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施一公:一天不到决定回国

友人对他说:“我们都欠中国至少15年的全职工作” 施一公一天不到决定回国 回清华组团队“狂人”潜心学术 重磅研究成果登《科学》杂志 同行称有望角逐诺奖 “清华副校长”任用公示已结束 “一公,我们都欠中国至少15年的全职工作。”友人王晓东的一句话让施一公久久难忘。2008年他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决定回国。 回到清华,施一公组建生命科学研究团队,这位“狂人”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在实验室…… 8月21日,《科学》杂志发表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的两篇论文:《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 施一公曾在受访时表示,这个成果大幅度推进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在分子机理上的研究进程, “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付向东向记者表示,“我个人认为是角逐诺奖的一个很有竞争力的成果。......阅读全文

清华大学施一公最新JBC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yeast metacaspase Yca1”的文章,报道了一种重要的蛋白酶:Yca1 metacaspase的晶体结构(分辨率为1.7 angstrom),并由此分析了这种酶的作用特点。

清华施一公最新Nature文章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 presenilin family intramembrane aspartate protease”的论文,报告了一个presenilin/SPP家族膜内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体结构,相关成果发布在12月19日

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组最新PNAS文章

  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真核生物中许多基础代谢反应所需的物质,也是人类的必要营养素,在保护机体应对氧化压力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色素b561(Cyt b561)是一种抗坏血酸依赖的氧化还原酶,这种真核生物独有的酶高度保守,具有多次跨膜的结构。Cyt b561在许多重要的生理学过程中

清华施一公院士发表最新PNAS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解析了,转运蛋白AdiC 介导pH依赖性底物转运的分子机制。相关论文“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dependent substrate transport by an arginine-agmatine antiporter”发表在8月1

清华施一公CellRes揭示细菌耐酸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L-谷氨酰胺通过酶促反应释放氨,使得大肠杆菌获得了耐酸性。相关论文“L- glutamine provides acid resistance for Escherichia coli through enzymatic release

施一公领衔!西湖大学,持续奋进!

2021年,西湖大学再次迎来突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与期待。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正式启用2021年10月23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交接启用暨三期项目开工活动在学术会堂举行。西湖大学从此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

教育部任命施一公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据消息,中共教育部党组决定,任命李一兵同志为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教育部任命尤政、施一公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姜胜耀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教党任〔2015〕111号),经中共教育部党组研究并与中共北京市委商得一致,中共教育部党组决定任

施一公:时不我待 舍我其谁

  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围绕知识分子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我国知识分子为国家和人民所作的历史贡献,精辟论述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重大意义,对广大知识分子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知识分子工

一公十年: 施一公教授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

  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近日已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施一公  知社学术圈综合消息,多家主流媒体昨晚报道,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近日已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距离他2008年海归清华,恰好十年!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教授本人证实。据称,施一公将保留清华大学教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乙肝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抗凋亡蛋白Bcl-2与乙肝病毒蛋白HBx之间的互作进行了结构与生物化学分析,研究结果发布在2月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主要致力于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