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设奖清除藻华寻找具有成本效益新技术

由卫星拍摄的湖泊藻华图像 本报讯 去除导致全球水体中有毒藻华的磷对于自然资源保护人员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大沼泽地基金会希望用1000万美元的奖励鼓励具有成本效益的新技术的发展,从而解决这一环境问题。 7月21日,这家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尔梅托湾的基金会正式启动了乔治·巴利水奖,其目标在于以不超过每千克120美元的成本去除水中的磷。 大沼泽地基金会首席科学家Melodie Naja表示:“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但我们相信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具有这样的能力。” 全世界对这项技术的需求十分紧迫。今年5月,佛罗里达州最大的淡水湖奥基乔比湖遭遇了长度达33英里的藻华。不同寻常的强降雨迫使水源地区比以往更早地向奥基乔比湖中排放其他湖泊和河流的水体,以免洪水的发生。而这一过程最终将温暖且富含氮的水体通过圣露西运河排入了奥基乔比湖。 藻华通常是由倾倒大量氮和磷入水的农业径流或污水所引发。然而磷和藻类的去除却是一个漫长且昂贵的过程。以该......阅读全文

磷素超积累藻株可高效回收利用水体磷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14.shtm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研制了一种磷素超积累藻株,能够高效回收利用水体磷素,为实现磷素良性循环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

美设奖清除藻华 寻找具有成本效益新技术

由卫星拍摄的湖泊藻华图像  本报讯 去除导致全球水体中有毒藻华的磷对于自然资源保护人员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大沼泽地基金会希望用1000万美元的奖励鼓励具有成本效益的新技术的发展,从而解决这一环境问题。  7月21日,这家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尔梅托湾的基金会正式启动了乔治·巴利水奖,其目标在于以不超过

蓝藻水华监测指标与致灾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交叉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监测与水华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第一课题研究人员围绕蓝藻水华发生与致灾的关键过程及其监测指标体系,在产毒微囊藻的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藻类种群组成的关系、蓝藻水华情势预判的生物参数与环境指标、微生物作用下的磷循环与蓝藻水

唐丹玲小组探明南海西部藻华斑块状分布原因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博士唐丹玲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风应力驱动的营养盐变化是导致南海西部浮游植物藻华呈斑块状分布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深海研究》。   据介绍,该研究揭示,南海西部春季叶绿素浓度增加,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从75米抬升至 50米,在50~200米深

我科学家发现藻华腐解加速致癌物砷释放

  近年来,太湖等湖泊蓝藻多发、高发牵动人们的心。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颜昌宙研究员团队在太湖重富营养湖区竺山湖长期研究中发现,湖泊富营养化加速水体蓝绿藻的繁殖形成藻华,在藻华腐解过程中还加快、加大致癌物砷的释放。相关科研成果日前在国际环境领域著名期刊《Chemosphere》上在线发表。  砷是一种

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的基础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主持了973计划“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的基础研究”项目结题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孙鸿烈院士等组成,项目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代表参加了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吴庆龙代表项目重点汇报了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水平和创新

如今的环境防治工作中,科学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助手

  “水华”治理难度大,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是打捞、絮凝除藻、生物控藻,这些方法还存在二次污染、进展缓慢等不足。而且,即使现有的藻类都被除去,可水体中的氮、磷、钾等元素都还存在,治标不治本。对于“水华”治理来说,或许预防胜过“灾后重建”。  在如今的环境防治工作中,科学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助手。目前,市场

地球变暖及海洋污染催生藻华现象 伤害人类肠胃或神经

  藻华现象不仅影响海洋生态,更危害人类健康!陆续出现的红潮,又称藻华现象,是大量藻类繁殖的结果,地球变暖及海洋污染都会加速藻华现象,目前遍布地区包括加勒比海、智利等多国海域,其释放的毒素一旦误食,可能会造成人类呼吸道、肠胃、神经等多种病征。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当海水里浮游大

欧洲研究人员利用机器人探解浮游植物藻华现象

   浮游植物藻华是形成北大西洋碳汇效应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现象,由法国维利法兰海洋学实验室研究人员牵头的欧盟“ERC remOcean1”项目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机器人——生物地球化学监测浮标,即能够全年在海洋中采集数据的机器人。研究人员利用首次得到的数据,已经确定了北大西洋春季爆炸性浮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 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的相对丰度,并以这五株实验室纯化的噬藻体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基因组,鉴定了10株尚未培养的噬藻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