外貌特征和生物地理。尽管这三个常绿阔叶林在树种组成上共同由壳斗科、樟科和茶科植物种占优势,但

版纳植物园揭示附生苔藓对氮沉降的响应模式

  苔藓植物因独特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而对大气N沉降非常敏感,被作为大气N沉降的指示生物。目前,关于森林附生苔藓对大气N沉降的响应及其机制,附生苔藓对N污染的临界载荷仍缺少系统、量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而言,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博士研究

环境污染条件下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响应机制研究

  环境污染下土壤、水体和空气质量的恶化,已经引起了植物的衰亡和地球生物多样性下降。植物对污染胁迫的响应策略和受伤害程度会因植物种类而异,但迄今对其机制仍未充分了解。为此,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刘楠博士在林植芳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展了亚热带森林植物对大气污染(以SO2为例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

版纳植物园揭示克隆整合对附生植物适应林冠生境的作用

  林冠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引起了生态学家的广泛兴趣,其中非常重要的组分就是附生植物,但附生植物如何适应林冠生境仍然是林冠生态学研究悬而未决的问题。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非维管附生植物(如苔藓、地衣)与许多维管附生植物(如附生兰花、凤梨、蕨类及石松类等)都具有克隆生长的习性,但克隆生活史性状如克隆整合

国内外十大优秀矿山修复案例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废弃矿山(采石场)给城市带来较为严重的景观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威胁城市防洪、降低生物的多样性、对地表的破坏等,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及改造利用,挖掘其蕴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破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破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的应用森林生物多样性有着怎样的维持机制?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马克平研究团队首次结合亚热带森林幼苗更新动态监测数据、高通量测序技术和邻居效应模型,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驱动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方式,提出了外生菌根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过程影

2018基金委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项目初审结果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双边合作协议,2018年双方共同资助中俄合作交流项目。经公开征集,我委共收到202项申请,经初步审查并与俄方核对项目清单,以下189项申请通过初审:序号科学部编号项目名称中方申请人中方依托单位俄方申请人俄方依托单位11181

基金委公布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项目初审结果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下属8个中心(研究所)将共同资助双方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经公开征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共有以下25项申请通过初审:&nb

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在缅甸发现濒危新种克钦木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人员在缅甸北部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木兰科木兰属一新种克钦木兰。该新种成年个体不超过50株,濒危等级为极危。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植物分类学》上。  据介绍,木兰科全球共有大约35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南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

我国学者破解冬青属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特性

  为何有些植物分支的物种广泛分布并演化出许多物种而有些则不然?冬青属植物的进化研究,可能为回答这一进化生物学关键问题提供有力证据。  冬青属(Ilex)是木本雌雄异株植物中最大的属(至少664种)。该属植物大多喜好温暖湿润的生境,无法存活于土壤长期干旱或寒冬较长的生境,暗示该属植物可能存在较强的生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温室改造后重新对公众开放

   “我手中所拿的是猴面包树的果实和种子”,在焕然一新的温室中,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Romer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道,“猴面包树在我国被称为‘母亲树’,人们相信在吃了它的果实后可以得到新的生命。”  近日,北京城最古老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完成整体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完整名单)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赵忠贤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赵忠贤,男,1941年出生,辽宁新民人,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担任国防课题组业务负责人和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

武汉植物园“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项目”获批

  近日,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获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项目”。项目建设为期两年,总投资400万元。将建成中国科学院首个国家级专科植物资源圃(猕猴桃科),项目建成后将在猕猴桃物种收集、资源保存、品种开发和产业推广方面起到极为重要作用。   作为中科院“三园两所”

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高产卡拉胶海藻新技术”纪实

造福一方百姓 助力蓝色经济   我国的海藻栽培规模居世界首位,主要以在温带栽培褐藻海带、裙带菜和红藻紫菜等为主。但是在热带海藻栽培方面,此前只有从菲律宾引进的长心卡帕藻实现了规模化栽培,再加上长期以来对我国独有的、生物特征明显的热带产胶红藻资源研发重视不够,使我国用于生产卡拉胶的海

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你会感觉到既无处不在又似乎无声无息的精神脉络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  薪火相传的科学精神是昆明分院科研工作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命

植物生活型与南亚热带禾本科功能性状多样性的关系

  禾本科是维管植物中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一个大科,也是很多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自1966年在甘蔗中发现了C4光合类型,禾本科一直是对比C3和C4植物生理生态、地理分布差异、探寻C4植物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研究对象。虽然北温带有大面积的草原,但南亚热带禾本科的物种多样性远远高于北温带(548种对265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绿色·特色·本色

   积极策应和组织实施研究所改革,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所”)建设和培育自己的特色,近几年来,将喀斯特生态、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健康养殖等作为着力培育和推进的方向,科技创新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亚热带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吴金水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朝建设中科院特色研究所努力,我们

973计划173个项目后三年经费预算安排 总经费达17亿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月4日,科技部公示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014年立项173个项目后三年预算安排初步方案,总经费达人民币1,708,013,700元,专项经费达人民币1,676,450,000元。  公示如下:  经过中介机构评估、预算管理部门的综合审查,国

最新|“973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公布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9〕308号  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

170项2018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2018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规定了项目结题验收的时间、验收重点等,详情如下: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2018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科基函〔2018〕38号各项目依托部门:  国家重点基础研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热带真菌》正式出版发行

  日前,《中国热带真菌》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海南大学、贵州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共同完成,是一部反映中国热带真菌资源、分类、分布及其用途的专著,全书110万字,全彩色印刷

华南植物园降水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研究获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格局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的生态后果。土壤微生物对于亚热带森林的巨大碳库有着显著的反馈作用,但当前研究在关于微生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认识方面较为缺失。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依托鹤山站常绿阔叶林模拟降水季节变化控制试验平台,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152篇CNS文章

  截至2019年10月26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52篇文章,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24篇,Nature 发表了70篇,Science 发表了58篇;  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其中有68篇文章由独立的一个通讯单位完

植物所亚热带森林维持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负密度制约假说是解释自然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之一,该假说主要描述由于资源竞争、有害生物侵害(如病原微生物、食草动物捕食)等引起同种个体之间发生的相互损害行为。密度制约机制导致局部群落同种个体生长率降低和死亡率提高,从而为其它物种的生存提供空间和资源,促进物种共存。在热带森林中,负密度制约机制的

森林研究综合监测技术方案介绍(一)

近期,由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森林研究综合监测技术方案在辽宁省林科院验收通过,该方案可进行植物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土壤呼吸速率和树木茎杆生长量测量,由以下部分组成。LCpro T光合仪+FluorPen叶绿素荧光研究光合生理生态SRS2000T + ACE研究监测森林土壤呼吸DR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