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大实现零容量量子信道中量子信息双向传输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信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许金时研究组与其合作者深入研究噪声信道量子容量的激活问题,在实验上首次实现了零容量量子信道中量子信息的双向传输。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该成果演示了一种在噪声信道中传输量子信息的有效方法,可用于不同量子系统的通讯和对接,为构建小型量子纠缠网络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丰富量子通讯理论框架提供了新的物理平台。 ......阅读全文

中国科大实现零容量量子信道中量子信息双向传输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信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许金时研究组与其合作者深入研究噪声信道量子容量的激活问题,在实验上首次实现了零容量量子信道中量子信息的双向传输。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该成果演示了一种在噪声信道中传输

中国科大实现零容量量子信道的量子信息有效传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信道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许金时研究组与其合作者深入研究噪声信道量子容量的激活问题,在实验上首次实现了零容量量子信道中量子信息的双向传输。该成果于2016年1月8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信道容量

中国科大创造密集编码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该成果7月20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

我国科学家创造密集编码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衡量密集编码的重要指标是信道容量,即A向B发送一个光子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基于二维纠缠的比特系统中,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极限为2。时至2008年有科学家利用超纠缠技术,将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由最初的1.13提升到1.63。又经过10多年努力,至201

我国首次以海森堡精度实现一般非对易信道参数的测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袁海东在一般非对易信道参数测量中,通过量子控制主动调控非对易的量子信道,国际首次以海森堡精度实现一般非对易信道参数的测量。该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

发表于Nature: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传锋、柳必恒等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衡量密集编码的重要指标是信道容量,即A向B发送一个光子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在比特系统中,量子密集编码

法制日报:防止基因检测成为迷信道具

  从社会文明建设视角来评价,天赋基因检测就是用伪科学的方式宣传迷信,不利于科学的教育观推广,更不利于科技文明的建设。   “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不用尝试那么多的兴趣班来挖掘特长”“准确预测癌症肿瘤,准确率近100%”……打开搜索引擎,键入“基因

中国科大等实现突破经典极限的量子指纹识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李力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合作,利用线性光学系统,在20公里的光纤线路中实现了量子指纹识别,突破了经典极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实现了对经典通信的超越。该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ical Review

我国学者实现超越标准量子香农理论的量子通信

  记者常河、马荣瑞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超越标准量子香农理论的量子通信。  香农理论是经典信息论的基础,其中信息载体是经典系统。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根据经典物理定律建立了数据传输模型,发展出了信息论。

郭光灿院士:甘坐冷板凳的研究生

  国际学术刊物《物理评论通讯》最近发表了以我们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李科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题目为《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   该篇论文解决了包括权威专家在内的国际学者1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量子信息论研究中的一个难题——“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性”。我们知道,量子信息论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