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数千德国科学家无法阅读爱思唯尔论文

元旦起,德国部分机构的研究人员将无法阅读爱思唯尔在线期刊。 数千德国研究人员无法在线阅读荷兰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公司旗下的数百本期刊。日前,双方针对集中订购的谈判搁浅,而且很多德国研究机构似乎决定不会让步,即便这可能让研究人员十分不便。 2014年,一个由数百家高校、技校和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和公共图书馆组成DEAL项目,与爱思唯尔等提供在线期刊的出版商,展开针对德国全国新布局的谈判。与爱思唯尔的正式谈判始于8月,计划签订协议并在2017年1月1日生效。60多家参与机构已经宣布目前的订阅有效期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 但在去年12月2日,负责协调DEAL项目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发布声明称,爱思唯尔的初始报价未达到其开放获取的要求,该公司报价过高。 而在荷兰,虽然去年科研机构支付的爱思唯尔期刊订阅费用比前一年略高,但作为回报,该出版商将荷兰作者出版的10%的的文章放入开放获取行列,到2017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20%,2......阅读全文

开放获取与付费墙的拉锯之战:谁来为传播知识买单?

  一场因“开放获取”引发的“学术战争”已经爆发。  过去两年,由700家德国学术机构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先后向国际学术出版商存续了上百年的付费订阅模式发起冲击。  “开放获取”(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又译作开放存取),意味着研究文献免

JCR:爱思唯尔旗下期刊影响因子显著提高

06年有超过65%的期刊影响因子上升,其中53种居相关领域首位 近日,全球最大的科学、技术及医学出版商爱思唯尔在阿姆斯特丹宣布:根据《2006年期刊引用报告》(JCR),爱思唯尔旗下超过65%的期刊影响因子在2006年中显著提高,其中53种期刊影响因子(IF)位居相关领域首位。 影响因子

Elsevier:品牌源于品质

品牌源于品质 爱思唯尔科技期刊全球总监马丁·唐柯专访  刊根植于所服务的学术共同体,它们就像由编辑、作者和审稿人构成的有机体。学术共同体从期刊中获益的时间有多长,期刊服务学术共同体的时间就有多长。另一方面,学术共同体通过从期刊中获益而提升了期刊的品牌。 ——马丁·唐柯 

数千德国科学家无法阅读爱思唯尔论文

   元旦起,德国部分机构的研究人员将无法阅读爱思唯尔在线期刊。  数千德国研究人员无法在线阅读荷兰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公司旗下的数百本期刊。日前,双方针对集中订购的谈判搁浅,而且很多德国研究机构似乎决定不会让步,即便这可能让研究人员十分不便。  2014年,一个由数百家高校、技校和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体

爱思唯尔发布医学信息平台ClinicalKey

  国际领先医学内容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爱思唯尔(Elsevier)今天(4月11日)正式发布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医学信息平台ClinicalKey。ClinicalKey拥有全球最大的医学信息资源库,涵盖所有临床专科——消除用户对不准确的医学资源的依赖。Clinic

同行评议水太深 填补出版系统漏洞成当务之急

   大部分杂志编辑都知道,邀请一位忙碌的研究人员评议文章有多困难。这也是《酶抑制和药物化学杂志》编辑误让作者——当时就职于韩国东国大学的药用植物研究人员Hyung-In Moon——评审自己文章的原因。  这些评审可能本身并不会受到关注:最有利的是一些有关如何提高论文水平的建议。不同寻常的是他们要

学术好伴侣,怎么成了“问题知网”?

  近期,翟天临事件仍在发酵,不知“知网”为何物的他不仅牵出国内艺人论文造假的问题,也让此前涉嫌学术资源垄断的中国知网(以下简称知网)再次陷入争议。知网,这个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因强势提高服务价格,已多次遭到来自各方尤其是学界的质疑。  鉴于学术数据库的特殊性,其对权威学术资源的版权垄断具

顶尖科技杂志放下“身段” 争抢“知识推送”阵地

  学术期刊的领头羊——自然出版集团,最近走访了不少国内高校,推广属下自然教育集团推出的科学学习社区Scitable网站,以及8月即将推出的大学电子教科书《生物学原理》。  “希望年轻的本科生们大学期间就能在我们的电子社区学习,尽早接触我们的杂志,让青年科学工作者也能够享受到我们的资源”,

两种先进的基于Web2.0的免费研究工具问世

10月23日, 全球最大的科技及医学信息提供商爱思唯尔宣布推出两种全新的基于Web 2.0的免费研究工具:2collab (http://www.2collab.com) 和 Scirus Topic Pages (http://topics.scirus.com),来协助图书馆员和研究人员更好地利

中国科技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活动中心,研发投入增长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科技学术期刊是我国当前科技界的一块短板,我们国家对科技投入了大量资金,除了直接用于基础和应用研究活动外,还要向国外科技期刊支付不少版面费。如何做大做强中国科技期刊,关乎创新型国家建设,本刊

记者暗访揭开“脏”论文操作暗箱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增长。然而,国外期刊撤稿事件频发,也将矛头直指国内第三方机构提供种种论文服务的灰色产业链。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学术论文润色、代投、代写等服务涉及怎样的灰色产业链?如何规范管理?如何让学术界远离“脏”论文的侵蚀?本报就此推出系列调查报道。  20

同行评议能走向透明吗?| Peer Review Week

  数据分析可以增强对科学论文的审查,但出版商必须首先同意公开此类信息。  同行评议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整个学术界每年要花7000万个小时代表学术期刊为同行审稿。这些工作一般没有经济回报,也很少能得到应有的认可。  共享同行评议及其背后的数据有助于期刊杜绝学术出版中的造假、低效和系统性偏见。  

论文编辑网站或瓦解作者服务行业

   Sebastian Eggert打算提交一份会议论文,他意识到一个问题:他本人和研究导师的母语都不是英语,两人在写作与发表论文方面都没有多少经验。但身为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生的Eggert听说过一个网站,在那里,他可以向一位专家支付费用购买文章编辑服务,这个在线市场叫作Peerw

11月王牌聚焦:论文发表那些破事儿

  说起学术圈也不简单,“贵圈”确实很会玩,当然这不仅是指国内学术圈,全世界都一样,但这个月,国内学术圈的论文发表确实“玩出了水平”。首先是两大顶级学府抢发论文事件,然后又有了钻学术期刊网络漏洞空子,同行评审造假集体作案,纷纷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去。  论文抢发事件此前已经被曝光,多个学术

《Nature》150年“科学关键词”大梳理,科研面貌在变化

  《自然》发表特刊,从其150周年历史上发表的40余万篇作品中梳理出科学关键词。科学研究有哪些变化趋势?关键转折在何时?  英国《自然》杂志于11月6日发表其150周年特刊,独家分析考察了从1900年至今,上千本研究期刊的数千万篇科学论文的引用情况和参考文献,从而揭示科学研究的面貌在历史上的改变。

影响因子被严重误用 科学界改革评价标准

旨在帮助图书管理员选择期刊,极具权威性的影响因子如今被广泛误用为研究论文质量的代表。  科学界中被误用最严重的评价标准正在经历一次变革,尽管很多研究人员更希望它完全消失。  信息公司汤森路透表示,自己在影响因子计算上将变得更加透明。近日,该公司发布了超过1.09万本科技期刊的年度排名以及被该名单拒绝

学术数据库免费时代何时来临

  “北大买不起知网,研究者看不起论文”,逐年上涨的论文数据库使用费令学术界叫苦不迭。26日是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让我们探讨一下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解决商业数据库“坐地起价”之怪现状。  学术资源的“商业化”  本月初,北京大学官网发布了通知,称因中国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将停用“中国知

挖一下,让全世界免费读NSC 他的梦想能否成真?

  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正在印度悄无声息地建立,有望让免费的论文挖掘成为可能——但是,这合法么?  Carl Malamud正在发起一场运动,他要解放被付费墙封锁住的信息,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此前几十年,他致力于公开那些受版权保护的法律文件,无论是建筑规范还是庭审记录。他认为这些文档代表了公有领域的

117篇论文被撤稿:第三方中介机构扮演重要角色

  “论文造假”的舆论风暴又起。  12月12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召开的2016年“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上,曝出2015年国际著名学术刊物撤销论文的重磅消息。  据通报,自2015年3月开始,《英国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爱思唯尔》《自然》等国际出版集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