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迄今最大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揭开帷幕

位于地下的高度灵敏的XENON1T暗物质实验设备。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消息称,迄今最大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设备——XENON1T,当地时间11日在意大利格兰萨索(GranSasso)地下实验室揭开帷幕。《自然》评论称XENON1T或将改变历史,或将宣告超对称理论中对暗物质的描述终结。 人们现已知道,离开暗物质与暗能量,宇宙无法维持现有的星系旋转与膨胀速度。但是标准模型中并没有描述这二者的候选粒子,因此科学家才认为标准模型需要被拓展,许多新物理模型应运而生,其中超对称理论备受青睐。它认为迄今发现的每一个粒子都有一个通常来说更重一些的伙伴粒子,有一些则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它是一种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的粒子,却是暗物质最有希望的候选者,在大爆炸中应被创造出来的WIMP的数量,恰好也符合宇宙学估测出的暗物质密度。 但暗物质的寻找过程甚是艰难。当前想要寻获暗物质有两个办法:将仪器送上太空,或者放入地下。......阅读全文

美国地下暗物质实验发现暗物质初步线索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英国BBC新闻网消息称,继本月初丁肇中团队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首批研究暗物质成果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地下暗物质实验——超级低温暗物质搜寻计划(Super-CDMS)日前报告了3个疑似暗物质事例,计算结果表明其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的可能性为99.81%,不

美国暗物质研究专家:中国走上寻找暗物质的"最前沿"

“熊猫计划”的暗物质探测器  由清华大学主导的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近日在美国《物理评论D》上发表最新实验结果称,获得了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在10吉电子伏特以下能区里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结果,并利用这一技术确定性地排除了美国CoGeNT实验组几年前给出的暗物质存在区域。  无独有偶,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

“暗物质”DNA影响大脑发育

  实验室小鼠帮助研究人员探寻令人困惑的“暗物质”DNA。图片来源:Alexander Badyaev/naturepl.com   十多年来,由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片段(没有明显功能的缠绕在一起的DNA长链)带来的谜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一个团队最终破解了这个谜题。   这个谜题集中在不编

科学家用电脑模拟暗物质模型 更形象理解暗物质

  三位来自美国和法国不同大学的物理学家近日利用一种经验函数,通过计算机模拟了暗物质中的泡泡状空间,更好地描述了暗物质的密度情况。模型显示,这种泡泡空间的大小和年龄非常多样,而泡泡边缘密度最高。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迄今为止,人们对暗物质的情况还知之甚少。根据来自万有引力研

全球多站点协同搜索暗物质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发布了使用全球光学磁力计网络(GNOME)搜索暗物质的综合数据,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物理学》。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暗物质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信号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被GNOME的多个站点检测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GNOME推进对暗物质的研究。GNOME由分布于全球不同地点的14台

Cell:“暗物质”DNA影响大脑发育

  十多年来,由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片段(没有明显功能的缠绕在一起的DNA长链)带来的谜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一个团队最终破解了这个谜题。  这个谜题集中在不编码蛋白质但在很多动物中保持相同的DNA序列。通过删除其中一些“超保守元素”,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序列能微调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表达,进而指导大

太阳核心可能“潜伏”着暗物质

  据每日科学网8月5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一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与上个月公布的“太阳内部或正积聚暗物质”的报告不谋而合。该科学家宣称,太阳内部中心不但“潜伏”了暗物质,且在逐渐冷却太阳的核心温度。   7月2日,《物理评论快报》杂志的一篇论文阐述了来自牛津大学宇宙

研究揭示早期宇宙暗物质不足

  一项新研究认为,在100亿年前星系形成的高峰期,产星星系的外盘可能主要为恒星和气体主导,而非暗物质。而对遥远星系自转曲线的最新测量结果似乎与早期星系形成的模拟结果不一致。  在星系内,恒星和气体(重子成分)被认为与暗物质(非重子)混合在一起,暗物质占据总质量的主要部分。重子物质和非重子物质的占比

新实验未发现轻量级暗物质

物理学家在寻找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的迹象。   这并不是物理学家期望的结果。近日,一项新实验得出的数据,可能会终止有关寻找暗物质的争论。这种神秘的物质无法通过电磁波的观测进行研究,虽然人们已经对暗物质作了许多天文观测,其组成成分至今仍未能全然了解。近日,用美国南达科他州 Sanfo

PNAS:微生物“暗物质”如何致病?

  现代生物学中的一个最新重要发现是,人体中含有比人体细胞多出10倍的细菌细胞。但是,这些细菌对科学家来说仍然是个谜。   据科学家估计,生活在人体内的细菌中有大约一半,因无法在实验室中培养,而几乎不为人所知,也因此科学家称其为“微生物暗物质”。然而,科学家们一直决心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不可培养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