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澳高校共建实验室研究清洁能源

4日,来自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张山青教授,昆士兰大学王连洲教授、闫澄教授,莫纳什大学蒋绪川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侯仰龙等五位研究清洁能源的专家学者齐聚岭南师范学院,参与在该校建立的“中澳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举办研讨会为实验室建设出谋献策。 该实验室由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联合共建,这是格里菲斯大学在国内高校联合建立的第一所清洁能源材料实验室。格里菲斯大学成立于1971年,目前排名位居澳大利亚高校前十,清洁能源是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重点和优势学科。 “选择与岭南师范学院合作,是因为该校在这方面具有优质的人才资源,双方的合作能组成一个很好的研究团队。”张山青表示,实验室的建立,主要是围绕绿色电池电极材料与生产新工艺研发、新型光电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等清洁能源领域关键技术展开应用研究,依据市场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化和产业化。 “实验室瞄准清洁能源材料的核心技......阅读全文

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新材料

  在节能环保 清洁能源及新材料领域,美国有技术,中国有市场,优势互补非常明显,中美最有可能获得突破性合作,是受益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最为清晰的三大产业。《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对这三大产业上市公司仔细分析,从中挖掘弱市中的“生机”。   优势互补 节能环保技术合作迎突破   中美好像“

清洁能源新材料研发中心上海挂牌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入驻浦东科技园仪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内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标志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全国工商联副

光活化纳米材料将成为清洁能源关键

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为氢经济设计了一种关键的光活化纳米材料。仅使用廉价的原材料,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可扩展的催化剂,只需要光的力量就能将氨转化为清洁燃烧的氢燃料。这一发现为可持续的、低成本的氢气铺平了道路,这种氢气可以在当地生产,而不是在大规模的集中式工厂生产。这项研究于11月24日发表在《科学》杂

中意合作共建首个清洁能源实验室

  由河南工业大学和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的郑州市(中意合作)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9月9日起正式开始运作,实验室设在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主要从事高效蓄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工作。这是省会建立的首个清洁能源实验室。  “该实验室的中方研究人员主要来自河南工大材料学院和化工学院,意方研究人员来自

首家以民企为主清洁能源新材料研发中心成立

  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入驻浦东科技园仪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标志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中科院上海高研院通过与中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近20个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交叉前沿与先进材料

筹建现代物理与清洁能源广东实验室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章玉接受采访。 记者张荟婷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日前,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把手”系列访谈

中澳高校共建实验室研究清洁能源

  4日,来自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张山青教授,昆士兰大学王连洲教授、闫澄教授,莫纳什大学蒋绪川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侯仰龙等五位研究清洁能源的专家学者齐聚岭南师范学院,参与在该校建立的“中澳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举办研讨会为实验室建设出谋献策。  该实验室由澳大利亚格里

福建清洁能源比重达50% 加速迈入清洁能源大省

  缺油缺气少煤的福建,凭借地理优势,加上清洁能源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正由昔日能源自然储备“小省”蜕变为清洁能源“大省”。  记者28日从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公司获悉,截至2014年底,福建全省电源装机将达4431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的比重达到50%,已经提前超额实现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

2030年,35%能源应为清洁能源

  欧洲的立法者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将大大提振有关欧盟清洁能源的雄心。 法国的海上风力涡轮机 图片来源:Loic Venance/AFP/Getty Images   欧洲议会日前表示,到2030年,欧盟能源消耗的1/3以上应来自于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现有目标仅略高于1

能源论坛探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

  今天,由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能源论坛在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周济指出,中国的能源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我们应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确保国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