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开肿瘤细胞代谢异常之谜

肿瘤细胞依赖糖酵解进行代谢,但是什么导致了糖酵解的发生?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帮助解开了肿瘤异常生长代谢之谜。 张宏冰教授率领的以博士研究生孙倩为主力的研究小组取得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本周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研究发现,异常激活的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过诱导产生M2型丙酮酸激酶,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发生有氧糖酵解。这一发现为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张宏冰介绍说,肿瘤病人多伴随有能量消耗高、体重减轻等代谢紊乱现象。上世纪20年代,德国诺贝尔奖得主奥托・瓦伯格发现肿瘤组织的代谢明显增强,肿瘤细胞主要依赖糖酵解进行代谢,其耗糖速度远大于正常细胞。这一代谢特征究竟是癌症产生的原因还是癌细胞代谢改变的结果,则是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近年来,肿瘤代谢异常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瓦伯格效应”又开始成为肿瘤研究的焦点。哈佛大学科学家发现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的M2型......阅读全文

大鼠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ELISA检测法

大鼠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ELISA试剂盒 (用于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其它生物体液内) 原理本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 ABC-ELISA法。用抗大鼠 mTOR 单抗包被于酶标板上,标准品和样品中的 mTOR与单抗结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大鼠mTOR,形成免疫复合物连接在板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大鼠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

原理本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 ABC-ELISA法。用抗大鼠 mTOR 单抗包被于酶标板上,标准品和样品中的 mTOR与单抗结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大鼠mTOR,形成免疫复合物连接在板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Streptavidin与生物素结合,加入底物工作液显蓝色,最后加终止液硫酸,在450nm处测

雷帕霉素的用途

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剂,临床上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关于雷帕霉素的介绍

  雷帕霉素(RAPA)其化学名称为: (3S, 6R, 7E, 9R, 10R, 12R, 14S, 15E, 17E, 19E, 21S, 23S, 26R, 27R, 34aS)-9, 10, 12, 13, 14, 21, 22, 23, 24, 25, 26, 27, 32, 33, 34

雷帕霉素的物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色固体密度:1.182 g/cm3熔点:183-185°C沸点:973.017ºC at 760 mmHg闪点:542.261ºC折射率:1.55稳定性:Stable if stored as directed.储存条件:-20ºC

雷帕霉素的合成途径

雷帕霉素由七单位的乙酸盐和七单位的丙酸盐通过聚酮途径合成,所需的O-甲基来自于甲硫氨酸。其实氮源时莽草酸经还原后的衍生物,从莽草酸形成环己烷衍生物的过程中保留了环己烷基的完整性。赖氨酸先脱氨幻化形成羧酸哌啶,再由羧酸哌啶与聚酮乙酰键和酰胺键连接,形成了雷帕霉素的初始结构。

雷帕霉素的药理毒理

在体外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淋巴组织瘤细胞正向突变试验或体内小鼠微核试验中,西罗莫司均无基因毒性。在雌性小鼠和雌雄性大鼠中进行了致癌试验,但未在雄性小鼠中完成致癌试验。在为期86周的雌性小鼠试验中,剂量设置为0,12.5,25和50/6mg/kg/d (在第31周,

雷帕霉素的临床应用

药物分布与代谢雷帕霉素+小剂量激素可用于治疗FSGS雷帕霉素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的给药方式较多,有腹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及口服等。口服用药后约1.5—2小时可达峰值,口服后的平均生物利用度在肾移植受者为15%,半衰期为62小时。药物吸收入血后,95%分布于红细胞内,血浆中含量只占3%,游离状态存在的

雷帕霉素的用法用量

建议雷帕鸣(Rapamune)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类合并使用。雷帕鸣(Rapamune)供口服,每日一次。在移植后,应尽可能早地开始服用雷帕鸣(Rapamune)。对新的移植受者,首次应服用雷帕鸣(Rapamune)的负荷量,即其维持量的3倍剂量。对肾移植患者的建议负荷量为6mg,维持量为2mg/天

雷帕霉素的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62、氢键供体数量:33、氢键受体数量:13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65、互变异构体数量:15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957、重原子数量:658、表面电荷:09、复杂度:1760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512、不确定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