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武汉病毒所举办生物学与病毒学基础知识培训

为了帮助研究所支撑与管理岗位的职工更好地理解病毒学领域的工作任务,提高生物学素质,理解病毒学知识,适应岗位要求,重视职业安全,4月14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举办了职工“生物学与病毒学基础知识培训”,邀请武汉大学医学院杨占秋教授来所讲授医学与病毒学相关课程。 本次讲座中,杨占秋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医学病毒相关知识,包括不同病毒的发现、形态、致病力、感染与控制等,并强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原则。杨占秋教授系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临床与分子病毒学(包括分子流行病学与抗病毒治疗、病毒感染与免疫、病毒诊断及抗病毒药物研究等)。 将公共卫生与医学知识引进本所职工教学讲座,这一积极尝试得到学员们的认可和支持,使大家对病毒学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讲座结束后,武汉病毒所有关专家与授课老师进行了交流。 ......阅读全文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3月16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独立或合作取得的5项科学进展入选,分别是:基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植物雌雄配子体识别的分子机制、精子tsRNAs可作为记忆载体介导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MECP2转基因猴的类自闭

糖丸背后的真故事 只有科学,没有悲情

   被网友们亲切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去世了,许多媒体纷纷写文章纪念。对于顾方舟团队在研制糖丸临床检验阶段的故事,很多媒体有如下描述: 1961年,顾方舟向周恩来总理汇报  “为了孩子,他选择豁出去!历尽千辛万苦,第一批脊髓灰质炎疫苗终于生产出来并在猴子身上实验成功!但问题来了,在猴子

朊病毒扩散 淋巴结是关键

在最新的《BMC Veterinary Research》的网络版上,一篇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淋巴结是少量朊病毒传播到神经系统的关键所在。 朊病毒是导致羊搔痒症和人类克雅氏症的病原。尽管局部的淋巴结对于神经系统感染大量朊病毒并没有明显影响。但研究人员表示,目前还不能排除其它可能,即淋巴结与朊病毒在

清华联合团队曝光“新冠病毒”3D高清结构照

  对人类来说,新冠病毒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它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同属冠状病毒大家庭,是过去18年里第三种导致人类大规模感染的冠状病毒。然而,冠状病毒到底长什么样,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1月21日,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赛实验室和奥地

免疫系统如何清除病毒?湖大科研团队有新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病毒感染有自限性。这个自限性就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然而免疫系统究竟是如何去清除病毒的,在科学界仍是一个谜。近日,湖南大学生物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所团队新发现了一种免疫抵抗RNA病毒的工作机制,揭示了蛋白质TRIM21通过调控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参与先

免疫系统如何清除病毒?湖南大学科研团队有新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病毒感染有自限性。这个自限性就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然而免疫系统究竟是如何去清除病毒的,在科学界仍是一个谜。近日,湖南大学生物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所团队新发现了一种免疫抵抗RNA病毒的工作机制,揭示了蛋白质TRIM21通过调控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参与

《科学》:美科学家鉴别出抑制HIV病毒基因

美国科学家近日鉴别出了一个会影响某种抗体产生的基因,这种抗体能抑制HIV病毒。这一新发现有可能刺激产生新的HIV疫苗,从而在人体中产生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抵御HIV病毒。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5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197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

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组织嗜性分析

  今年3月以来, 我国上海、安徽以及江浙地区先后出现散发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病例, 病原学及基因溯源结果显示, 导致此次疫情的病原体 H7N9 禽流感病毒为一种全新的重配病毒。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组织嗜性特征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解析,

看得见的蛋白互作新技术Duolink PLA

  现今,科技发展的齿轮正在高速运转,每隔2-3年就会出现一个重大的技术变革引领生命科学走向更精细、更微观、更真实的水平,这其中也包括蛋白的研究。在疾病的致病机理、分子机制、信号通路、药物筛选以及新型诊断标志物的发现中,传统的蛋白研究“金标准”方法如Co-IP、Western blot、ELISA、

刘昌孝:认识SARS-CoV-2,抗病新药研发策略该从“何”说起

  过去100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让世人密切关注未来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计有数千万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现在拥有比一个世纪前更好的干预措施,季节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预防。每年需要接种或选择接种的人所占比例较小。世界上还有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细菌

新型化合物或有望治疗多种类型的人类疾病

  科学家们最早在开发一种药物或化合物时往往只是针对治疗或改善某一种疾病,然而,随着研究者们深入的研究或偶然间的研究发现,他们才意识到这些药物/化合物或许还有别的用处,能够治疗其它多种类型的疾病,比如说研究人员就发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不仅能够治疗镰状细胞病和β地中海贫血,还能够有效杀灭癌细胞

昆明理工大学夏雪山教授到昆明动物所做学术报告

  11月23日,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计算生物与医学生态学研究组”负责人马占山研究员的邀请,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夏雪山教授到昆明动物研究所作了关于“流行病的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学术报告。   夏雪山教授首先从HIV、HCV、GBV-C和HBV四大流行病的起源、进化

研究解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跨种传播机制

  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个有囊膜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的RNA病毒。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流感大流行事件以及散发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人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

新型冠状病毒暂不会大范围流行

  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现阶段传播能力尚不足以引发大范围流行病,但不排除病毒发生变异或人群大量聚集的情况下病毒传播能力增强的可能性。   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流行病学专家阿诺·丰塔内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对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引发大范围流行病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他们对全球截至2013年

终于知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怎样跨种传播了

  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个有囊膜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的RNA病毒。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流感大流行事件以及散发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人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

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中国科学家禽流感病毒研究成果

  5月1日和5月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和Science(《科学》)分别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科技人员关于H7N9病毒溯源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跨种间传播机制研究的两项重要成果。   高致病性流感病毒溯源和跨种传播机制研究是流感疫情

饶毅:中国需要更多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科学家

“我不认为化学奖委员会评价科学的水平比我高” 10月6日,《科学时报》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题为《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的文章,介绍了荧光蛋白的发现经过。两天后,对这项工作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下村修、钱永健和沙尔菲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无独有偶,6年前,2002

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神经所杨辉研究员学术抄袭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80后明星教授杨辉学术抄袭、造假。  付向东,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担任细胞和分子医学系教授,武汉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聘任岗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生导师。1957年11月7日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病毒学

GEN:40岁以下的生物制药“大神”TOP10(张锋、刘宇辰……)

5月21日,GEN网站发布了“Top 10 Under 40”榜单,评选出了10位40岁以下的生物制药研究和商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除了大家所熟知的CRISPR先驱张锋,中国青年科学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研究员刘宇辰也入选了该榜单。以下是10位入选者的相关介绍:Feng Zhang

新冠病毒是不是实验室泄露?科学家给出了新依据

  专家对新冠病毒基因组的两大显著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分析提供了大量证据推论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是实验室基因工程制造的病毒,而应该是病毒自然进化的产物。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疫情当头,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来自实验室泄露的传闻此起彼伏。  日前,5位国外科学家在病

这所一流大学,要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P3实验室

  9月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聘院士金宁一受邀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方案、P3实验室建设方案及“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等工作进行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涌教授,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参加。图片

浙大新增4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简介

    稻草、树叶、废木材……在农村甚至城市的大街上都随处可见。把这不值钱的东西变“汽油”, 似乎像“点石成金”的天方夜谭。可浙江大学有一位教授为此专门研究了十几年,最近他的项目被列入2007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他本人也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一起受聘为

2011年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名单公布

  2011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评选工作已经结束。为增强评选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现将评选产生的 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自2011年11月16日算起)。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农业部人事劳动 司、科技教育司反映。反映问题要真实客

微生物所揭示D型流感病毒入侵机制

  流感病毒是重要的病原体之一,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之前流感病毒一直分为A、B和C三个类型,从2011年起科学家陆续在猪和牛体内分离到新的流感病毒,由于此新病毒与A、B、C型流感病毒差异很大,被定义为新的D型流感病毒。新发现的D型流感病毒与C型流感病毒最为相似,但不能

不可能!美国学者驳斥新冠病毒“人工合成”论

   2月18日和19日,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具体如下:  • 美国学者发文反驳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阴谋论,表示SARS-CoV-2不是实验室工程制造、泄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进化的产物。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领衔发表的最新论文,认为呼吸道病

关于埃博拉的几点疑问

   对于世界绝大部分人而言,非洲暴发的埃博拉疫情背后的病毒似乎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但Leslie Lobel认为人们将很快知道它的“身世”。  2012年,Lobel和一个研究小组花费6个月时间在乌干达研究埃博拉和相关病毒。在研究过程中,这些病原体在中非引发了至少4次独立的埃博拉疫情暴发,感染了

水生所发现基因组可编码藻胆体降解蛋白的无尾噬藻体

  噬藻体是侵染蓝藻的病毒。噬藻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蓝藻高度专一的致死性感染,可调节控制水华蓝藻的密度与种群结构,减少蓝藻水华的形成与危害,有助于蓝藻细胞溶解物参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作为一种潜在控制有害蓝藻水华的生物效应因子,噬藻体成为水生病毒学和水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对象。   近日

高福院士最新Cell文章:先后多篇顶级论文的研究热点

  寨卡病毒困扰全球,近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Zika Virus Causes Testis Damage and Leads to Male Infertility in Mice”的文章,表明寨卡病毒能诱导睾丸和附睾发生炎症反应,并指出在某些条件下,寨卡病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在清晰“成像”

勇于进取的生物物理所队伍智慧的“脑”已运转起来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创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讨会”召开,与会的近100位所长就像各路征战的将领般云集北京,从党和国家赋予中科院的战略定位出发,围绕事关我国科技事业长远发展和“创新2020”深入实施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

上海有机所等揭示硫肽类抗生素抗胞内菌感染的作用机制

  感染性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第二大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疾病,由于抗生素滥用等原因,临床耐药菌的不断产生使得这一现状更为严峻,尤其是由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治疗更加困难。目前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慢于临床中耐药菌的产生速度,每当推出一种能够临床安全应用的抗生素,很快就能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