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研究显示烧光化石能源将使海平面上升六十米

一个国际团队的新研究显示,如果将地球上剩余的目前人类可获取的化石燃料燃烧完,足以导致整个南极的冰都融化掉,这将使海平面上升50米到60米,也会使拥有高达10亿人的人口密集地区葬身海平面以下。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不想让南极融化,我们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把含碳化石能源从地下攫取出来,再将它们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卡耐基科学研究所的肯·卡尔代拉说,“此前大多数对南极洲的研究都关注西南极冰盖的损失。新研究显示,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会给面积更大的东南极冰盖带来损失。” 尽管南极的冰盖已经开始融化,它们未来的命运仍将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包括温室气体带来的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还有可能的额外降雪对上述两种因素的抵消作用。 该团队使用理论模型来研究未来一万年中冰盖的进化,因为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后会在其中留存数千年。他们发现,如果现有碳排放水平持续60年到80......阅读全文

南极科考:敢走别人想走而走不成的路,留下自己的脚印

  “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出更深的脚印是创新;踏出新的脚印,走一条自己的新路更是创新。”谈及20年前独特的“企鹅考古法”,73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孙立广说,这是“逼”出来的创新。当时,与他的知识积累相关的领域已有权威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在承担。为抓住一生中难得的机会,只能剑走偏锋。  1400万平方公里的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加拿大研究称全球变暖或持续许多世纪

  加拿大研究人员借助气候模型发现,现阶段大气中保有的温室气体将使全球变暖效应持续数个世纪,最终引发海水温度上升,南极部分冰盖融化坍塌,海平面上升。  研究人员利用气候模型模拟人类减排情形下未来1000年地球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即便人类从现在起完全弃用化石燃料,停止温室气体的工业排放

南极冰盖在渐新世时期就已出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球科学研究所领导的国际考察小组,分析了来自南极不同深度的冰层沉淀,提出南极大陆的冰盖在渐新世(约开始于3400万年前,终于2300万年前)时期就已出现,距今已有约3360万年久远。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环南极区南大洋周边有着独

9月12日《科学》杂志精选

9月12日《科学》杂志精选  新化石揭示恐龙水中适应性变化  事实证明,埃及棘龙(它是一种肉食性恐龙且比霸王龙还大)是一种游泳能力极好的动物。打从埃及棘龙的第一批化石受到检查以来,该种恐龙一直被视作是一种异类。不幸的是,我们对其的形态与生态方面的了解在半个世纪中一直处于猜测之中,因为其第一

9月12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新化石揭示恐龙水中适应性变化   事实证明,埃及棘龙(它是一种肉食性恐龙且比霸王龙还大)是一种游泳能力极好的动物。打从埃及棘龙的第一批化石受到检查以来,该种恐龙一直被视作是一种异类。不幸的是,我们对其的形态与生态方面的了解在半个世纪中一直处于猜测之中,因为其第一批的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坏

两院院士评出国内外十大科技进展

  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峰值性能达每秒1206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取得新发现

   在已知地球历史上,共发生过5次全球性的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在4亿多年前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是其中第一次。这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了多长时间?1月6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近发现,地球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发生在短短20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研究显示地球自转变快 我们要“加速”过新年了?

   今年年初,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时间频率组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表示,从2020年的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会逐渐变慢,怎么突然变快了呢?难道说地球也想让2020年快点过去,早些进入2021年?  潮汐使地球自转变慢  地球为什么会有自转?在太

环球科技参考

新研究颠覆地壳板块运移机理认知 近日,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证实地壳板块运移的关键并不在于地球深部岩石是否含水,从而颠覆了已有有关地壳板块运移机理的认识。 为检测水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程度,研究人员制备了不同的橄榄石(地幔主要组分)

海平面下降帮猴子到达南美洲

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热带森林之一。图片来源:《科学》   走出非洲的可能不只是人类,一群猴子也曾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  3400万年前的一天,猴子用海岸边生长的植物做成了一个竹筏,然后跳上筏子向茫茫大海漂去。已经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什么要离开家园,但化石记录告诉我们,它们航行了900多

晚始新世塔里木盆地的“穿时海退”及其动力机制

  对于亚洲而言,新生代最为显著的宏观地貌演变就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新特提斯海的关闭。塔里木盆地紧邻西构造结的帕米尔高原,虽然现今的塔里木盆地为极端干旱的“死亡之海”,3/4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占据,帕米尔高原构成了分割塔吉克与塔里木盆地的地貌屏障,但在新生代早期,帕米尔与南天山之间在南北方向上至少存在3

2016年最受全球媒体关注的100篇论文

  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Altmetric统计了过去一年中发布的270万篇学术论文,整理并公布了2016年的论文Altmetric指数百强榜单,列出了那些在社会公共领域引起最强烈关注或讨论的科学研究。其中有第一篇由美国现任总统发表的医保评估报告,有引力波与比邻星B这样的重大天文学发现,有最早的生

《自然》预测2019年重大科学事件

  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在此辞旧迎新之际,除了埋头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回味一下往事的喜乐,也应该抬头展望一下新一年的星辰大海。《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2019年科学领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中国将成为科研投入最慷慨的国家;“天眼”将睁大眼睛看向更深远的宇宙;生物医学领域

科学家称全球海洋吸热速度剧升 影响气候变化

  据西班牙《国家报》11月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海底沉淀物化石化学进行检测,得出的太平洋平均水温(深度在450米至1000米之间)显示,近60年来,全球海洋吸热速度是一万年前的15倍。   目前来看,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暖都是由人类活动增强而存储于海洋中的热量导致的。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雅丽·罗

3月14日《科学》杂志精选

海平面因冰块融化而上涨 根据新的研究披露,在过去的80年中,全球的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在这一海平面上升过程中,由冰块融化而造成的因素比已往估计的要更为严重。Benjamin Chao及其同事说,在早先的计算中,一个被遗漏的因素是:地球上的水中究竟有多少被储放在了人造的水库之中。在上个世纪中,海平面的

3月13日《科学》杂志精选

  自1973年以来天空变得暗淡了   研究人员报告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天空的能见度在最近几十年中降低了,其原因可能要归咎于空气中的烟灰和其他细小颗粒的浓度变得更高。Kaicun Wang及其同事对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以及“视觉深度”(这是一个描述清朗天空能见度的一个术语)的记录进行了分析,这些记

《科学》:基因编辑婴儿入选年度“科学崩坏”事件

  《科学》杂志每年会评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最为重要的十大科学突破(Science Breakthrough)。今年,夺得年度突破桂冠的是“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帮助破获多起悬案的法医系谱技术、#MeToo 运动等也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贺建奎前两天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人物后,其主导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