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项目结题

今天(1月4日),记者从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获悉,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日前顺利结题。该项目历时三年,在月球科学、地球等离子体层、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 为推进“嫦娥三号”任务科学探测数据的应用和研究,力争出好成果、快出成果,中科院在“嫦娥三号”任务执行前集中全国优势力量组建了由科学家系统、科学仪器研制单位技术人员和负责科学探测数据处理的地面应用系统技术人员组成的5个科学应用核心团队,并设立“‘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重点部署项目。 项目实施中,科学家建立了光学相机探测数据处理方法和地形重构模型,实现了着陆区与巡视区影像全景镶嵌,分辨率最高达0.02米;通过获取着陆区上万个撞击坑的分布规律,科学家解释了行星演化历史,为月表地质单元地质年龄的判定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获得了探测点的精确物质成分信息,并发现了一种新的岩石类型,其具有极......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报:托起“嫦娥”的中科院人

嫦娥三号任务器地正样对接试验。 地面应用系统嫦娥三号任务演练。   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发射时,中国科学院嫦娥三号任务有效载荷发射场试验队队员们聚在一起,看着火箭缓缓上升,欣慰地鼓掌庆祝。回忆起这三个多月的日子,有效载荷发射场试验队队长庞红勋感慨良多:“个中艰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理解。”  

中国将公布嫦娥工程所摄月球照片

中国探月工程在线访谈实录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系统专家做客国防科工委政府门户网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国探月网 (www.clep.org.cn),围绕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欧阳自远:“嫦娥一号”科学研究工作交出较完美答卷

质量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和月球标准基础地图、精度和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独特的近月空间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离子数据……  从2007年顺利升空至今,“嫦娥一号”一直是一颗举世瞩目的耀眼“明星”,而随着各项科学探测数据和成果陆续出炉,各国科学家对“嫦娥一号”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  6月3

“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开花结果阶段

“要动员全国的科研力量,资源共享,把嫦娥一号获取的科学探测数据毫无遗漏地分发给全国科学家研究与应用,进而实现绕月探测工程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科学产出。”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主任欧阳自远,不止一次对《科学时报》记者说这句话。在7月8日举行的绕月探

从航天可视化到可视化航天

  自9月28日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历时12天的紧张工作中,石家庄铁道大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正旭教授及刘展威、佟宽章、王威4人圆满地完成了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前期任务。向全球展现了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实时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视化,现在是可视化航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

欧阳自远:嫦娥五号将实现从月面起飞 绕月飞行

  “嫦娥”探月的关键一步   中国探月“三年一会”,在这个冬天如期而至。   继2007年嫦娥一号,2010年嫦娥二号完成奔月之旅后,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携带中国第一辆登月车飞向月宫。   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却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中国是否进行载人登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我国有望在2013年实现火星探测器发射

我国已具备自主火星探测能力,有望在2013年实现火星探测器发射。  这是记者从10月21日举行的CAST空间技术论坛上获悉的。当日,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CAST空间技术论坛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我国航天领域的主要专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讨我国自主火星探测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认为:“

201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高新成果比比皆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国科技界把攒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评委会只得忍痛割爱。   由科技工作者、资深科技记者和广大读者评选出来的2013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坚持以往的全面视

这一年,新发现颠覆传统认知

  科学家追寻百年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有了新的答案,为科技界服役130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面临退休,从航天到地球四极,2018年,新技术助力的科学新发现,不断颠覆着人类已有的认知。深空探测开启新旅程  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欧阳自远院士点评中日印探月工程

“嫦娥一号”拍摄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图将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处,“嫦娥一号”正在围绕月球按预定轨道绕月运行,与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发射的月球卫星“KAGUYA”(月亮女神)号,而一个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号”将从他们的娘家——地球出发,来与她们做伴。  欧阳

“新视野号”钱花在了刀刃上

   “新视野号”拍摄到的冥王星   本报讯(记者甘晓)北京时间7月14日晚,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行星际旅行,首次近距离飞越冥王星,还将首次探测太阳系中的一片新大陆——“柯依伯带”。(相关报道见第2版)  在中国科学家看来,“新视野号”是太阳系探测中的里程碑,无论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近日揭晓。高星、罗俊、孙强、林鸣、马宗义、赵卫、曹则贤、刘自鸿、徐立、张昌武等10人当选。  这项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评出2018年度人们心目中的“知识英雄”。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至今

攀登国际行星科学的“高峰”

——记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设备 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供图  无论是勾起我们回忆的天文馆穹幕电影院,还是地理课本上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与神秘的“火星人”,都是人们对天文学的最初认识和向往,也成为了许多人童年时代的励志来源。天文学,神秘而新奇,它仿佛离我们如此之远,又好像近在咫尺……  潜

天舟一号装了啥“硬货”

  电光火石,轰隆巨响,划破了琼州的夜。  4月20日19点41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着长征七号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的成功上天,意味着中国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打响。  天舟一号所肩负的任务,除了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试验、实施推进剂

王建宇:做个实现“科学梦想”的工程总师

在实验室工作中的王建宇。   比起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研究员王建宇觉得自己更像一个科学工程师。科学家的任务是发现一个个科学原理,而他的目标是通过攻克一个个前沿技术难题,把科学家的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中国的光电设备遨游太空,

2019年,全球科学成果突破层出不穷

图① DNA具有持久性和存储海量信息的能力,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可利用其持久性进行存储。图②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的照片显示,棉花的种子有发芽的迹象。新华社发图③ 英特尔公司Pohoiki Beach芯片系统。图④ 《科学》杂志封面刊登了由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肺气囊模型。图⑤ 五夸

嫦娥二号向深空挺进

  严俊坐在中国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运控大厅里,桌上摆了一个闪闪发亮的卫星模型。此刻,这位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和他心爱的嫦娥二号,相隔150万公里。   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飞离月球,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始了新的使命。   在人类127次探月活动中,嫦娥二号不是最早的一次,却是走得最远的一

一文了解2019科技大事件

   科技改变生活。这一年,各国科学家又让科学的脚步再次向前迈进。棉花种子在月球发出第一株嫩芽,室温下气态二氧化碳首次转化为碳电池,最轻中微子的质量被算出,3D打印出会呼吸的人体器官……尽管这其中的具体原理有些高深莫测、晦涩难懂,但不得不说,它们刷新了我们的认知,而这些发现,也正在或终将切切实实地影

欧阳自远:“嫦娥一号”数据可用十年

  由科技部支持的国家863计划“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应用与研究”重点项目9月28日通过验收。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一号”任务至此才算圆满完成,该卫星获取的数据足够让科学家研究10年。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其搭载的8台有效载荷获取了大量探测数据。2

2011分析测试行业精彩回顾

  2011岁末网友们盘点了很多热词,比如:控/hold住、伤不起、起云剂、虎妈、政务微博、北京精神、走转改、微电影、加名税、淘宝体、云电视等新词汇。媒体也评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涝的极端天气、7.23动车事故、小悦悦与路人、校车事件、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建党90周年、‘十二五’开局、天宫

人民日报:2012中国科技之“最”

  图为大亚湾实验项目三号实验大厅。 图为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 图为“蛟龙”进行7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 图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准备滑跃起飞。 图为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图为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最玄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

紫金山天文台等揭示图塔蒂斯小行星表面碎石分布特征

  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于11月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季江徽课题组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黄江川、澳门科技大学与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叶永烜、美国西南研究所博士Simone Marchi等

嫦娥二号发射进入待命加注发射阶段

9月12日,承载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完成测试后运抵发射工位。工作人员将长征三号丙火箭固定在发射塔内。固定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三号丙火箭。  9月2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已被完全包裹在9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内,塔架内部正进行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截至记者发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搞创新一定要耐住寂寞 两院院士热议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习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三、发展人口健康技术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部署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