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物理世界》评出2016年十大突破

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物理世界》12日公布了评选出的2016年度物理学领域十大突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家团队因“革命性地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而获得年度突破大奖。 今年2月11日,LIGO科学家团队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合并产生,被LIGO位于汉福德和利文斯顿的两台探测器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 《物理世界》编辑哈米什·约翰斯顿说:“LIGO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不可思议。这一发现是黑洞存在的第一个直接证据,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LIGO科学家团队发言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加布里埃拉·冈萨雷斯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这一奖项,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是整个LIGO团队协作的结果。 十大突破由《物理世界》杂志编辑和记者组成的4人小组评出,评判标准包括研究的重要性、成果的先进程度、理论与实验的关联性,以及物理学界的关注度......阅读全文

我国在量子科学领域"领跑"世界 因为有个量子"梦之队

  8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1时40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全面领先。而我国之所以能在量子科学领域“领跑”世界,得益于我们有个量子“梦之队”。  潘建伟:量子通信领航人  “墨子号”发射升空的这一刻,全球科学界的目光都落在46岁的量

《人民日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成果世界瞩目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日前,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这一科学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并评价为“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大亚湾实验的结果可能就是标志着这一领域起飞的时刻。”

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月19日在京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2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

张杰院士卸任上海交大校长 林忠钦院士接任

   2006年11月27日,张杰由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正式当校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交大最年轻的校长。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千名毕业生听不到他们“杰哥”的毕业致辞了。这个“校长保留节目”已持续了整整10个学年。  23日上午,随着中组部任免决定的宣布,张杰院士不再担任上海交大校长,由常务副校长

专访《自然》、《科学》四位主编:他们看好中国科研

  近期,《自然》及旗下44个子刊的主编和资深编辑将齐聚上海,出席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自然科研全球峰会。据介绍,此次峰会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举办地,是因为《自然》全球编辑团队希望增加对中国科研人员的了解与互动。  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科研界的领先者之一,科研数量与质量都有突出的表现。过去20年,我国科研人员

福尔曼:与原子对话的人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纳米尺度系统实验室罗恩·福尔曼教授。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工作,就是与原子对话。”这是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纳米尺度系统实验室原子芯片组罗恩·福尔曼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他领导的科研小组所做工作的概述。   福尔曼教授现在是炙手可热的原子芯片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探寻粒子的奇妙世界

  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BEPC是陶—粲物理能区最先进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实时观测基本粒子对撞产生的“碎片”,研究、探索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发现新粒子。与此同时,这个大科学装置还在生物、材料、物理、化学、环境、能源等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正负电子输运线。  北京市玉泉路上

南京大学马小松: 潜心走入量子世界

  日前,由我国自主制造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今年年底,全球首条量子通信保密专线——“京沪干线”将如期建成,这无疑将把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再度推向新的高潮,也标志着我国的量子通信的科研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描写微观世界的物理理论就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到量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成功:“抠”出来的世界奇迹

科研人员在简陋的山洞实验室里工作。新华社发  美国《科学》杂志评价道,“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大亚湾实验的结果可能就是标志着这一领域起飞的时刻。”就这么一项世界顶级的科研成果,它的花费却仅为国外同等实验装备水平的三分之

潘建伟院士:量子世界里领跑者 操纵微观粒子进入人们生活

   采访潘建伟院士的地点约到了上海,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安排记者采访的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杜先彬老师一再解释:潘院士实在太忙,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之后还要参加中科院的一个重要会议,若不行的话只能“紧盯插空”了。而前一天晚上,潘建伟还在医院检查治疗。  我国也是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2016年

专访菲涅尔奖最新得主陆朝阳:科研是美妙的

  风尘仆仆刚从德国慕尼黑回来的陆朝阳,第一时间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陆朝阳2004年从中科大物理系毕业后加入潘建伟教授的研究组,开始了他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科研历程。研究生期间,陆朝阳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首次制备六光子纠缠等实验,成果入选了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

中微子新振荡:中国物理学界能否摘诺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给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组负责人发来的贺信。  这是在没有灌装闪烁液之前的圆柱形反中微子探测器内部照片。该探测器用于捕捉反中微子产生的微弱闪光。高灵敏的光电倍增管排列在探测器的壁上。  由于粒子物理学在破解宇宙之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所以该研究领域的每一项重大进展都

科学家实现200公里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继去年实现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解决单光子探测系统易被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之后,成功将该系统的安全距离扩展至200公里,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7日出版的《物理评

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

——从人类文明与世界现代化角度看科技革命□何传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编者按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无缘;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路下滑。以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

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何以成为越烧越旺的“创新熔炉”

  日前,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以下简称“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杜江峰教授研究小组的“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突破”荣列其中。这是该实验室自2003年获批筹建以来连续7年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自2003年以来,该实验室

中国诺贝尔即将揭晓,明天他(她)们会得大奖吗?

  明天,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即将揭晓。哪些人可能得到这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呢?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几位科学家,和他们闪耀中国的科研成果。坊间传言其中更有今年诺贝尔奖提名工作。  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两个奖项

北京谱仪实验组:打开寻找奇特态粒子的大门

  编者按: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本报从今天起开设“走基层 看创新——重大科研成果见闻”栏目,报道介绍一批2013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产生的重大成果。  人们对于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的探索,总是永无止境。  在很长一

科学是什么-4-普适

《科学是什么-4-普适》·普适性科学,必须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科学中所表述的自然规律,是适合于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而不是仅仅适合于几个个别事物的性质。所谓“某一类事物”,总是有一定局限范围的,因而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但绝不是几个个案。范围越大越好,科学规律标志该范围内事物的共性。1. 何谓普

潘建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研究方面获突破

  记者今天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相关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成果意味着,我国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相关研究方向上已走在国际最前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理论提出并实验实现超冷原子二维自旋轨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测

中国科大博士生黄璞:俯身科研 认识自然

黄璞  2014年,作为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他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5年前,他被保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  5年来,他多次获奖:2012年,获得中科大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光华奖学金;2013年,获得中科大国家实验室研究生学术论坛报告一等奖、求是奖学金、国家奖学

这些年,我们“追”过的科学家

         近日,由莫腾·泰杜姆执导的电影《模仿游戏》正式在院线与广大中国影迷见面,受到了广泛好评。科学家艾伦·图灵的故事再度受到大众关注。  该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人生,故

白春礼:化学构筑未来生活

  2011年正值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IACS)成立100周年,也适逢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为了纪念化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008年,联合国大会将2011定为“国际化学年”。   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

诺奖得主:极大与极小交叉 理论与手段同重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试图用哲学解释科学,至小即至大,至大即至小。 自1978年访问中国后,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文·温伯格教授再次面向中国公众讲述“极大”与“极小”的宇宙学与粒子物理学的故事,他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设的《科学

空间科学、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先导专项取得重大成果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会上表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据悉,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实施7年以来,中科院共启动实施了17项A类先导专项,24项B类先导专项,目前已有10项通过结

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1、施一公教授的演讲  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

科学家开发出微米级实验装置可观察并控制量子运动

  一个由美、韩、德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观察并控制较大物体的量子运动。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这种技术能进一步放大,有望用来寻找时空构造中的涟漪——引力波。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可以静止下来;而在量子世界,没有东西能真正静止。该研究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

中微子振荡问鼎诺贝尔奖 粒子物理新篇开启

10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潘建伟:“量子梦”托起中国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潘建伟说。  对这位44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来说,“量子梦”始于二十多年前。1992年,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生潘建伟在毕业论文中,不乏莽撞地向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  从普通人的眼光来

人民日报:2012中国科技之“最”

  图为大亚湾实验项目三号实验大厅。 图为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 图为“蛟龙”进行7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 图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准备滑跃起飞。 图为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图为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最玄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