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埃博拉的几点疑问

对于世界绝大部分人而言,非洲暴发的埃博拉疫情背后的病毒似乎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但Leslie Lobel认为人们将很快知道它的“身世”。 2012年,Lobel和一个研究小组花费6个月时间在乌干达研究埃博拉和相关病毒。在研究过程中,这些病原体在中非引发了至少4次独立的埃博拉疫情暴发,感染了100多人。作为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病毒学家,Lobel认为,这些暴发就像大地震前的小颤动。“我们都说,有事要发生,有大事要发生。”他说。 跟Lobel一样,其他科学家也曾预测这些病毒终有一天会引发大规模疫情,而现在非洲埃博拉暴发证明他们是对的。实际上,科学家提及的“埃博拉病毒”包括5种密切相关的病毒。而引发此次疫情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更被普遍称为“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连同马尔堡病毒和Lloviu病毒组成了线状病毒。所有这些线状病毒都有共同结构,大部分能够引发致命出血热。 2001年美国遭受炭疽热袭击后,针对这些曾被忽略的病......阅读全文

埃博拉病毒专家呼吁欧洲组建反埃博拉病毒军队

   据法新社12月26日报道,一个研究埃博拉病毒的微生物学家称,如果欧洲不像美国那样把病毒当成“国家安全问题”来重视,那么欧洲会很容易被病毒攻击。   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主任彼特•皮奥特称(Peter Piot):“我们没有重视病毒,而我们的不重视导致我们变得很脆弱。”在英国《独立日报》的

埃博拉病毒致病效应研究获进展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对人类最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细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达的致病效应。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华林学科组介绍,埃博拉病毒可编码多种形式的糖蛋白,但是

新研究弄清埃博拉病毒基本构造

10月19日电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弄清了埃博拉病毒的基本构造,有望用于研发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药物。 埃博拉出血热致死率很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是细长型病毒,RNA(核糖核酸)缠绕在大量的核蛋白周围形成螺旋状构造,在感染细胞后,可以抵抗细胞内的分解酶。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

Lancet: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8月19日,Lancet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对目前埃博拉病毒疫苗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试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知识空白。根据Clinicaltrials.gov的信息,目前有36项埃博拉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已经结束,另外还有14项正在进行当中。其中Rvsv-ZEBOV病毒的试验性疫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侵入细胞机制

  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下属的药学研究院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一项最新研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侵入细胞的机制,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  公报说,为方便观察,研究人员使失去毒性的埃博拉病毒附着红色荧光剂,随后将病毒吸附到细胞上,并利用激光显微镜成功观察到埃博拉病毒侵入细胞的

埃博拉病毒致病机理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纳米,长度为970纳米,属丝状病毒科。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

简述埃博拉病毒特征

  埃博拉病毒粒子外观呈线状,直径为80nm,长度为970nm,属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um。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博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也有

研究指出新冠病毒与埃博拉病毒无法结合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矢量”中心叶卡捷琳堡病毒感染研究所所长、生物学博士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表示,由于基因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无法与埃博拉病毒结合,但人类却可以同时感染这两种病毒,这种结果可能非常不利。  亚历山大·谢苗诺夫指出,埃博拉与新冠病毒结合,这是某个廉价好莱坞幻想作品领域的

塞拉利昂再现埃博拉病毒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月14日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结束的同时,该组织警告称,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病毒很可能会卷土重来。而这正是塞拉利昂发生的事情——就在WHO的这一声明发布后几个小时,又有一名埃博拉感染者在该国死亡。  塞拉利昂卫生官员向记者介绍说,一名22岁的女性在接近几内亚边境的Baomo

埃博拉病毒为何难“破”

  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引起全球关注。但其实,人类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近40年过去了,科学家为何仍未研发出针对这一致命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破解埃博拉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要从埃博拉病毒说起。这种病毒很难对付,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相关实验必须在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实验室

新法可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

科技日报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刘岁晗)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完成的一项原则证明性研究称,基于DNA排序的实时血液检测,可迅速对埃博拉出血热、基孔肯雅热等危重传染病进行诊断。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检测未来有望用于实验场地和医疗设施缺乏的地区。大多数商用或科研用基因诊断是以特定的病原体为目标。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

埃博拉病毒抗体被成功分离

  近日,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张林琦教授研究组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凌教授课题组合作,成功分离出三株具高中和能力的埃博拉病毒抗体。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科学报告》上。   5月20日,张林琦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判断抗体是否有效,有两种方式——体外实

Cell:埃博拉病毒的全面进攻

  埃博拉病毒能引发一种严重的出血热综合症,导致人类和灵长类动物迅速致命。在今年2月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呈现出加速蔓延之势,迄今为止这一疾病已经夺去超过4500个生命,令人感觉几近失控。   近期Cell杂志以“Camouflage and Misdirection: The Fu

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发现介绍

  埃博拉病毒 Zaire Ebola virus 令世界谈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源于非洲的扎伊尔,其名称就是根据扎伊尔境内的一条小河而命名。1976年首次暴发就多走了270人的生命,不过当时无人知晓是何种病毒。此后,这种神秘的病毒先后出现在加蓬、苏丹、象牙海岸甚至英国。第二次

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相关介绍

  2003年11月,美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预防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的实验疫苗,一名志愿者接受了这种疫苗的注射。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死亡率很高,美国当局唯恐它被用作恐怖分子的生化武器,所以加紧了疫苗的研制。美国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院(简称NIAID)疫苗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2003年在贝塞斯达市的研究中心

蝙蝠或是对抗埃博拉病毒关键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的科学家研究称,蝙蝠的免疫系统可能是人类对抗埃博拉病毒奥秘所在。  埃博拉病毒的起源目前还无法完全确定,但大部分科学家认为非洲果蝠(African fruit bats)可能是其起源之一。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的米歇尔·贝克博士说,蝙蝠身上载有

我国科学家获得埃博拉病毒研究最新成果

  5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关于埃博拉病毒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Ebola virus in Sierra Leone,并同期配发评论文章Latest Ebola data rule ou

上海巴斯德所埃博拉病毒长效疫苗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埃博拉病毒长效疫苗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致命病毒之一。2013年至2015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暴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这次疫情直接导致超过2.8万人感染,超过1.1万人死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至今

概述埃博拉疫苗的研究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研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埃博拉病毒(EBOV)暴发的疫苗极为迫切。在过去20年里,有多种疫苗被研发,且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研究其有效性,每种疫苗均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限制性。

研究人员欲通过刚果的蝙蝠寻找埃博拉病毒

  新月初上,丛林如深海般黑暗。4个人坐在塑料椅子上,等待着。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们穿着长袖衬衣,戴着手套和面具。黑暗中,他们的头顶上,一张看不见的巨大的网悬挂在两树之间。他们是天空中的渔民,等待着猎物到来。  这些人正在聆听锤头果蝠短促而嘶哑的叫声。每晚,几十只雄性锤头果蝠聚集在这片位于刚果共和国北

-埃博拉经济学:从埃博拉病毒肆虐看药物研发机制

  人类第一次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这种致命传染病是在1976年。自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出版《高危地带》(The Hot Zone)一书后,20来年来,埃博拉出血热一直在公众脑海中挥之不去。但那时,人类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这种疾病。  目前,埃博拉病毒作为世界最致

埃博拉病毒检测只要几分钟!

  埃博拉病毒准确检测只要几分钟,将为医疗方案制定带来关键信息。  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卫生部、波士顿儿童医院项目参与者发现,新型商业化埃博拉病毒快速检测手段准确度与非洲塞拉利昂疫情爆发时采用的传统实验灵敏度相当,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  去年秋天,埃博拉在西非

揭开埃博拉病毒“复制机器”的面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32.shtm 今年9月,非洲乌干达再次出现新的埃博拉疫情。这意味着埃博拉病毒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头顶,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科学界一直想研制一款成本低、有利于推广的广谱性抗埃博

我国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

  8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农合大病保险、重大新药创制、住院医师培训、埃博拉病毒等有关情况。  2013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02亿人,参合率达到99%。截至2014年5月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已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区),其中,山东、天津、吉林、甘肃、

印尼发现红毛猩猩感染埃博拉病毒

  印度尼西亚研究人员在加里曼丹岛的红毛猩猩体内发现埃博拉病毒。研究人员目前推测是野猪将这一病毒传染给红毛猩猩,因此将在近期对当地一些野猪进行血清检查。   据《雅加达邮报》3日报道,印尼亚逸朗加大学禽流感及动物传染病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说,他们在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从353只健康红

国内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问世

  记者8月13号从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基因)获悉,该公司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现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应急审批,供防治埃博拉疫情使用。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

PNAS:埃博拉病毒引发的超级传播

  一项研究描述了在2014年到2015年的西非埃博拉出血热暴发中的埃博拉病毒超级传播现象。对于许多传染病,某些被感染的个体把疾病传给了数量多得不成比例的所谓的后代病例,这个现象被称为超级传播。在近来的埃博拉出血热流行中已经记录到了超级传播现象,但是缺乏对于埃博拉出血热超级传播动态的定量理解,这种定

Cell:埃博拉病毒终于有了“克星”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且致死率很高的生物安全四级(Biosafety Level 4)烈性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1976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埃博拉病毒已经在非洲肆虐了近40年;2014年3月开始,一场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为中心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疫情迅速在整个西非蔓延开来

俄罗斯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进展

  俄罗斯加马列亚流行病和微生物研究所继2016年初公布成功研制埃博拉病毒疫苗后,继续从临床试验角度对该疫苗进行测试和完善。目前,该所投入480万卢布(约折合7.7万美元)对筛选出的疫苗进行临床试验效果检测,评价志愿者接种该疫苗后不同时期的抗体表现情况,测试计划于2017年12月之前结束。   俄加

带您认识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

  自今年5月初刚果(金)宣布在西北部省份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后,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诊35例病例,死亡23人,这次疫情是刚果历史上第9次暴发,再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比较欣慰的是,目前埃博拉疫情只暴发在非洲地区,导致人类发生出血热继而死亡的病毒亚型也主要为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