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生科院在生长素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4月2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薛红卫研究组题为Arabidopsis PROTEASOME REGULATOR1 is required for auxin-mediated suppression of proteasome activity and regulates auxin signaling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蛋白酶体活性调节蛋白PTRE1介导了生长素对蛋白酶体活性的调控及生长素信号途径重要因子Aux/IAA蛋白的降解,进而精细调控生长素信号和作用。 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信号传递中,Aux/IAA蛋白作为转录抑制子被泛素化介导的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尽管研究表明蛋白酶体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Aux/IAA蛋白快速降解的精细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薛红卫研究团队发现与动物蛋白酶体活性......阅读全文

云序生物环状RNA研究文章汇总

  环状RNA“一站式”服务一直以来是云序生物的主打产品,严格的质控把关、严谨的实验设计、出色的生信分析以及贴心的售后服务造就了多项世界首篇环状RNA研究文章,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迄今为止,云序已经积累了超过10000例环状RNA测序的经验,样本覆盖20多个物种以及50多种疾病,客户发表文章达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解析

(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

昆明植物所探索植物响应AHL信号刺激的内在机制

  一氧化氮(NO)与过氧化氢(H2O2)作为植物内重要的第二信使,调控植物对复杂环境的生理适应。环鸟苷酸(cGMP)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物质,参与一氧化氮与过氧化氢信号介导的诸多生理响应过程,但是在植物响应逆境刺激过程中NO、H2O2与cGMP 之间的精细网络调控尚需进一步探索。  AHL (N-a

研究揭示叶绿体核糖体RNA甲基化修饰的机制和功能

  核糖体RNA(rRNA)的甲基化修饰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转录后修饰机制,可以改变rRNA分子的局部空间结构,从而优化核糖体的蛋白翻译效率。不同物种之间的rRNA甲基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别,是rRNA进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叶绿体是高等植物中重要的细胞器,由蓝细菌经过内共生过程演化而来,具有自己的核

技生所空间微重力与辐射效应耦合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空间粒子辐射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日益得到关注。微重力是空间最为重要的极端环境条件之一,研究其对空间辐射旁效应和适应性反应的调控过程和机制对空间辐射危害性的正确评估和防护有重要的作用。  技术生物所离子束植物遗传工程研究室卞坡研究组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合作阐明微重力对辐射

遗传发育所解析生长素调控叶片展开的分子机制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为最大限度提高光合能力,高等植物的叶片进化出了具有极性(即不对称性)的扁平形状。虽然叶片的展开对于高效光合至关重要,人们尚不了解叶片原基如何在发育过程中展开以形成扁平结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激素生长素对于叶片原基

Current Biology:生长素调控叶片展开的分子机制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为最大限度提高光合能力,高等植物的叶片进化出了具有极性(即不对称性)的扁平形状。虽然叶片的展开对于高效光合至关重要,人们尚不了解叶片原基如何在发育过程中展开以形成扁平结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激素生长素对于叶片原基

清华教授连发Science,CellRes文章解析新作用机理

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柴继杰教授近年来主要关注并研究在生物学及药学应用中的重要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通过蛋白晶体衍射的方法及一些生物、生化方面的手段阐述这些生物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发表文章,破解植物作用新机理。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导致的耕地减少及气候

李传友研究组在番茄避荫反应调控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密植栽培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密植条件下,植株间相互遮荫诱发植物的避荫反应综合征(shade-avoidance syndrome,SAS),如下胚轴和叶柄的伸长、开花时间的提前、分枝的减少等,该适应性反应会对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阐明植物避荫反应的调控机理,对于培育耐荫、

山东农业大学发现苹果类黄酮代谢机理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课题组在苹果类黄酮代谢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相关论文在《园艺研究》上在线发表。  苹果中所含的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但我国苹果现有栽培品种较为单一,且遗传基础狭窄,抗逆化减退,花青苷、类黄酮含量降低。陈学森团队对此作了系统研究。  他们研究发现,参与原花青素合成

遗传发育所 水稻独角金内酯与细胞分裂素间的调控机理

  分枝是植物株型发育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在调控植物株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独角金内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该激素可通过抑制侧芽的生长在株型建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不同植物激素之间相互调控关系的解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

Science两篇论文:植物热形态建成的新机制

  5月8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教授课题组以题为“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TCP5 controls plant thermomorphogenesis by positively regulating PIF4 activity”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

Cell Metabolism | 医学的第四维——生物节律

  众所周知,2017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果蝇生物节律分子机制方面的贡献。而在此前,医学界真正将生物节律——

研究发现蒺藜苜蓿三出羽状复叶的发育调控机制

  叶片是植物重要的光合作用器官,为异养生物包括人类在内提供氧气和碳水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分类学指标。总体而言,被子植物的叶片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单叶和复叶均起始于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周缘区,随后在初级形态建成中建立极性、叶柄和小叶原基等,并在此后的次级形态建成中进一步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叶片膨大生长、形

邓兴旺组6月连发两篇权威期刊文章

  作为全球知名的华人科学家,邓兴旺教授近年来成果颇丰,今年年初他曾与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等共同解析了植物拟南芥感受紫外线B波段(280-315nm)的光受体UVR8的晶体结构,并对其感光机理做出了解释。近期他又接连在两大植物学领域顶级刊物:Plant Physiology,以及The Plant

Cell子刊:植物干细胞的反馈调控新机制

  生长素运输介导侧生器官反馈调控茎尖干细胞稳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430010、11622102、91430217、114211100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与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张磊研究组通过数学模拟辅助阐释了植物侧生器官对干细胞的

研究揭示光-温信号整合机制

  对于植物而言,光照与温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子。植物能精确感知光照的波长、强度、周期等参数,并依据其变化动态调整自身的生长发育。同样,非胁迫的环境高温也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开花等生长发育进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植物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存在偶联关系,但只找到了少数蛋白质在两者信号整合中发挥作用。因

我国学者发现调控光信号与温度信号整合的新因子SEU

  对于植物而言,光照与温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子。植物能精确感知光照的波长、强度、周期等参数,并依据其变化动态调整自身的生长发育。同样,非胁迫的环境高温也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开花等生长发育进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植物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存在偶联关系,但只找到了少数蛋白质在两者信号整合中发挥作用。因

版纳植物园miRNA调控植物氮营养元素代谢研究获进展

  miRNAs作为一类负调控的small RNA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以及代谢生理等过程。近年来在植物中已经发现了上百个miRNA,其中有20个miRNA家族的功能在不同的植物种里非常保守,而其余miRNA的功能多数还未鉴定。近来的研究表明miRNA直接参与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代谢

华中农业大学:一种提高植物再生、转化效率的新策略

  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领衔的棉花团队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analyses reveal epigenomics basis for cotton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rough successive regeneration acclimation (

华南植物园揭示光调控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勋成团队在光调控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Identification of HDA15-PIF1 as a key repression module directing the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of se

福建农林大学Cell新综述文章

  作为无法移动的生物,植物能够对来自内部和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信号做出响应,这种能力对于它们的生存和适应至关重要。植物需借助高度结构化的细胞内网络来整合这些信号以确保协调的细胞反应,此外激素和肽类在时空上发挥作用协调了局部的细胞分裂并远距离调控了生长和生理。此外,信号互作和信号输出也会随发育而发生显著

中科院院士发表Nature文章 两篇文章证实同一结论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WARF 53 acts as a repressor of strigolactone signalling in rice”的文章,利用发现的水稻矮化多分蘖突变体e9,指出D53蛋白能作为一种抑制因素,在水稻的独脚

中科院Nature子刊解析重要的分子机制

  对于植物来说,重力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信号。植物需要根据重力的方向调节自己的生长和发育,这种现象被称为向重力性。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阐明向重力性背后的分子机制。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对拟南芥根部的向重力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其中揭示了PIN基因受到的转录调控。这一成果发表在十一月十八日的N

清华百人计划发表植物病毒研究新成果

  病毒能够干扰和侵占宿主机械,并规避防御反应,创造一个合适的细胞环境用以成功传染。这通常是通过病毒蛋白和宿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双生病毒(Geminiviruses)是一组感染植物的DNA病毒,其中一些包含一个卫星分子(betasatellite),称为DNAβ。6月17日,来自清华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

3 立项基础             我国在植物激素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知识积累和坚实的工作基础。20世纪早期老一辈科学家做出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工作,奠定了中国植物激素研究与国际同步发

朱健康教授发表PNAS转基因研究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二月一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生存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的朱健康(Jian-Kang Zhu)教授。这项研究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升PYL9蛋白的生产水平,可以显著提升水稻和

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介绍。 一、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主持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主持人:何予卿   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

2011非损伤微测技术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举行

  “非损伤微测技术并不难理解。例如,人的呼吸表现在微观层面就是细胞里氧分子的流入和流出,通过测定氧分子的流速,就可知道细胞的生命信息。”在近日举行的2011非损伤微测技术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上,非损伤微测技术服务商旭月公司法务部经理药青告诉《中国科学报》。   从1974年提出原创概念,到1990

JCB:抗癌基因p53的新作用

  细胞为了成功地分裂,染色体就必须排成行,才进入它们的新细胞,就像打开一个剧院帷幕。它们要完成这一壮举,在某种程度上要得益于称为中心粒的结构,为幕布绳索提供一个锚点。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中心粒,大部分细胞就不会分裂,并且他们发现了其中的原因:一种称为p53的蛋白质,由于其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