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国宇航局计划2025年登陆小行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5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2025年派人登陆小行星,往返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宇航员到达小行星后将提取样品,以分析太阳系的起源。 NASA称,这将成为人类首个向“纵深宇宙”进发的外太空载人任务,飞行距离预计为500万英里(约合805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20倍。而这一探险将为人类登陆火星奠定基础。 这项任务需要类似于土星V的巨型火箭,它体型庞大,高度超过伦敦的大本钟,上世纪70年代的探月任务就使用了该火箭。NASA透露,宇航员要经过3个月的太空飞行才能到达小行星,计划在上面停留5日,然后返回。这期间,宇航员会受到强烈的宇宙射线辐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 到达小行星后,飞船将直接着陆,宇航员可能会进行短距离的太空行走,并在安全绳的帮助下收集样品。报道称,这一任务得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全力支持,并被认为是能够媲美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的壮举。不过,该计划也令很多专业人士担......阅读全文

美国宇航局计划2025年登陆小行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5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2025年派人登陆小行星,往返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宇航员到达小行星后将提取样品,以分析太阳系的起源。  NASA称,这将成为人类首个向“纵深宇宙”进发的外太空载人任务,飞行距离预计为500万英里(约合805万公里),是地球

美国宇航局计划2025年前载人登陆小行星

月球轨道上的“猎户座”太空船  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正在制定向小行星派遣载人航天器的相关计划。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宣布希望在2025年前实现小行星登陆计划,而美国的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完成“猎户座”太空船载人登陆小行星的可行性研究。宇航员登陆小行星不仅可以作

“小行星之战”开打

  美国宇航局伽利略探测器拍摄的小行星艾达-243的图像 图片来源:NASA/JPL 美国宇航局(NASA)的小行星猎人和企业家、亿万富翁Nathan Myhrvold之间长达一年的口角终于让它通过了评审。 从2016年起,Myhrvold一直认为,NASA猎取太

《中国制造2025》出台

  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19日正式发布,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

俄拟发射航天器撞小行星 防止小行星撞地球

  据美联社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局长12月30日表示,该局拟考虑向一颗“大个子”的小行星发射航天器,将这颗小行星撞离自己的轨道,从而防止它们与地球相撞。   俄航天局局长安纳托里·波米诺夫(Anatoly Perminov)表示,20年后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可能撞击地球,俄方将在近期

NASA展开水下模拟登陆小行星任务

  人类登陆上一颗外太空的小行星究竟有多复杂?不能看1998年的热门影片《世界末日》,而应该看看NASA最新开展的试验。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5月11日消息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个研究小组已开始了模拟登陆小行星的任务,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居然将地点选在水下,沉入巨石来“仿制”小行星。

美“小行星威胁”计划捉襟见肘

  资金投入程度严重不足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上周发布了一份措辞谨慎的报告,对保护地球家园免遭近地天体(NEO)——能够穿越地球轨道并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冲撞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其结论并不乐观。尽管美国国会曾希望到2020年实现确认90%的“城市杀手”——直径等

天问二号预计2025年5月前后发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58.shtm 中新社合肥4月24日电 (记者 马帅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问二号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2023年度中期将转入正样研制

“中国复眼2.0”开工,探测千万公里的小行星

2月14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开工活动在重庆市云阳县举行。此次开工建设的“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作为“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将落地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中洲岛,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

科学家质疑美空间新项目可行性

  为了找到更加简便和廉价的方法登陆深空小行星,NASA已经放弃了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从而为登陆火星作准备的计划。  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项新计划——“捕获”一颗小行星,将其“拖曳”至地月系统展开探测。很多行星科学家对该任务的成功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该任务能以某种方式取得成功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