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21.5%

1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16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胡文辉介绍,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授权发明专利40.4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0.2万件,较2015年增长了3.9万件,同比增长14.5%。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27.6万件,占91.4%;非职务发明为2.6万件,占8.6%。 据统计,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依次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906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405件)、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4197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3941件)、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3778件)、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69件)、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3299件)、北京小米......阅读全文

西安光机所三项发明专利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三项发明专利于近期相继获得授权。包括“激光信噪比探测装置(专利号200810188555。8)”、“高分辨率三维干涉型成像光谱图像空间三维快速显示方法(专利号200910311815。0)”、“抑制大镜面像散变形的支撑装调方法(专利号200810151131。4)”。

发明专利申请 优先审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对符合条件的发明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自优先审查请求获得同意之日起一年内结案。   可以予以优先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包括:   1.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的重要专利申请;   2.涉及低碳技术、节约资源等

过程工程所获国际发明专利

过程工程所“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扰流型复合构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气体净化课题组发明的“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扰流型复合构件”专利,于近日获得美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权。   循环流化床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环保

双星自动造型机获发明专利

  近日,双星铸机公司双面模板水平分型自动造型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双面模板水平分型自动造型机是双星铸机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自动化造型机,改变了目前国内使用的造型机多为人工手动有箱造型的现状,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机采用全新设计,具有造型精度高、造型周期短、砂型合格率高、能耗低等

有害螺类防治应用获发明专利

  5月16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徐良雄、魏孝义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β-间二羟基苯甲酸大环内酯衍生物在有害螺类防治中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110207371.3)。   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类的统称,在海水、淡水和陆地上广泛分布,种类繁多,其中许多螺类可供人们食用或用作饲

西安光机所获日本发明专利授权

西安光机所“多数据率兼容型超高速自适应全光数据包速率倍增方法”获日本发明专利授权  6月3日获悉,由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建国、赵卫、谢小平完成的“多数据率兼容型超高速自适应全光数据包速率倍增方法”项目在日本获发明专利授权。这是西安光机所近二十年来第二项在国外授权的专利。   随着互联

对虾室内养殖试验装置获得发明专利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张喆等人完成的“一种对虾室内养殖试验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该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对虾室内养殖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端盖组件和养殖容器;所述养殖容器为上端敞口的透明容器,所述端盖组件由框架和网孔口径在两厘米以下的黑色纱网构成,所述框架适配于养殖

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百万件

  我国第100万号授权发明专利签发证书仪式16日在京举行。据了解,自1986年授权首件发明专利,我国仅用26年时间便实现了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到100万件的目标,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耗时最短的国家。   据了解,此次签发的第100万号授权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虚拟玉米叶片模型可控面元划分方法”,该

有害螺类防治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徐良雄、魏孝义等完成的“一种β-间二羟基苯甲酸大环内酯衍生物在有害螺类防治中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类的统称,在海水、淡水和陆地上广泛分布,种类繁多,其中许多螺类可供人们食用或用作饲料、饵料,但许多螺类也是多种人、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

丙烯/1-丁烯共聚方法获发明专利

  5月3日,由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开发的一种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突破了现有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制备技术中,气相聚合方法只适用于气相法聚丙烯装置的局限性,同时弥补了采用惰性溶剂聚合产品后处理过程繁琐的不足,适用于本体聚合聚丙烯装置生产共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