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中国学者首获地理学诺贝尔奖

记者1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拟将2017年维加奖授予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以表彰其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 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理学科学家进行海选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姚檀栋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获此荣誉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1878年至1880年间,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在率领“维加号”首次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部,完成环绕欧亚大陆的历史性航行。此后,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专门设立维加奖。 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牵头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汇聚了该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是一项全球知名的科学计划。 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阅读全文

全球首个冰川微生物数据库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和“亚洲水塔”。除南北极外,它是全球最大的冰川分布区,现有冰川2万条以上,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也是我国及亚洲20亿人赖以生存的十多条大江大河的源头。青藏高原冰川是微生物的天然存储器,封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微生物。 现在,中国科学家构建的

中国科学家建立全球首个冰川微生物数据库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和“亚洲水塔”。除南北极外,它是全球最大的冰川分布区,现有冰川2万条以上,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也是我国及亚洲20亿人赖以生存的十多条大江大河的源头。青藏高原冰川是微生物的天然存储器,封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微生物。   现在,中国科学家构建的全球首个青藏高原冰川微生物

青藏高原所贡嘎山海螺沟全新世冰川前进与气候研究进展

  冰川前进和后退所留下的地貌特征为重建古冰川规模大小以及推测当时的古气候信息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冰川地貌的年代学研究上,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可以为古冰川的定量重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冰川的模拟模型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定量重建古冰川以及从冰川地貌本身直接推断冰期古气候的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大气和冰川中黑碳来源研究获进展

  8月2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康世昌课题组与瑞典斯特哥尔摩大学合作研究论文Sources of black carbon to the Himal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  如果这个季节去西藏,站在拉萨河谷,可以看到两侧山坡上的青草已经长到了山顶,回到30年前,人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海拔超过8800米,构成全球独一无二的“第三极”主体骨架,也是地球独特

青藏高原冰冻圈吸光性杂质及其影响研究获进展

  大气中吸光性气溶胶(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够加热大气层,导致区域和全球变暖,加剧冰冻圈消融。雪冰中吸光性杂质也被认为是近期青藏高原冰冻圈加速消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影响程度和空间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

青藏高原冰冻圈吸光性杂质及其影响研究获进展

  大气中吸光性气溶胶(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够加热大气层,导致区域和全球变暖,加剧冰冻圈消融。雪冰中吸光性杂质也被认为是近期青藏高原冰冻圈加速消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影响程度和空间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雪冰中“糖”含量影响因素

  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课题组与合作者一起,在藏东南地区冰川雪冰中左旋葡聚糖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面获新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大气科学进展》上。  青藏高原地区冰川雪冰中左旋葡聚糖含量主要受到了生物质燃烧排放源、烟尘气溶胶传输过程中的沉降和降解

青藏高原雪冰微塑料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30_4782999.shtml   微塑料在全球范围内的海洋和陆地环境存在。在北极的积雪和远离人类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发现微塑,证实偏远地区的微塑料可以通过大气传输而来。前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地区受到南亚、中亚等大气

康世昌团队揭示微塑料大气传输运移规律

  微塑料在全球范围内的海洋和陆地环境存在。在北极的积雪和远离人类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发现微塑,证实偏远地区的微塑料可以通过大气传输而来。前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地区受到南亚、中亚等大气污染物跨境传输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冰川远离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论证微塑料大气传输的理想场所,其微塑料的赋存和来源对了解微塑料在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主要河源区径流未来可能呈增加趋势

  青藏高原是亚洲主要大河的发源地并且是地球上除南极北极外的第三大冰川集结区。伴随着全球升温,高原上的冰川正呈现出总体退缩的态势。高原上持续的升温和冰川退缩对下游生态和数十亿人口的供水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而已有的青藏高原径流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主要集中在印

徐柏青小组:黑碳沉降导致青藏高原雪融加速

印度洋上空的污染物对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化负有直接责任——这是来自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的结论。这篇题为《棕色云增暖南亚》(Brown haze ‘heating up’ South Asia,《自然》2007年8月)的论文曾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科学家近年对青藏高原的冰芯研究进

科学家解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看点

  壮美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世界最后一方净土,蕴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密码和无数有待探寻的奥秘。  时隔四十余年,我国17日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性科考。首先拉开帷幕的是江湖源考察,科考队员将兵分四路,重点对长江源头区域和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错区域进行观测研究。  “第一次是‘

寒旱所-东昆仑山玉珠峰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的组成特征

  人类活动对地球大气的污染是多方面的,而痕量元素的污染是其中之一。研究发现,早在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有色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就导致北半球局部大气受到痕量元素的污染。在1980年和1990年间格陵兰雪冰中Pb的浓度降低了7.5倍,同期Cd和Zn的浓度减小了2.5倍。加拿大北极D

前沿对话|气候变化威胁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对下游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的生存发展有深远影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也是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       8月15日,一篇题为《气候变化威胁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Climate change threatens terrestria

有这么一群青年科学家,他们在世界屋脊一见如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714.shtm 编者按: 在青藏高原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上,孕育了山峰、冰川、江河、湖泊、草原等独特“生命”。一直以来,青藏高原相关研究都是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领域和国家层面的重大科技任务。一代

菊科绢毛苣属等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获进展

昆明植物所菊科绢毛苣属、肉菊属与合头菊属的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CB4116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25004, 40930209, 31000101)等项目的资助

青藏高原不能承受温暖之重-祁连山美景消失殆尽

    全球气候变暖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已经并且正在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积雪消失……青藏高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灾区”。   “过去,这湖边上的山上终年都有积雪,七八月份也不化。放羊时,白的雪映着太阳,耀人的眼睛。现在山顶好久看

孙鸿烈:全球变暖给青藏高原带来正负两方面影响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青藏高原变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日前说,冰川、冻土的融化将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孙鸿烈院士是于8月5日晚间,向正在西藏自治区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汇报工作时说这番话的。此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等19人组成的考

青藏高原冰芯库:研究第三极气候环境变化的钥匙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监测亚洲水塔的动态变化,是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任务之一。而采集冰芯等冰雪样品,是其重要手段。位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的青藏高原冰芯库,好比是研究第三极气候环境变化的钥匙。  记者跟随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走进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大数据助力“第三极”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它不仅孕育了亚洲几大河流,被称为“亚洲水塔”,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因此,青藏高原科学数据的整理和共享,对于科学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的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下称数据中心)就是这样一个汇

全球变暖正在融化我们的冰川-1950年代以来萎缩18%

  历时八年科学调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前发布了《第二次冰川编目》,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川分布大国中首个实现两次冰川编目的国家。  此次发布的中国冰川编目是在2006年启动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成果。在专家组组长秦大河的指导及项目负责人刘时银研究员的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新春佳节,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之间,副研究员董慧科正小心翼翼地在一堆沙石碎粒里寻找一些东西,连眼都不敢眨。  “我在找青藏高原上粒径范围为10微米到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趁着喘息的空当,董慧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道。

“世界屋脊”拿什么破解气候密码?

我国科考队员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   前不久,重庆遭遇62年来单日最大暴雨袭击。专家分析认为,大气环流在遭遇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这两个大的地形时,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而导致暴雨产生。专家表示,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加上处于季风和西风带的交汇处,因此,青藏高原既是天气系统

康世昌:希望获取更多基础数据准确预估冰川变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02.shtm 2023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正在进行,共有5支科考分队13个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齐聚珠峰地区,围绕水、生态和人类活动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

无人船无人机加持-再探“地球第三极”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被称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6月17日,江湖源综合科考队从拉萨启程,标志着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正式启动。这是时隔40余年后,我国再次对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综合性科考。  18日,江湖源综合科考协调组组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电话

邬光剑:用“芯”解读亚洲水塔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杨 雪在办公室见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邬光剑时,他正在为去普若岗日冰川考察做准备。“这个冰川位于羌塘的核心区,该保护区边缘有沙漠,分析它冰芯里的粉尘,还需要去采集一些表土和局地样品。”邬光剑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已持续五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

青藏高原西部花粉记录揭示晚全新世亚洲季风移动路径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储存了地球上除两极以外的大部分冰川资源,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近年来,由于高原冰川的快速消融,其水汽的来源及影响因子等问题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  青藏高原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以及西昆仑发育有许多大型冰川(如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川等)。近十年到百年

铁氧化物的矿物组成、光学特征与环境意义研究获进展

  20世纪以来,全球多数山地冰川出现退缩,且近期呈现加剧趋势,尤其在我国青藏高原更为明显。山地冰川特别是其消融区表面往往存在大量暗色吸光杂质(图1),即冰尘(Cryoconite)。冰尘组成相对复杂,包括矿物沙尘颗粒、黑碳、有机质及微生物等。冰尘能够降低冰川表面反照率,吸收更多太阳辐射,从而成为影

昆明动物所揭示影响中国南方山区物种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古地质和古气候变迁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例如,影响北美洲和欧洲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然而中国南方孕育着复杂的地形,第四纪时并没有发育大规模的冰川,气候波动对于该地区生物的影响希待探究。另外,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造成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和水系的巨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