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史启示:花钱买不来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

——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对首个“中国航天日”的重要指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主席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既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极大褒奖,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军队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嘱托。全军官兵要认真学习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用自主创新推动军队建设新跨越。 中国航天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当年,科研人员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硬是靠锐意进取、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攻克了许多国际上公认的难题,研制出“两弹一星”。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军事领域从来就是一个对抗最激烈、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军事力量的较量,深层次的是军事创新能力的较量。今天的创新是为了打赢明天的战争。创新精神,永远是军队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决胜未来战场的重要法宝。只有大力弘扬创新......阅读全文

中国航天史启示:花钱买不来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

  ——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对首个“中国航天日”的重要指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主席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既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极大褒奖,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军队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嘱托。全军官兵要认真学习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用自主创新推动军队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给航天工作者回信、致电,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天地通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

中国航天博物馆16日正式开馆

中国航天博物馆16日正式开馆。  中国航天博物馆前身为中华航天博物馆,于1992年建成开放,是国内成立最早、亚洲地区最大的航天科技大型专业展馆,旨在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就、传播航天精神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10月,该博物馆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博物馆。  今年7月,中国航天博物馆选定了位于北京

“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举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800.shtm 科技日报北京4月18日电 (实习记者孙明源 记者付毅飞)4月18日,国家航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相关情况,活动将于4月24日在合肥市举办。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日媒:中国汽车挑战日系车核心市场

  随着中国新能源(4.540, 0.11, 2.48%)车企竞争力不断增强,日媒关注到中国新能源汽车旋风正强势刮进日本车企的传统海外市场,特别是泰国和澳大利亚两大市场。5月份,泰国和澳大利亚的电动汽车销量均已占到其汽车销量的7%。日本《日经亚洲》8日报道称,在这些市场,在电动车领域落后的日本汽车制

2021-中国航天有看头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航天捷报频传——长征五号B、长征八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惊艳亮相,嫦娥五号奔月取土任务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开通,“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新的一年里,中国航天依然好戏连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日表示,2021年将安排超过40

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

4月17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17日在发布会上介绍,神舟十三号乘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    郝淳称,昨天,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场,并于下午返京。目前3名航天员身

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获新进展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1日消息,拟服务于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的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积极进展。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而运载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的水平,是决定火箭能力的重要因素。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曾发布消息,未来中国重型运载火

张德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18日上午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调研时强调,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推动企业走向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轨道,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在08年发射

届时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行走;目前已进入整船综合测试阶段 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12月2日表示,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研制实现了新的突破,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深空探测的全新历史阶段。他同时透露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整船综合测试阶段,我

863计划“三维CAD关键技术与核心系统研发”课题通过验收

   2014年8月22日,863计划“三维CAD关键技术与核心系统研发”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该课题针对当前制造业产品设计普遍存在修改频繁以及边生产边设计的特点,重构了CAD核心系统,提出了三维核心系统新的三层体系结构。在核心系统的底层实现了G++框架。在目前常用的四核个人计算机上,基础运算效率

中国航天地月系走向行星际,自主创新力显著增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36.shtm 2月9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实现首次“太空漫步”。1月21日,神舟十五号乘组3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通过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新春祝福,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个

4月完成关键技术验证-中国空间站将全面建成

  “建造空间站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2月9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副部长马涛表示,2022年,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将实施6次重大发射任务,完成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  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享年98岁    钱学森 资料图片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

生物技术酶工程,生物反应器的关键技术核心软件是什么

现代生物技术以现代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按照所研究的层次不同,可以分为酶工程、发酵工程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五大类,核心是基因工程。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食品源头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一是农、化肥的大量和不科学使用;二是兽、复合饲料的滥用,三是重金属在农禽产品中超标。2、食品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获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付毅飞)记者2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首型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近日进行了300秒长程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该发动机具有比冲高、起动入口压力低等特点,将用于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二级动力装置。 据悉,自9月28日以来,这台发动机完成了三

2022年宇航领域十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发布

  11月21日,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2022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受中国航天大会学术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发布了最新评选出的10个宇航领域热点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2022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包括:宇宙物理动

我国重型火箭整机试车圆满成功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5日消息,9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首次整机热试车圆满成功,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试车,标志着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之一的闭式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截

长征五号B火箭将转入试样研制阶段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长征五号B火箭将转入试样研制阶段。该型火箭将在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首飞,并将承担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  在该集团有关部门当日与一院联合组织召开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初样转试样阶段评审会上,评审委员会在听取《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初样研制总结报告》和质量监理报告后认为:长

多国人士高度评价神舟十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16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半年之久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海外媒体及时、广泛进行报道。一些海外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并对中外航天合作充满期待。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博士乘组”将于10月31日返回地球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0月31日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

书写新时代中国航天新高度

  深夜,当“神箭”沉稳离地,凌月而过,转弯调向飞往太空时,亿万守在发射直播前的观众无不被这一壮丽场景所震撼,乃至引发畅想期待着中国载人航天向着月球进发的那一天。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获重大突破

  记者2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首型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近日进行了300秒长程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该发动机具有比冲高、起动入口压力低等特点,将用于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二级动力装置。  据悉,自9月28日以来,这台发动机完成了三次共650秒试车,三战三捷。三次试车成功获

点亮梦想!写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一次次飞跃,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国航天的蓝图已绘,风正帆满,再次踏上新征程。逐梦太空不断取得新进展“祝融”探火,在遥

2021年中国航天这些大事值得铭记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太空建站、探测火星、发射次数“50+”——2021中国航天这些大事值得铭记新华社记者胡喆“天问”“祝融”到访火星,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精彩亮相,“天和”“神舟”“天舟”组成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羲和号”迈出中国太阳探测新步伐……2021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首次突破50次

神舟十三号乘组后续还将进行舱段转位试验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此次是空间站阶段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女航天员参加的出舱活动。 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

“中国航天发展迈上新台阶”

4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太空“出差”长达半年的3名中国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目前中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也是首次采

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吊装场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供图   核心阅读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00次发射任务,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

变“废”为“宝”-解码中国空间站的生命源泉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赵竹青)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工作生活了183天后安全顺利返回,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在此期间,包括尿处理子系统在内的再生生保系统稳定运行,为航天员的长时间驻留提供了可靠保障。这183天中,航天员的用水怎么保障?记者了解

“天和”发射两周年!天宫,早已不是遥不可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91.shtm 两年前的今天,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大幕正式开启。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