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福建物构所钛氧团簇能带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钛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清洁能源及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禁带宽度较大,只能受紫外光激发,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较低,因此如何调控此类材料的能带结构以增强可见光吸收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健和张磊领导的无机合成化学团队,在科技部“973”计划、国家基金委“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创新群体、中科院“新兴与交叉领域”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下,通过有机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修饰成功实现了晶态钛氧簇合物能带结构调控。他们采用团簇分子活性配位点的思想,用有机膦酸配体组装了一个结构非常稳定的{Ti6P2}簇,该簇核两侧各具有三个活性配位点,在保持{Ti6P2}簇核不变的前提下,成功引入了十四种不同含氧有机配体对其进行了修饰,并发现有机官能团的吸电子效应可以有效降低这一钛氧簇的禁带宽度。另外,该研究团队还通过引入异烟酸或四氮唑乙酸这类吡啶-羧酸双功能配体,......阅读全文

福建物构所合成出富勒烯型钛氧团簇

  具有“富勒烯”结构类型的高对称性纳米团簇一直是科学家们所追寻的明星分子。作为TiO2光催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模拟分子,多核钛氧团簇也成为最近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已知的钛氧簇分子的结构对称性都较低,高核高对称性钛氧簇的合成与表征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

福建物构所钛氧团簇能带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钛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清洁能源及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禁带宽度较大,只能受紫外光激发,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较低,因此如何调控此类材料的能带结构以增强可见光吸收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健和张磊领导的无机合成化

福建物构所钛氧团簇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获进展

  为解决当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光解水产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目前研发的催化剂在光响应范围、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稳定性及产氢活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常用的二氧化钛材料仅在紫外光区作用,限制了太阳能利用效率;而可见光响应的硫化镉材料效率较低,并且稳定性差。因此,制备高效、稳定的可见光驱动产氢催化

福建物构所钛氧簇复合银簇研究获进展

  金属及半导体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独特的光、电、磁或催化性能,受到化学、材料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材料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规律,作为其分子模型的贵金属团簇和半导体团簇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另一方面,二氧化钛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如果能将贵金

钛氧团簇异构体动力学及构效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张健、张磊团队合作,报道了首例钛氧团簇中的异构体现象,并通过超快动力学研究了两个异构体在光电化学与光催化应用中的构效关系。相关工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分子

福建物构所发表晶态钛氧簇材料研究综述

  作为连接分子和纳米氧化钛材料的桥梁,晶态钛氧簇合物具有两方面的显著优势。首先它具备精准的结构信息,为后期的理论计算和机理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其次,它在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通过重结晶、后修饰或者自组装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可应用于光、电、催化等领域的功能材料。因此,晶态钛氧簇研究成为了当今化学、

福建物构所光催化活性高核钛氧簇研究获进展

  TiO2及相关钛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解水产氢领域,对开发清洁能源及降低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近年来,作为TiO2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模拟分子,钛氧团簇的合成与表征是无机及材料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如何制备可以媲美TiO2纳米颗粒尺寸,同时具有高效、稳定光解水产氢活性的高核钛氧团簇分子是该领域

王广厚:耕耘“原子团簇”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广厚是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在国内率先翻译了“团簇”范畴,被学术界认可。从1992年起,他带领课题组自行设计和研制成功三代团簇实验装置,发展了可与平面工艺相兼容的低能团簇束流淀积技术,是国际上最早研究支撑团簇和团簇组装纳米结

校正红团簇巨星的近红外光度

红点表示在疏散星团M67中找到的7颗红团簇巨星   红团簇巨星因为具有明亮且光度弥散小的特点,可用来精确测量天体的距离。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利用有可靠距离的天体可以对红团簇巨星的光度进行校正。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红团簇巨星的性质以及利用它们来精确测量天体的距离。另外,还可以利用红团簇巨星研究星

废水污染物处理-耗氧有机物处理方法

  污水中耗氧有机物(易生化)主要有腐植酸、蛋白质、酯类、糖类、氨基酸等化合物,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废水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有机物可以分解为简单的CO2等无机物,但因为在天然水体中分解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而称为耗氧有机物。  含有这些物质的污水一旦进入水体,会引起溶解氧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